编者按: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财政投资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于1999生5月成立了投资评审中心,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相继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初步建立了全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体系。三年来,各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紧紧围绕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拓宽评审范围,提高评审质量,在项目支出预算基础审核和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本栏目精选了四篇地方财政厅长谈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文章,以期提高人们对财政投资评审重要性的认识,探索改进投资评审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推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随着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强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则是保证财政支出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云南省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初步建立了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探索出了有效开展财政投资评审的方法,健全了评审制度和工作规程,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增强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是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财政投资评审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客观需要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思路,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推进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集中采购等各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从实践情况看,在预算编制环节上,以“零基预算”为基础的部门预算初步改变了以前的粗放型编制办法,通过确定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以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支出预算编制正在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迈进。但由于部门预算编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编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以基本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支出预算,财政还无法编细、编实。从预算执行情况看,在建立财政投资评审机制之前,财政部门在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难以准确掌握资金使用情况,也不容易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管理漏洞,财政投资不同程度地存在高估冒算、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甚至损失浪费现象。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管理缺少一个科学评审的环节。因此,建立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弥补财政监督管理缺失的环节,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部门对财政投资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财政投资评审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从专业性的角度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涉及财政基本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需要依靠建设领域的各项专业技术知识对不同性质的项目支出预、决算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审,审查其合理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财政投资评审人员必须是多面手,既要精通财务和会计,又要具备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政策性角度看,财政投资评审必须严格贯彻有关法规政策,站在公正的立场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慎重把握好政策尺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方面要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在项目实施前具体落实到项目支出预算中,使财政部门对项目支出预算的审查工作更加细化、更加科学化;另一方面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加强监督管理,规范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确保项目进度,杜绝资金损失浪费,节约财政投资。
根据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特点,云南省在建立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时,抽调精干人员,组建起一支业务素质高、政治过硬的财政投资评审队伍。机构成立后,针对工作刚刚起步,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利于规范管理的实际,着重抓好各项制度建设,为开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由于上下重视,措施对路,云南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很快就走上了正轨,并取得较好成效。两年来,共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32个,评审投资额22.47亿元,审减投资17504万元,其中收回省级财政投资6949万元。实践证明,财政投资评审对于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加强财政性投资管理,规范了财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了财政投资效益,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并且初步确立了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在基本建设领域的地位,为今后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财政投资评审改变了长期“重支出、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的倾向,体现了理财思路向重管理、重效益的转变,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几点设想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建立涉及多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财政投资评审作为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环节,要积极服务于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为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围绕部门预算改革,建立“先评审后编制”的机制。从部门预算编制的实践来看,部门预算的重点是支出预算,支出预算的难点是项目支出预算。要确保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质量,必须遵循项目申报、项目储备、项目审核、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基本程序,严格抓好各环节的审查工作。由于项目支出预算的特点,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部门难以有足够的专业手段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细致严密的审查。因此,可由财政投资评审部门介入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环节,进行预算评审。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在事前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评审,可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的质量,从源头上科学、准确安排项目建设资金,既保证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又能有效减少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同时,由于预算编制的细化,也为事中和事后对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准确依据。
二是围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先评审后拨款”的机制。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拨款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和动态管理等特点,财政性建设资金拨款由现行的逐级下拨转变为国库直接支付到项目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使得财政国库管理与财政投资评审更易于协调配合,只要两者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必将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财政国库拨付建设资金之前,可先由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依据“按计划、按预算、按合同、按进度”的原则进行专业评审,作为财政拨款进度的依据,从而提高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准确性,进一步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势。
三是围绕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建立“先评审后招标”的机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建立完善政府工程采购制度时,必须考虑与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相衔接。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基本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概算获得有关部门批复后,项目建设单位向财政部门报送项目预算,由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对该项目预算进行专业评审,经过评审认定的项目预算方可作为财政部门安排基本建设项目支出预算以及进入政府采购部门招标采购的依据,从而保障政府工程采购招标工作的合规性。
四是围绕政府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建立“先评审后批复”的机制。财政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后,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应对其财务决算和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专业评审,并在评审中对项目建设投资效益作出评价。财政部门根据评审结论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进行批复,并对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况作出判断,及时解决和处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为云南省财政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