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行政区域39686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17.2万人,县属人口12.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22个民族组成,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境内有闻名遐迩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天鹅湖和全国第二大高山牧场一巴音布鲁克草原。
和静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王斌同志团结带领一班人,集思广益,放眼未来,大力弘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负重拼搏、富民强县”的和静精神,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大搞财源建设,努力组织财政收入,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在全疆率先推行会计委派制和政府采购,对全县28个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管理,把县五大机关和部分县直单位的各项开支纳入政府采购范围。2001年,出台了《政府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全疆第一个会计核算管理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为周边地区闯出一条政府集中核算管理的新路子。
四年来,和静县财政预算收入平均递增9%以上,预算支出平均增长20%。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较好地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
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行政区域39686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17.2万人,县属人口12.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22个民族组成,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境内有闻名遐迩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天鹅湖和全国第二大高山牧场一巴音布鲁克草原。
和静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王斌同志团结带领一班人,集思广益,放眼未来,大力弘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负重拼搏、富民强县”的和静精神,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大搞财源建设,努力组织财政收入,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在全疆率先推行会计委派制和政府采购,对全县28个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管理,把县五大机关和部分县直单位的各项开支纳入政府采购范围。2001年,出台了《政府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全疆第一个会计核算管理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为周边地区闯出一条政府集中核算管理的新路子。
四年来,和静县财政预算收入平均递增9%以上,预算支出平均增长20%。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较好地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使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剂资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人民群众关心的城市道路、休闲广场等工程的建设。财政对经济和社会事业保障实力增强,财政管理逐步规范。
党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静县财政局坚持围绕财政
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理财,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行风整顿、机关职能建设等系列活动。1999年局机关科室与基层财政所负责人全面进行轮岗并形成制度。2001年获县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四年未发生一起违纪违规现象,各族干部职工廉政勤政意识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大硬件建设,局机关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静县财政局先后荣获自治州文明单位、州级花园式单位、州级志愿者助残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区级卫生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