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确定将旅游产业作为刺激消费、启动需求的经济增长点以来,旅游业已有了很大发展。去年,全国入境旅游人数8345万人次,创汇162.2亿美元;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占GDP的8.17%。张家界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更不例外,2001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32.6%。旅游已给张家界财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从总体来看,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要成为财政收入的支柱尚有较大差距。表现为:一是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旅游收入的增长不同步,预算收入的年均增长比例一般低于旅游收入年均增长比例34.44个百分点。二是旅游企业提供的税收较少,全市54家旅行社2000年上缴税收仅165万元。三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市场占有率低,没有真正带动旅游农业、旅游工业的发展。因此,提高旅游业对财政增长的贡献,就必须围绕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财源结构,努力拓宽生财领域。
(一)大力扶持旅游骨干企业。天子山索道、黄狮寨索道、黄龙洞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大力扶持旅游骨干企业是带动张家界经济腾飞、提高旅游业在财政收入中比重的关键。为促进旅游骨干企业尽快成长起来,要从多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利用张家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国际知名的品牌,采用“实物地租”等方式,给予优惠的政策,提供便利的条件,因势利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张家界投资发展,上大项目、办大企业。二是筹集资金,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路、水、电、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三是改进工作作风,推行办理各项手续“一站式”审批的办法,严厉打击乱收费、坑蒙拐骗、以地阻工、欺行霸市等行为,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张家界安家落户。四是积极引导和帮助旅游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和落实财务管理的指标体系,使之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防止收入流失。扩大旅游财源关键在于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为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下大力气改变目前旅游业收入严重流失的问题。张家界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旅行社降价接团,导游、驾驶人员收取回扣,“野马”导游争客等等,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对此,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治。一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愿”的原则,积极支持、鼓励旅游企业实行强强联合、优势兼并,促进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集约经营管理,建立吃、住、行、游、购、娱和生产开发旅游产品的全方位行业体系,并引导企业朝着组建跨国集团公司方向发展。二是开展旅游市场专项管理,整顿景点秩序,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欺骗游客、乱收费行为,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督促旅游企业认真执行行业管理章程,共同抵制削价竞争、滥施回扣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规范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商店的管理。
(三)切实加强税收征管。目前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旅游行业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力度不大,二是征管手段相对滞后。为此,应当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改进征管方式,区别情况,分类征管。对财务健全的旅行社,实行查账征收;对“假、挂”旅行社,比照同等规模旅行社上年收入核定征收;对“野马”导游,实行定额征收;对服务行业临聘人员,采取代扣代缴和委托代征办法进行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