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杨正良 (作者单位:云南省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从昆明出发,我们乘汽车沿东南方向走,经过10个小时的行程,翻山越岭近500多公里,终于到了我国与越南交界的边境小城——河口。在来河口之前我就多次听说,这个小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作为财政部门的干部,我更关心发生在财政部门和财政职工身边的故事。怀着急切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河口瑶族自治县财政局。一幢极其普通的依山修建的办公楼,楼前的小院收拾得整齐干净。办公楼墙上挂着许多奖牌:1998年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授予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1999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2000年红河州委州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0年河口县机关党委授予的“先进党支部”等10多块奖牌。看到这些闪闪发光的奖牌,还有谁不相信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呢?河口故事多,是因为这里有特殊的环境,更有特殊的人群。
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山水相连,隔河相望。历史上,这里曾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后来,这里又成为滇越铁路、昆河公路与越南铁路、公路的连接点,还是红河航道抵达越南海防的重要码头。河口由于有便捷的水陆交通优势,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战略和...
从昆明出发,我们乘汽车沿东南方向走,经过10个小时的行程,翻山越岭近500多公里,终于到了我国与越南交界的边境小城——河口。在来河口之前我就多次听说,这个小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作为财政部门的干部,我更关心发生在财政部门和财政职工身边的故事。怀着急切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河口瑶族自治县财政局。一幢极其普通的依山修建的办公楼,楼前的小院收拾得整齐干净。办公楼墙上挂着许多奖牌:1998年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授予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1999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2000年红河州委州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0年河口县机关党委授予的“先进党支部”等10多块奖牌。看到这些闪闪发光的奖牌,还有谁不相信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呢?河口故事多,是因为这里有特殊的环境,更有特殊的人群。
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山水相连,隔河相望。历史上,这里曾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后来,这里又成为滇越铁路、昆河公路与越南铁路、公路的连接点,还是红河航道抵达越南海防的重要码头。河口由于有便捷的水陆交通优势,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战略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口岸。河口县是一个山区占98%的小县,在13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瑶、苗、壮、布依、彝等20多个少数民族,7.6万人口的小县,少数民族人口占61%,是集边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战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边疆小县。河口县面积不大,可是地貌复杂,海拔高差大,海拔最高处2354米,最低处仅76米,是西南地区的最低点。由于基础条件差,环境艰苦,财政自给率低,在这里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河口县财政局党支部在艰苦的环境中,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地把财政职工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营造出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群众心目中的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河口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战争时期是前线,和平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可以说,这里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是考验和锻炼人的大熔炉。多年来,河口县财政局党支部从抓领导班子建设入手,坚持用高标准、严要求抓班子带队伍,领导干部带头,严于律己,为人表率。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和党员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事,领导和党员首先不做,领导干部和党员用自己的言行为职工树立了榜样。
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河口县财政局党支部积极响应党的“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组成民兵班。由党支部书记、局长孙世荣担任民兵班长,支部委员、副局长王锡光担任副班长,在气候非常湿热、生活供给困难的情况下,民兵们有家不能回,忍受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住在防空洞里,负责调度资金管好支前物资,还要担负守城任务,晚上要负责查哨。吃的是青菜、野菜和咸菜,有时没有菜吃,只能用酱油拌饭。在自卫还击战中,因忘我工作,成绩突出,支部书记、局长孙世荣,职工周家猛、王英3人荣立了三等功。
平时,党支部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人。党支部有个传统,就是凡有新人进财政局工作,党支部和领导班子都要给新来的职工讲一次政治课,讲为人民管家理财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在工作中要正确使用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局职工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中越关系缓和以后,河口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两国边境贸易增多,社会上有的人经商发了财,也有的人经不住“黄、赌、毒”的诱惑走上了犯罪道路,可是,财政局始终人心不散,大家都能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一名职工因违法违纪受到过处罚,而好人好事却不断涌现,这与财政局党支部出色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开拓创业精心理财
河口县地处边疆,农业生产方式原始粗放,生产力十分落后,工业几乎是空白,加上受战争影响,经济建设严重滞后,从1979年到1988年的十年里,全县财政收入累计仅有594万元,财政支出6988万元,自给率仅有8.51%。为政府管家理财的财政职工,不安于靠上级补贴过日子的现状,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持生产,积极生财;加强管理,精心理财,1988年至2000年12年的时间里,全县财政收入从159万元增加到3888万元,增长了23.5倍。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凝结着财政职工辛勤劳动的汗水。
长期以来,河口县抓住机遇,发展边贸,筹措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他们利用地处中越边境,县城距越南老街省省会仅有两三公里的区位优势,建成了繁华的边境商贸城市,使边贸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50%以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财源。同时根据县政府提出的“六个万亩园”(即热带水果、草果、八角、南药、用材林、橡胶)的发展规划,财政局从资金扶持等方面引导农民群众“上山栽草果、八角,河谷一带栽香蕉、菠萝,村头地角种南药”,大力支持农科部门到东南省区调运水果良种,对农户种肉桂和八角给予补助和优惠政策,使农业四税从1988年的92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1029万元,促进了资源变财源,实现了农村经济和财政收入共同增长。
财政局长期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财政工作方针,牢固树立财政平衡观念,坚持量入为出,一手狠抓税收征管,使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手狠抓财政支出的严格控制,强化预算管理,提高理财质量。首先是把好预算编制关。对县级机关经费实行“零基预算”、定额管理;对实行有偿服务的事业单位则采取“核定收支、定额包干、超收结余留用、短收超支不补”的差额管理办法,把事业费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是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在加强定点医疗管理的同时,实行财政、卫生联合定期审核报销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医生乱开大处方、人情处方和病人虚报冒领公医费的现象,扭转了公费医疗支出急剧膨胀,财政无力支出的状况。仅1994年全县公费医疗支出就比上年度下降了21%。第三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量入为出、量财办事,把财政支出控制在人代会批准的预算范围内,保持收支进度相衔接,确保了财政收支平衡。在全州6个边疆县中,河口率先摘掉了“赤字县”的帽子。
时刻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
河口县财政局有一个好传统,每当职工工作上、生活上有困难,或者家里发生了不幸的事时,局领导一定会及时赶到,帮助职工解决困难,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上。职工黄桂芝,母亲患脑溢血病逝,即将分娩的她匆忙赶回农场家中,由于近几年农场不景气,家里没有积蓄,钱不够用,正急得发愁准备回局里借钱时,受党支部的委托,局长李莲青带领办公室主任白勇一行4人赶到了几十里路外的黄桂芝家,送来了全局职工捐献的1500元钱,表示党组织和全体职工的真诚慰问。黄桂芝含着眼泪说:“这真是雪中送炭,使我在困难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和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1999年10月8日,职工叶道华深夜3点接到80公里外老家弟弟打来的电话,说父亲病重,请速赶回家,当叶道华赶到家时,父亲已经病故了。当他打电话向局长请假时,局长耐心地安慰他,叫他不要着急,放心把丧事处理好再回单位上班。第二天,局长和工会领导带着职工自愿捐赠的1000多元钱,赶到了叶道华80公里外的老家慰问,叶道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党支部、局领导和职工的关心之情,使我备感温暖,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党支部和大家的关心”。安葬完父亲的第二天,叶道华安慰了母亲和80岁高龄的爷爷就赶回了单位。
1995年8月17日,家住冷水沟小区的陈丽君和罗仲瑛两位退休老职工的房屋被泥石流淹没,财政局党支部听到消息后,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立即投入救灾工作。在抢险队伍中,共产党员冲在前面,局长李莲青带领职工奔走在过膝深的淤泥中抬东西,挖泥抬泥。淤泥陷得人难以走动,山上泥石流还在不时地往下滑,房屋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全体干部职工苦干了两天,搬挖了十多车垃圾和污泥,保住了两位退休老职工的房屋,还为两位老人打扫了家里的卫生。抢险队临走时,罗仲瑛老人流着感激的眼泪说:“感谢大家的帮助,是财政局党组织为我保住了这个家”。
河口县财政局党支部组织职工开展挂钩扶贫,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党员干部。在实施过程中,当得知瑶山乡太阳寨中心小学和独甸小学即将开学又缺乏课桌椅时,党支部及时送去课桌椅30套,棉被10床,并给在校小学生送去价值300余元的笔墨纸张,使两校得以如期开学;全局干部职工捐款捐物,给独甸村送去2700元现金和240多件衣物,使贫困山区的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筹资3.6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开挖400多米长的水沟,修建了蓄水量为50立方米的饮用水池,还安装了输水管道,使73户瑶族群众用上了清泉水。河口县财政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挂钩包村”扶贫先进单位。
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河口财政局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局干部职工的36%,财政局领导班子是多民族团结协作的典范。领导班子和支部成员中,有三种少数民族,他们团结得就像一家人一样,为职工作出了榜样。
为了激发职工团结向上,热爱生活,增强集体观念的高尚情操,财政局利用节假日组织职工与共建单位搞联欢、野炊等活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经常组织职工参与各项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财政局职工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经常被选为代表县里参加庆典和接待活动的保留节目,为县里赢得了荣誉。在河口县,一提到要搞大型活动,县委、政府首先就会想到财政局。由于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局职工都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为了集体荣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近年来州、县组织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汇演中,多次取得了好成绩。
我离开河口回到昆明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河口县财政局党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仍不时在我脑海里闪现,每次谈到党组织和党员话题时,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起河口的故事,它的确给人以鼓舞和鞭策。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