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龚德勤 张健儒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当前一些基层政府负债日趋严重,已经危及着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如何消化乡镇负债,保证基层政权运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乡镇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乐山市市中区在这方面迈出了很好的一步。该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深入实践,采取措施,积极消化了乡镇负债。从1998年至2000年间全区共消化负债7800万元,减少了26.17%。其中关庙、九龙等13个乡镇负债明显下降,通江、石龙等4个乡镇实现了零负债,确保了各乡镇机关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摸清家底,认真淸理各类负债。乐山市市中区从1998年底开始,组织队伍配合各乡镇进行债务清理,对各类债权债务进行核实统计。经过清理,该区乡镇负债的主要情况是:兴办公益事业负债4815万元,占48.44%,其中:“普六”、“普九”负债2625万元,占26.41%;兴办乡镇企业负债2620万元,占26.36%;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营负债1760万元,占17.71%;用于政府机关经费支出745万元,占7.49%。通过深入细致的清理工作,明晰了乡镇负债的构成,摸清了债权,为消化负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一些基层政府负债日趋严重,已经危及着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如何消化乡镇负债,保证基层政权运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乡镇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乐山市市中区在这方面迈出了很好的一步。该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深入实践,采取措施,积极消化了乡镇负债。从1998年至2000年间全区共消化负债7800万元,减少了26.17%。其中关庙、九龙等13个乡镇负债明显下降,通江、石龙等4个乡镇实现了零负债,确保了各乡镇机关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摸清家底,认真淸理各类负债。乐山市市中区从1998年底开始,组织队伍配合各乡镇进行债务清理,对各类债权债务进行核实统计。经过清理,该区乡镇负债的主要情况是:兴办公益事业负债4815万元,占48.44%,其中:“普六”、“普九”负债2625万元,占26.41%;兴办乡镇企业负债2620万元,占26.36%;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营负债1760万元,占17.71%;用于政府机关经费支出745万元,占7.49%。通过深入细致的清理工作,明晰了乡镇负债的构成,摸清了债权,为消化负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预算编制方法,调整区乡财政管理体制。从2000年开始,按照零基预算编制办法,按实核定各乡镇的预算经费。人员经费部分打够打足,保证乡镇干部工资发放不跨月。公用经费部分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情况,分三类进行核定,边远贫穷乡镇核给足够的办公经费和地方补贴,保证各乡镇政权的基本运转所需费用。迄今为止,乡镇政府运转正常,没有因为乡镇负债导致工资发放困难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区乡财政体制,实行区乡分税制,把适合乡镇发展和利于乡镇征收的税种划给乡镇,鼓励乡镇发展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大税收收入。区财政在保基数的前提下,把增量的大部分留给乡镇,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各乡镇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来还债。
(三)推进乡镇财政改革,实行“零户统管”和综合财政预算。在乡镇全面推行了综合预算,统筹乡镇所属各部门资金,统筹安排支出。从2001年起,该区财政要求各乡镇编制综合预算,统一管理预算内外两块收入。实行“零户统管”,取消了乡级部门账户,全部集中到财政所管理。同时,推行乡镇财政政务公开,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这些措施的实施,集中了乡级财力,保证了乡镇的正常运转,到2001年5月止,该区各乡镇已全部完成“零户统管”工作,偿还到期债务873万元,见到了初步成效。
(四)实行教育系统“人、财、物”上划区政府,教育负债由区政府统管的体制,减轻乡镇负债包袱。在乡镇财政支出和负债构成中,教育经费开支和兴办教育负债的比例较大,完全依靠乡镇自身来消化,困难很大。针对教育负债金额大、乡镇难以承担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及时研究对策,决定从2000年起,把教育的人、财、物和债务全部上划到区上。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直接发放。从2000年10月起,全区5508名教师直接从银行领取了工资,没有出现因教育负债沉重而影响教师工资的问题。同时,决定对教育所有经费实行综合预算,统一管理,把预算编制到各学校,按照一保教师工资,二保学校基本运转,三保学校排危支出的原则安排支出。并且决定每年安排400万的偿债风险资金专门消化教育部门负债。通过这种办法,不仅把乡镇当前急需偿还的主要债务转移到了区上,减轻了乡镇压力,而且区上也通过加强财政管理集中了资金,分批偿还了负债。
(五)加大债权催收力度,组织资金偿还到期负债。该区乡镇债务总金额扣除教育债务上划后,只剩下7315万元,而应收债权有5211万元,相抵后乡镇实际负债2104万元。应收债权中:税费尾欠520万元,占9.98%;集资款706万元,占13.55%;企事业单位借款3816万元,占73.23%;个人借款169万元,占3.24%。从债权构成来看,及时催收乡镇债权,归还乡镇债务是刻不容缓的,是确保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关键。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并从1999年初开始,就采取了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强化催收力度,保证乡镇债权及时催收。一是加大税费尾欠催缴,对有能力而又拒不履行义务的,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下,依法进行催缴,催收资金用于弥补乡镇历年暂付资金,消化乡镇财政赤字。仅2000年催收农税尾欠就达200万元。二是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依法催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借款。按照“有钱收钱,无钱收资产”的原则,与公安、法院和公证机关密切配合,通过司法程序对借款单位进行依法催收;对个人借款和提供担保的,采取行政、经济手段强制清缴。凡乡镇干部个人借款或担保借款在未还清前,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勒令其停职催还,什么时候还清借款,什么时候上岗复职。到2001年5月止,已收回个人借款和担保借款421万元。三是加大对兴办公益事业集资款的收缴力度。乡镇集资款都是村民一事一议,并通过人代会批准的兴建乡村道路、水利设施等项目所需资金。由于集资款不到位,乡镇欠付工程资金就表现为乡镇债务。各乡镇通过召开村、社干部会,党、团员和群众大会,作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讲清兴办公益事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党、团员和村、社干部带头交,带动群众交纳集资款。
(六)全面落实消化负债目标责任制,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建立偿债风险资金,偿还乡镇债务。区政府按照“负债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各乡镇负债自行消化,限期消化,并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乡镇政府必须拿出长期的消化负债方案,组织资金还债。同时,专门建立偿债风险资金,用于消化区乡负债。其资金来源一是区财政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集中一块,通过依法清收乡镇债权回收一块,通过处置农村集体资产和闲置土地、林地和茶场等,盘活存量资产。特别是在处置农村集体财产和闲置资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00年10月,临江、平兴等乡镇通过公开拍卖林场,变卖资产用于归还乡镇债务;全福乡公开拍卖全福茶场,变卖资产30万元用于抵消该乡负债;棉竹、苏稽、安谷等乡镇对小城镇土地进行运作筹集资金300万元,用于消化乡镇负债。
(七)建立债务监管机制,严格审批新增负债。为了从根本上控制和消化乡镇负债,该区建立了相应的债务监管机制。一是加强干部离任审计,实行债务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从1999年开始,凡调离原工作乡镇的领导干部,都要由区审计部门进行经济活动离任审计,特别是负债方面的审计,并且强化个人责任,专门建立了债务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加强债务日常监督检查。该区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每年定期组织两次以上的债务专项检查,督促各乡镇落实还债计划。三是建立新增负债审批制度。凡乡镇大型支出,如修建、维修、购置和兴办公益事业,必须实行报批制度,由区财政初审后报区政府审批。对举新债还旧债的也要经过审批后才能执行。凡未经批准产生的新增债务,按照“谁决策谁负责,集体决策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原则严肃处理,把新增支出降到最低限度。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