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曹习爱 谢晋高 朱才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财政所)
[大]
[中]
[小]
摘要: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地理位置偏僻,工业比重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税源相对不足,镇级财政较为薄弱。1994年底,镇财政累计赤字125万元,不仅想办的公益事业难以办成,就连机关人员及教师工资都难以及时足额兑现。面对困境,恒济镇在大力加强财源建设的同时,千方百计在控制财政支出上动脑筋,想办法,使镇财政在刚性支出连年增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正常运转。多年来,机关干部和教师工资一直按月足额发放,连续6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公开收支大账,谋求全员节支共识
为了确保把各项控减支出的措施落到实处,去年初,恒济镇开展了“我为财政良性运转献计策”的活动,将全镇当年各项财政收入的来源、可用财力的数量、必须安排的各项支出总额以及当年268万元的财力缺口情况,详详细细地向全镇每一位财政供给对象予以公布,每人一封公开信,信的末尾设置献计献策意见栏,请大家就如何保证财政正常运转献计策,谈看法,提意见。通过公开收支家底,使全镇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等所有“吃财政饭”的同志都能了解财政矛盾。大家一致认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有限的,而对支出的需求是无限的,解决财政收支矛盾的当务之急,除了大力发展...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地理位置偏僻,工业比重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税源相对不足,镇级财政较为薄弱。1994年底,镇财政累计赤字125万元,不仅想办的公益事业难以办成,就连机关人员及教师工资都难以及时足额兑现。面对困境,恒济镇在大力加强财源建设的同时,千方百计在控制财政支出上动脑筋,想办法,使镇财政在刚性支出连年增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正常运转。多年来,机关干部和教师工资一直按月足额发放,连续6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公开收支大账,谋求全员节支共识
为了确保把各项控减支出的措施落到实处,去年初,恒济镇开展了“我为财政良性运转献计策”的活动,将全镇当年各项财政收入的来源、可用财力的数量、必须安排的各项支出总额以及当年268万元的财力缺口情况,详详细细地向全镇每一位财政供给对象予以公布,每人一封公开信,信的末尾设置献计献策意见栏,请大家就如何保证财政正常运转献计策,谈看法,提意见。通过公开收支家底,使全镇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等所有“吃财政饭”的同志都能了解财政矛盾。大家一致认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有限的,而对支出的需求是无限的,解决财政收支矛盾的当务之急,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基础之外,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措施,否则,再多的财政收入也填不饱支出这个“大肚皮”,也永远实现不了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不少人在建议栏中主动提出了控制财政支出的建议和要求,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了“维持财政运转,人人都有责任”的思想共识,为增收节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各项节支措施
节约财政支出,零打碎敲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采取根本性的措施。近年来,恒济镇在支出控制上实行了多项配套改革措施。
(一)改革预算编制方法,把控制支出的关口前移,通过硬化预算控支出。为了从源头把支出控制好,将镇属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管理,将各单位的支出安排统一纳入财政“笼子”。不仅统一编制全镇预算内外综合预算,而且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细编预算”。在支出预算编制上,按照“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的原则,以前三年支出平均数削减20%后作为单位的包干基数,对各项支出的安排一律细化到具体项目。人员经费按照统一的预算编制口径和核准的单位人数、工资标准,逐人计算年工资、医疗费、福利费等;公用经费细化编制到品名、种类,如办公费支出细化到纸张、笔墨等;专项经费细化到具体项目,每个项目细化到具体的支出品名、支出时间和支出进度,如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手术补助费,具体细化到手术项目、补助标准和每年的手术量等。年初收支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由单位负责人与镇政府签订责任状,并缴纳一定数额的上岗抵押金。年终对照支出预算,结余部分按一定比例留归单位使用;超支部分的40%由单位负责人承担,60%由单位职工分摊,统一在工资中扣除。支出预算的细化和硬化,使财政支出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
(二)规范供给范围,改革经费供给方式削减支出。区分事业单位“公益性”和“经营性”,兼顾单位组织收入的条件和能力,大力规范财政供给范围,改革经费供给形式,通过减人减事削支出。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事业行政单位的编制、人员、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全镇先后清理编外人员11人、代课教师54人、临时借聘用人员14人、不符合政策的民政供给对象23人,每年减少财政支出31万元。同时,对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出财政供给范围,其中:对卫生、广播等单位,补助逐年递减30%,三年内使其退出财政供给;对农技站、林业站、水产站等单位只负担人头经费,实行部分供给;对法律服务所、农机站、村建办、劳动管理所等单位财政一律不供给。通过这些脱钩断奶等措施,镇财政每年减少支出50多万元,有效地解决了镇财政包揽过多的问题,从根本上减轻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三)推行五项管理改革,从严控制各种消耗性开支。
一是改革用车制度,从严控制交通费开支。将机关唯一的一辆小车拍卖给驾驶员,主要领导公务用车按里程收费,收费标准略低于市场价。这样,每年节约驾驶员工资、各项规费及车辆折旧等近10万元。为了解决机关干部到县城出差车费难以控制的问题,去年,与镇个体联运车队签定协议,为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办理了由镇至县城的“乘车月票”,按每人每月40元标准由镇财政与车队包干,按月与车队结算,个人不再报支县内差旅费。同时,取消住县城干部专车接送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公费使用出租车。过去接送住县城干部每年耗资2万多元,镇财政开支机关干部县内交通费3万元以上,零星差旅费6万多元,使用“乘车月票”后,每年仅需4.2万元,年节约交通费近7万元。
二是改革接待制度,从严控制招待费开支。从1999年开始明确规定,无论是镇政府机关,还是镇属的22个事业单位,来客招待统一由党政办公室负责安排,实行对口陪客、定点限额就餐制,所有单位接待用餐,全部在政府食堂,统一标准,无特殊情况,超出标准部分由陪客者自付。任何单位招待费一律凭镇政府食堂开出的财政监制发票报支,其它饮食业发票一律不得报支。1999年,镇办22个事业单位一年招待费达27.5万元,去年实行改革后,仅有16.5万元,下降40%。同时,还改革了政府食堂的经营方式,由事务长牵头,其他工作人员合伙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年终按营业额的10%上交财政,用于发放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固定资产的添置。招待制度的改革,不仅减少了招待费的支出,而且降低了食堂运行成本,减轻了财政负担。
三是改革电话费管理制度,从严控制电话费开支。对电话费按不同岗位确定基数实行包干,书记、镇长每人每月100元,其他班子成员每人每月60元,中层干部每人每月30元,值班电话每月300元,超支部分在本人当月工资中扣除。镇属事业单位的电话费按在岗人数每人每年150元标准包干,超支部分由单位负责人负担。仅此一项,全镇每年减支6万元以上。
四是改革日常支出经费管理制度,严把办公费报支关。对笔墨纸张等办公用品,实行定岗定量配给,按单位按岗位建立领用台账,包干使用;机关干部和单位职工宿舍全部安装分户水、电表,水电费由供水供电部门按月到户直接收取,机关办公楼和单位用电用水,一律按办公室按单位结算到个人,实行定额补助,全镇每年节约办公费开支8万元以上。
五是改革公物采购制度,严格控制物品购置费用。恒济镇于1999年成立了由财政所、监察室、党政办公室联合组成的政府采购班子,出台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定购买公物时,先填制购买公物报批单,经领导审批后,统一组织采购。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多头分户采购和暗箱操作,堵塞了漏洞,降低了采购成本。如机关文印实行招标定点后资金节约率达38.9%,印刷品购置资金节约率达40%,每年节约公物采购资金都在10万元以上。
三,公开理财,接受监督,确保各项节支措施落到实处
为了确保各项节支措施落到实处,建立了财务公开稽核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一是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在落实各项节支措施过程中,镇领导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如在执行电话费包干制度过程中,镇长有一个月被扣了200多元。
二是公开财务批核,增强支出报批的透明度。实施了由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财政所长“三支笔审”和镇长“一支笔批”的制度,并实行发票一周清,所有发票都要在当周内结清,每周五下午,镇长等审批人集中到财政所办公,所有发票一律实行集体审签,公开透明,有效地增强了支出批报的制约性。
三是公开财务审计,加强支出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为全面掌握各单位财务收支的状况,规定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账目按季由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反馈给镇领导、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接受专业部门的监督,有效地控制乱花钱和不按序时进度开支的行为。部分单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花钱虽然没有以前潇洒了,但规范了心里反而踏实了”。
四是及时公开财务账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了使各单位的支出行为得到全面的约束,将各单位每月收支情况、包干指标结余情况及时反馈给分管镇长,并在政府大院内设立单位财务收支公布栏,每季度公布一次,全镇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也及时公布上墙,每季刊发一期“恒济财务简报”,使全镇干部职工对财政收支情况和各单位经济运行情况一目了然,从而调动了大家自觉增收节支、共同维护财政运转的积极性。
近年来,由于各项节支措施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在办公费用开支标准提高、新增支出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恒济镇财政和镇属事业单位的各项费用性开支仍然得到了有效控制。去年,全镇公用经费比上年同期下降39.6%,其中办公费下降22.9%,差旅费下降51.3%,招待费下降40.9%,电话费下降48%。财政支出的有效控制,为实现财政平衡,保证财政运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