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人才行动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四川省财政厅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1—2025年,四川省财政厅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21亿元(统筹存量资金16亿元,新增安排5亿元),支持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和艰苦边远地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2021—2025年)行动计划,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从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人才激励等五方面统筹实施34个重点人才项目。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人才智力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一线集聚,发挥人才引领乡村发展振兴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为全面开启“十四五”乡村振兴新征程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人才招引行动——精准引才深入乡镇基层
人才招引行动主要包括加大基层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引才力度,继续实施大学生服务基层计划等。2021—2025年,四川省财政厅统筹中省资金8.3亿元,支持开展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实施。通过优化岗位设立结构,延续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政策,保持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每年招录500名左右基层选调生;通过按需开展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工作,每年引进一批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开招募,每年选拔不少于18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依托特殊岗位计划,为乡村学校补充教师;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应届毕业生在全省183个县(市、区)参与乡村振兴相关志愿服务工作。
定向培养行动——精细育才填补专业人才缺口
定向培养行动主要包括开展急需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定向培养、千名紧缺专业人才顶岗培养等。2021—2025年,四川省财政厅统筹省级资金1.4亿元,支持开展千名紧缺专业人才顶岗培养计划、急需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定向培养等项目实施,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的方式,每年为基层定向培养1000名左右急需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围绕重点领域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每年从全省脱贫县选拔500名左右专业技术骨干,到中央在川、省属及省内相对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3—6个月顶岗锻炼、研修培养。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桔香稻田”。四川省丹棱县财政局供图
在职培训行动——助力“土专家”技能更上一层楼
在职培训行动主要针对产业人才、基层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重点领域干部人才三类重点群体开展示范培训。2021—2025年,四川省财政厅统筹省级资金5.9亿元,支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基层林草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实施,立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每年就地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名以上;通过调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每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万名,基层林草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农牧民以及专合组织、家庭林场负责人等1000名、基层水利专业技术骨干和基层水利站所长200名;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每年培训500名产业发展规划、企业经营管理、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等方面人才500名。
人才援助行动——帮扶协作引“智囊”下乡
人才援助行动主要开展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选派,鼓励引导专业人才服务基层,建立紧缺专业领域三级联动帮扶机制,推进建立“医联体”“校联体”,实施“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等。2021—2025年,四川省财政厅统筹省级资金4.4亿元,支持开展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选派、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科技下乡万里行等项目实施,每两年从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省内对口帮扶地选派1400名左右干部人才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援助服务;每年从内地18个市医疗卫生机构选派1000人对口支援88个脱贫县县级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围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领域需求,每年从全省统筹选派600名左右科技专家组建120个左右服务团开展组团式、点对点帮扶。
人才激励行动——奖补并用为农村留住人才
人才激励行动主要实施人才项目基层专项、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明星培养扶持计划,建立“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库”等。2021—2025年,四川省财政厅统筹省级资金7700万元,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明星培育等项目实施,通过在科技创新创业及苗子工程科技计划项目中倾斜安排20项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科技人才项目,支持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产品开发:通过政策整合扶持、优质资源倾斜等,每年从集体经济管理人才、高素质农民、农村党员等群体中遴选500名农民致富带头人:通过给予创业培训、技术指导、财政补助等政策扶持,每年遴选培训2000名懂技术、有市场经营理念、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作为返乡创业明星进行培养。
责任编辑 吕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