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府采购赋能“川字号”特色农产品 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财政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优化政府采购政策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工作部署,四川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产业振兴。2020年实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政策以来,全省各级预算单位在全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累计预留采购份额23.4亿元、连续三年全国排名第一,实际采购24.6亿元;全省66个脱贫县通过“832平台”累计销售农副产品32.4亿元。政府采购有效帮助来自四川脱贫地区的农副产品推向全国,促进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带动脱贫地区老百姓增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四川省眉山市永丰村村民在清理荷塘。吕怡慧 摄
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组织预算单位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通过稳定的采购需求持续激发脱贫地区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支持脱贫地区产...
政府采购赋能“川字号”特色农产品 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财政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优化政府采购政策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工作部署,四川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产业振兴。2020年实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政策以来,全省各级预算单位在全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累计预留采购份额23.4亿元、连续三年全国排名第一,实际采购24.6亿元;全省66个脱贫县通过“832平台”累计销售农副产品32.4亿元。政府采购有效帮助来自四川脱贫地区的农副产品推向全国,促进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带动脱贫地区老百姓增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四川省眉山市永丰村村民在清理荷塘。吕怡慧 摄
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组织预算单位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通过稳定的采购需求持续激发脱贫地区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四川各级财政部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牵头组织推动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督促各级预算单位充分认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份额预留、采购执行、资金支付等工作,确保政策取得实效。
注重协同配合,推动政策落地落实
各级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供销等部门各司其职,协作联动。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各级预算单位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预留食材采购份额并抓好落实,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统筹指导全省脱贫地区货源组织和质量安全监管,供销部门加强与“832平台”对接。各级部门创新方式方法,大胆积极探索:一是构建产品组织体系。如广元市组建市级集中代理配送骨干企业、县级综合服务中心、乡镇配送服务站点、村级配送服务点,培育涉农电商企业、电商专业合作社,实现脱贫户与生产销售主体充分对接。二是平台带货直销。如南充市嘉陵区开通抖音进行线上带货直播,推广销售嘉陵柑橘、柠檬;宜宾市屏山县现场带货直播,积极推介“屏山茵红李”。三是依托东西协作“对口销”。加强与广东等地的东西部协作,支持“天府乡村”用标产品走进粤港澳;在浙江“政采云”平台建设特色馆,助力“天府乡村”用标产品出川。
助力乡村振兴,政策功能初步显现
截至2023年7月,四川省66个国家级脱贫县2307家供应商入驻“832平台”,上架商品数量42844个,带动了脱贫县的农业产业发展。
在支持品牌打造方面,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将全国首创的“四川扶贫”公益品牌更名为“天府乡村”。坚持“自愿、无偿、平等”的原则,发挥公益品牌助力脱贫群众和低收入群体稳定增收、促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目前“天府乡村”已帮扶近万种涉农产品,公益品牌带动70.69万户增收,稳定吸纳就业9.5万人。如广元市持续完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同步、品牌多元推广、精准IP打造、网红流量导入”的销售模式。全市有机认证面积48.7万亩,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达到504个,形成了以苍溪红心猕猴桃、米仓山茶、朝天核桃、广元油橄榄、青川黑木耳、剑门关土鸡、广元山地蔬菜为代表的“广元七绝”区域公用品牌。广元青川黑木耳等4个品牌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广元黄茶”“王家贡米”“苍溪红心猕猴桃”“朝天核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带动产业发展方面,据“832平台”统计,四川省菜籽油、大米、豆油、牛肉销量居于全国前列,其中菜籽油销量第一,宜宾市屏山县2022年销售菜籽油近2000万元。多年来,全省油菜种植面积、油菜籽产量和菜油消费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具备发展菜油产业的比较优势,川油产业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唯一的油菜全产业重点链。下一步,“天府菜油”将冲刺千亿“川油”产业目标,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出更大贡献。
在联农带农方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带动群众增收。如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构建“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周边市县1.2万户农户签订食用菌“种植合同”,每年向种植农户提供各类菌种100多万袋,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用工方面优先考虑本地农户,特别是脱贫户、生活困难户,帮助60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
在打通最后一公里方面,全省建立多个产销“两地仓”,实现集采、集储、集配功能,整合优化产销资源,不断缩短物流周期、降低物流成本。四川供销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龙泉驿区建立832销地仓,聚力打通“832平台”产销两端信息及渠道,为全省832供应商提供统一的物流、仓储、市场及标准等服务,打造全省统一的农产品供应链和数字化云仓,实现农产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流通,助力832产品上行和川货出川。该仓已正式入驻四川省30个国家级脱贫县的832供应商,涵盖5大类17000个扶贫产品。
责任编辑 吕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