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作者:朱润喜
[大]
[中]
[小]
摘要:
更好发挥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用
朱润喜
武军 摄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财政部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独特优势,在未来理应更好地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收入方面,积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耕地占用税法、资源税法、契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印花税法等9部税法,同时修订了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审议了增值税法草案等。截止到目前,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法律。法律是民意的集中体现,其制定颁行,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结果。尽管不同税种实体税法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税制要素的规定不同,但无一例外其都是在广泛吸纳业内人士、社会大众、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意见建议的...
更好发挥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用
朱润喜
武军 摄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财政部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独特优势,在未来理应更好地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收入方面,积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耕地占用税法、资源税法、契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印花税法等9部税法,同时修订了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审议了增值税法草案等。截止到目前,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法律。法律是民意的集中体现,其制定颁行,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结果。尽管不同税种实体税法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税制要素的规定不同,但无一例外其都是在广泛吸纳业内人士、社会大众、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推出的。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为广泛凝聚国民共识提供了便利。如,2018年网民积极建言个人所得税法修改,提出的意见多达50多万条。通过网络征求意见已成为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人民性、民主性已融入政府获取收入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如,在优化政策方面,不断完善绿色税收政策体系,个人所得税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在落实政策方面,2021年契税法生效后,各地陆续对法定幅度内契税税率的确定、税收减免事项具体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予以回应,建立涉税涉费诉求和意见快速响应机制,切实维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等。民众参与、公开透明、依法征收的推进,推动了我国政府收入的取得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并使政府筹集收入工作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可。
在支出方面,预算法以及预算法实施条例的颁行,使财政支出更加规范、透明和便于公众监督。为了更好地践行人民性、民主性,财政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环保、住房等民生方面支出,近年来,全国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已占整个财政支出的70%以上。以“项目”形式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式之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是项目立项的首要考虑因素,而在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决策、项目经费投入、项目期望实现的目标及应发挥的效益等决定项目最终取舍的有关环节和节点上,项目当事人或受益群体一般会受邀与财政预算部门、业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单位及相关专家等共同参与决策,项目支出实行民主决策、开门决策已成为常态。在农村实施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坚持以农民民主议事为前提,财政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则更是财政践行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
在收支管理方面,着力推进绩效管理是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环节构成的闭环管理过程。绩效管理要求财政部门以较少的成本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目前,预算绩效管理已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以及政府投资基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国有资本资产使用等项目,绩效运行监控已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从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项目绩效评价、部门(单位)绩效评价、政策绩效评价一体推进,在中央、省、市、县四个层面已初步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服务对象或受益人的满意程度作为绩效评价考量因素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预算工委设立预算审查监督基层联系点,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依照人大代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政策、规范制度和强化管理;等等,都是预算管理活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此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肃查处财务舞弊和涉税违法等行为,也是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财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财政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国,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提升财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三者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财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此,财政部门首先应积极倡导、主动推进对重大财税立法问题的研究,推动财税领域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不断完善财税法律体系。就财政部门自身而言,主要是应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财政工作中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一是通过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其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行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使预算反映政府的全面活动及其相应的活动成本。其二,在制定财政政策、编制和执行预算、审查决算和推进财政改革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听取社会公众、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广纳善言。其三,把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算安排的优先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四,绩效管理向乡镇一级政府拓展,向财政资金使用的全链条和全过程覆盖,深化政策、政府及政府投资基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绩效管理,在项目(政策)可行性论证、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运行监控、绩效结果评价及反馈和政策调整等节点和环节,都要吸收项目当事人或受益群体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人翁作用,绩效管理要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五,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强化人大代表、公众对其的审查、监督和问责。
二是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其一,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前提下,适度消解地区间税收利益分享的不合理性,优化相关税收收入划分。其二,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强化税制的累进性。其三,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非税收入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其一,规范转移支付分类设置,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重在增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均衡区域间基本财力配置为目标,向中西部财力薄弱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担负国家安全职责的功能区域倾斜。其二,严格转移支付设立程序,建立区域均衡度评估机制及指标体系,加大常住人口、民生保障等权重,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 张小莉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