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邓子恢当选为财政人民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中提出了“废除丁漕等重税,规定全国—城市及乡村—土地税则;废除厘金及一切额外税则,规定累进率所得税;规定限制田租率的法律”等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最早的财政纲领。1932年11月7日《红色中华》第39期刊登的《财政人民委员部一年来工作报告》。1937年9月13日出版的《解放》第1卷第16期刊登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其中明确提出了“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作为纲领内容之一。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邓子恢当选为财政人民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中提出了“废除丁漕等重税,规定全国—城市及乡村—土地税则;废除厘金及一切额外税则,规定累进率所得税;规定限制田租率的法律”等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最早的财政纲领。1932年11月7日《红色中华》第39期刊登的《财政人民委员部一年来工作报告》。1937年9月13日出版的《解放》第1卷第16期刊登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其中明确提出了“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作为纲领内容之一。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夏,董必武与参加华北财经会议的部分代表合影。


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报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1954年财政部文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和财政部的意见》。

1951年7月,新中国第一个预算法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从而初步建立起国家预算管理制度。图为财政部制《1952年度国营企业利润收入计划附表》。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财政体制主要采用了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同时,为了调动地方积极性,进行了适度分权、分级管理方面的探索。图为1951年中央政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整理市县地方财政与平衡收支的决定》(左)和1954年财政部文件《五年来的国家财政工作》(右)。
1983年和1984年我国实施了两步利改税,将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交纳税利,释放了企业活力,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图为1983年第4期《财政》刊发《财政部负责人就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问题答记者问》。



1994年1月1日起,中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内容:一是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二是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三是建立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四是制定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图为1994年3月16日,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八届政协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仲藜(中)就我国财税改革答中外记者问。为纪念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2003年以来,公共财政管理框架愈加完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焰火表演。中图为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基诺族乡民族小学学生快乐成长。下图为农民喜领新农合证。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图为一家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手机扫码查看公司的减税降费红利账单。财政全力支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图为2019年5月,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同志赴云南省永胜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财政有力支撑了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右上图为中央财政积极支持投资兴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右图为2017年12月10日当前世界单体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