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作者:北京证监局课题组
[大]
[中]
[小]
摘要:
北京辖区会计师事务所2020年度审计执业情况分析报告
北京证监局课题组■
摘要:本文从北京辖区会计师事务所和辖区上市及挂牌公司两个维度,全面梳理辖区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基本情况、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执业状况,特别关注新所、新业务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重点分析关键审计事项和审计意见的确定和披露质量,为后续监管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审计机构;执业情况;备案制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86X(2022)13-0016-05
2020年7月,中国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财政部发布《证券服务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52号),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由核准制转变为备案制,证券市场审计格局随之变化。伴随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成立,资本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事务所迎来业务增长期,也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会计审计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北京证监局课题组对辖区事务所2020年度审计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北京辖区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事务所的执业状况和发展趋势,透视执业问题和风险,探寻监...
北京辖区会计师事务所2020年度审计执业情况分析报告
北京证监局课题组■
摘要:本文从北京辖区会计师事务所和辖区上市及挂牌公司两个维度,全面梳理辖区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基本情况、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执业状况,特别关注新所、新业务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重点分析关键审计事项和审计意见的确定和披露质量,为后续监管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审计机构;执业情况;备案制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86X(2022)13-0016-05
2020年7月,中国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财政部发布《证券服务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52号),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由核准制转变为备案制,证券市场审计格局随之变化。伴随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成立,资本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事务所迎来业务增长期,也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会计审计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北京证监局课题组对辖区事务所2020年度审计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北京辖区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事务所的执业状况和发展趋势,透视执业问题和风险,探寻监管应对之策。
一、辖区事务所基本情况
(一)总分所保持高系统重要性,但全国占比有所下降
截至2021年4月30日,辖区事务所30家、占全国事务所总数的比例为43%,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数量较上年新增8家、增幅36%。在全国设分所622家、占全国事务所分所总数的比例为64%;数量较上年增加110家、增幅21%。
(二)审计项目数量超过市场一半,业务占比略有上升
辖区事务所承接上市公司年审项目2127家,占全市场的51%,较上年同期的50%略有上升;承接挂牌公司年审项目4751家,占全市场的67%,较上年同期的66%略有上升。
(三)执业人员规模增幅低于全国,头部所集中度高
截至2021年4月30日,辖区事务所共有注册会计师19258名,占全国总数的57%,较上年6月的59%略有下降;数量较上年6月增加330名、增幅2%,低于全国5%的增幅。辖区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平均数642名和中位数487名仍显著高于全国489名、290名的水平。辖区前五大事务所共有注册会计师7642名,占辖区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的40%,与上年持平;前十大事务所共有注册会计师12725名,占辖区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的66%,较上年低2个百分点。辖区审计执业人员总体规模大,所均人数多,头部所保持明显人员优势。
(四)原证券所人员呈现净流出,课题组成员:徐彬,北京证监局一级巡视员;林梅萍,北京证监局会计处四级调研员;王浩舟,北京证监局会计处。
新所执业人员状况优于全国辖区原22家证券所共有注册会计师18290名,较上年6月减少638名,占全国原40家证券所流出总数的85%;注册会计师平均数831名和中位数644名仍显著高于全国784名、538名的水平。辖区原证券所人员虽有流出,在全国仍保持较强优势。辖区8家新所共有注册会计师968名,所均121名注册会计师,与原证券所所均831名注册会计师相比,人员规模较小、差距明显,但注册会计师平均数和中位数均显著高于全国新所水平。此外,辖区新所具有证券服务业务执业经验的人员较为短缺,相关人员除少量来自内部培养外,较多来自原证券所。
(五)行业“洗牌”初步完成,人员业务趋于稳定
2020年全市场422家换所上市公司中,至少一名签字注册会计师未变更的42家,远低于上年202家的水平,其中23家审计机构变更为辖区事务所。从辖区事务所执业情况来看,个别所变化较大,注册会计师人数降幅达75%,除此之外,未发生大规模团队出走或合并事件,人员和项目变动相对稳定。
(六)从严监管持续增强,处理处罚呈上升趋势
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和新《证券法》施行,审计机构“看门人”职责日益凸显。2021年1至11月,证监会系统对事务所行政处罚13次,已大幅超过2020年全年6次的处罚数量,其中涉及辖区事务所9次;辖区事务所累计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58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7家事务所被采取5次及以上措施、合计被采取措施44次。
二、辖区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年审执业情况
(一)执业数量和收费水平实现双增
辖区事务所共承接上市公司2020年财务报表审计项目2127家,包括辖区上市公司257家以及其他辖区上市公司1870家,占全市场的比重为51%,市场占比略有上升;较上年同期增加237家、增幅13%,增幅领先。同时,辖区事务所承接了1626家上市公司2020年内控审计或鉴证项目,包括北京辖区的上市公司198家以及其他辖区上市公司1428家,占全市场的比重为53%,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与财务报表审计情况基本一致。
辖区事务所上市公司年审收费总额355584万元,较上年增加50015万元,增幅16%,高于全国9%的水平;收费总额占全国的52%,较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项目收费均值为167万元,较上年增加5万元、增幅4%,但从全国来看,项目收费均值略有下降,辖区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实现区域性增长。
(二)主板、创业板业务领先,科创板业务高速增长
辖区事务所承接2127家上市公司2020年年审业务,其中主板1585家、创业板448家、科创板94家,市场占比分别为52%、50%、44%。主板、创业板业务及收费水平增速领先,科创板业务虽高速增长,但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主板增幅领跑,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辖区事务所承接主板市场过半业务,同比增长8%,远超全国主板业务4%的增幅,新增业务九成以上由辖区事务所承接。主板审计收费合计301155万元,同比增长14%,增速高于全国水平;项目收费均值为190万元,与全市场水平相当,同比增长8%,高于全市场3%的增幅。
创业板随着注册制改革落地,业务增速加快。辖区事务所占据创业板年审“半壁江山”,同比增幅15%,较上年同期6%的增幅大幅增加,且高于全国13%的增幅。创业板审计收费合计45437万元、同比增长20%,项目收费均值为102万元、同比增长5%,高于全市场水平。
科创板业务迎来高速增长,增幅超过200%,但辖区事务所科创板业务增幅低于全国,市场份额未过半数。承接科创板业务数量最多的两家事务所非辖区事务所,合计承接74家,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辖区事务所科创板客户数量前三的分别承接24家、12家、11家。科创板审计收费合计8992万元,同比增长184%,但略低于业务增速,且低于全市场水平;项目收费均值96万元,高于全国水平,但同比下降6%,与全国趋势相背。
(三)头部集中明显,国际所客户体量优势仍然显著
从上市公司年审项目数量集中度来看,辖区事务所前五大所合计承接1334家,占辖区总数的63%,占全国总数的32%,均较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前十大所合计承接1813家,占辖区总数的85%,占全国总数的44%,均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从上市公司年审项目数量增幅来看,辖区事务所前十大所中,业务增幅超过20%的有3家,分别新增52家、13家、13家;另有2家所业务增幅不到10%。辖区承接上市公司内控审计(鉴证)与财报审计数量分布基本保持一致(见表1)。
从收入水平来看,辖区事务所上
表1北京辖区承接上市公司年审项目排名前十的事务所情况单位:家
表2北京辖区收费排名前十的事务所情况单位:万元
市公司年审收费前十大所合计收入322857万元,占辖区收费总额的91%,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2家国际所收费合计126015万元、占比39%,比重较上年略有增长。上市公司审计收入集中于前十大所,尤其是国际所。同时,前十大所平均收费178万元,其中2家国际所平均收费808万元,同比增长8%,其他8家所平均收费119万元,同比增长1%,国际所平均收费接近内资所7倍(见表2)。从客户体量来看,2家国际所保持绝对领先,客户资产均值分别为11479亿元和8111亿元。内资所中原只有1家的客户资产均值超过200亿元,2020年年审时增至3家,客户资产均值分别为267亿元、255亿元、215亿元。内资所与国际所的客户资产规模差距仍然悬殊,但个别内资所对大型审计业务的竞争力增强。
(四)区域分布集中,江浙沪地区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辖区事务所上市公司年审执业地区分布较为集中,且变化不大。排名前五地区合计978家,较上年增加128家,占辖区事务所执业总量的46%。排名前五地区分别为北京、深圳、江苏、广东和山东,与上年一致,分别承接了257家、199家、189家、180家和154家,占当地上市公司比重分别为68%、60%、39%、53%、68%。北京、江苏地区市场占比与上年持平,广东、深圳、山东地区市场占比有所上升,分别增加7%、3%和2%。
浙江、江苏、北京、广东和上海五地区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其中824家上市公司2020年年审由辖区事务所承接,较上年增加106家,整体占有率为40%,较上年39%的水平有小幅增加。其中,辖区事务所在江浙沪地区市占率偏低,分别为39%、16%、35%,与当地事务所市占率较高有关。从收入水平来看,辖区事务所收入最多的五个地区分别为北京、深圳、江苏、广东和上海,与业务分布基本一致,合计收入212044万元,辖区占比60%。
(五)行业分布与全市场保持一致,无明显侧重
辖区事务所2020年上市公司年审项目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排名前五的行业合计承接864家,较上年增加117家,占辖区事务所执业总量的41%,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辖区事务所执业集中于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和计算机五大行业,与上市公司整体行业分布保持一致。辖区事务所执业无明显侧重的行业,大型所客户群体横跨多个行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客户仍基本由国际所垄断。
(六)风险公司承做数量有所下降,个别所审计风险较高
辖区事务所2020年年审客户中ST公司42家、*ST公司69家、SST公司1家,合计112家,同比减少8%,占全国比重略有下降。但个别事务所承接的前述三类风险公司年审项目较多,承接数量前三的事务所合计承接50家,其中2家事务所风险公司业务占比近三成,审计风险较高。
(七)部分注册会计师签署报告数量较多,需关注审计质量
辖区事务所上市公司年审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共计2553名,签署审计报告4441人次,平均每名注册会计师签署报告1.74份,其中3名注册会计师共同签字的审计报告191份。人均签署报告数量相对合理,但部分注册会计师签署报告数量较多,其中签署审计报告数量最多的达13份,另有22名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达7份以上,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大多为连续审计业务。
三、辖区会计师事务所挂牌公司年审执业情况
(一)市场份额保持稳定,精选层市场占比略低
辖区事务所共承接挂牌公司2020年年审项目4751家,包括北京辖区792家、其他辖区3959家,占全市场比重为67%,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减少724家,降幅13%,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基础层、创新层和精选层公司家数分别为4066家、664家、21家,市场占比分别为67%、63%和51%,在基础层和创新层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精选层市场占比略低。
(二)头部集中明显,与上市公司年审业务分布差异明显
辖区承接挂牌公司业务数量前五的事务所合计承接2688家,辖区占比57%、全国占比38%,占比同比略增;排名前十的合计承接3785家,辖区占比80%、全国占比53%,占比同比略增。辖区事务所挂牌公司年审执业向头部集中,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承接挂牌公司年审数量最多的5家事务所中,仅2家为上市公司年审业务数量前五的事务所;辖区2家国际所仅承接15家挂牌公司年审业务,且以创新层为主;挂牌公司与上市公司年审业务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三)行业分布保持稳定,相对集中于计算机相关行业
辖区事务所2020年挂牌公司年审项目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排名前五的行业合计承接1785家,较上年减少263家,占辖区总量的38%,占比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辖区事务所执业集中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商务服务业五大行业,与挂牌公司市场整体行业分布保持一致,与上年相比没有大幅波动。
(四)新所执业起步,集中于异地执业和基础层市场
辖区从事挂牌公司2020年年审业务的事务所共26家,其中原证券所21家、新所5家,分别承接4733家、18家。辖区新所承接证券服务业务多从挂牌公司年审开始,承接的18家项目仅1家为创新层公司,其余均为基础层公司。同时辖区新所在本地执业较少,在异地执业较多,仅承接辖区2家挂牌公司年审项目。
(五)精选层初设,市场分布相对分散
辖区9家事务所共承接精选层公司年审21家,包括北京辖区5家公司和其他辖区16家公司,市场占比51%。精选层起步阶段,年审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且均为内资所,其中5家事务所均只承接1家,另外4家事务所分别承接3~5家不等。从行业分布来看,集中于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承接了3家、3家、2家,占精选层挂牌公司总数的38%。另在其余13个行业执业,各仅承接1家公司年审,行业分布相对分散。
四、辖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分析
(一)上市公司年审项目审计报告表3北京辖区事务所出具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统计
分析情况
1.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分析。北京辖区事务所出具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统计见表3。
一是非标准审计意见大幅减少,审计意见较多转优。2020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辖区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合计148份,占全国半数以上,较上年减少13份,下降8%,大于全国5%的降幅。从审计意见类型来看,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减少较为明显,同时延续2019年的情况,2020年仍未出现否定意见。
二是非标准审计意见分布相对集中,个别事务所风险较高。辖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数量最多的3家事务所分别出具29份、18份、18份,合计65份,占辖区事务所全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44%。非标准审计意见分布相对集中,且与辖区事务所承接高风险公司的状况基本吻合。三是非标准审计意见行业分布基本与全国一致,传媒行业最多。全国非标准审计意见数量超过15份的行业为传媒28份、医药生物20份、化工19份、计算机18份、机械设备17份、房地产17份;行业非标准审计意见占比最大的为传媒、房地产、纺织服装,占比分别为16%、13%、12%。传媒行业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均为最大。从辖区事务所来看,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10份以上的行业包括传媒(18份)、医药生物(12份)、计算机(12份)、化工(10份)。辖区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该行业公司总数比重最高的为传媒、纺织服装、商业贸易、房地产和通讯。辖区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该行业非标总数超过六成且行业非标总数超过10份的为纺织服装、通讯、计算机和传媒。
四是换所之后审计意见类型变化较大,需高度关注。2020年年审中422家上市公司换所,其中辖区事务所换出项目65个、换入项目151个。换所项目中审计意见类型发生变化的73个,其中辖区事务所执业项目47个,占比64%,共涉及13家事务所。辖区事务所首次承接项目审计意见转差的项目14个,涉及事务所5家;审计意见转优的项目33个,涉及事务所13家。
五是连续两年非标准审计意见占比较高。辖区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148家上市公司中,106家连续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占比72%。
2.内部控制审计(鉴证)意见分析。
一是辖区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意见占比过半。2020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鉴证)项目中,辖区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意见81份,占全国非标准意见近六成,其中连续两年出具非标准意见35份,占比43%。非标准意见类型主要集中于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各为40份和37份,另有3份保留意见和1份无法表示意见。
二是内控审计(鉴证)意见类型与财报审计意见类型多数一致。辖区事务所出具内控审计非标准审计(鉴证)意见的 81家上市公司中,56家财务报表同样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另有 25 家财务报表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反之,辖区事务所出具财报审计非标准审计意见的 148家上市公司中,46家未出具内控审计(鉴证)报告,出具内控审计(鉴证)报告的 102 家公司中,57家被出具内控非标准审计(鉴证)意见,另有 45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3.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分析。辖区事务所出具上市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2127份,包含4319项关键审计事项。除23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外,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少至1项、多至5项,集中为2、3项;其中1369家上市公司披露2项、占比65%,362家上市公司披露3项、占比17%。从行业来看,关键审计事项平均数量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为银行(2.62个)、非银金融(2.55个)、轻工制(2.22个);平均数量最少的 3 个行业分别为休闲服务(1.62个)、钢铁(1.76 个)、食品饮料(1.85 个)。从事项类型看,关键审计事项最常见领域为收入确认、资产减值(包括应收账款、商誉、存货、其他资产减值)等,合计占比超过 80%。(二)挂牌公司年审项目审计报告分析情况 1.非标准审计意见占比略升,无法表示意见数量增加。2020年挂牌公司年审中,辖区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合计 558份,较上年减少 31份,同比下降 5% ;占全国非标准审计意见的 76%,较 2019年的 75%略有上升;占辖区全部审计意见的 12%,较 2019 年的 11%略有上升。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来看,辖区事务所出具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317份、保留意见 141 份、无法表示意见 99 份、否定意见 1份。其中无法表示意见增加 10份,同比增加 11% ;其他三类意见数量均有下降。 2.非标准审计意见分布集中,个别事务所风险较高。辖区出具挂牌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数量最多的 3家事务所合计出具 297份,占比 53%。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数量排名前五的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年审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事务所基本吻合,个别事务所风险公司审计业务相对较多。 3. 非标准审计意见集中于基础层。2020年挂牌公司年审非标准审计意见中,基础层 535份、创新层 23份,分别占辖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 96%和 4%,分别占该市场层级年审项目数的 13%和 3%。挂牌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集中于基础层,精选层挂牌公司年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责任编辑 武献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