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相继出台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简化加计扣除审批程序等一系列税收激励政策。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也存在会计信息与相关政策衔接不紧密、研发支出与其他支出界限不清晰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思路,以期推动相关企业研发支出管理实践。
(一)规范研发支出会计管理
1.完善研发支出核算的科目设置。应重点关注研发支出的具体费用类别,以及对应的研发立项名称,以此实现研发支出的各种统计分析和管理报告等,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申报以及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提供系统、可靠的财务和业务资料支撑。
2.完善研发支出会计确认与计量。企业需按研发项目立项名称和研发支出的具体内容完成研发费用的归集与核算工作,正确区分研发支出和其他日常支出。研发支出应遵循研发工作的内在规律,遵守客观、合理的基本原则。
3.完善研发支出会计资料的管理。和企业研发支出有关的票据及其他相关凭证需及时扫描或复印。根据相关规定,这些资料需保存到享受研发税收优惠后的10年。
(二)规范集团研发管理的组织分工
1.集团总部分管科技研发工作的部门负责集团总部本级及具体指导各...
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相继出台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简化加计扣除审批程序等一系列税收激励政策。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也存在会计信息与相关政策衔接不紧密、研发支出与其他支出界限不清晰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思路,以期推动相关企业研发支出管理实践。
(一)规范研发支出会计管理
1.完善研发支出核算的科目设置。应重点关注研发支出的具体费用类别,以及对应的研发立项名称,以此实现研发支出的各种统计分析和管理报告等,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申报以及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提供系统、可靠的财务和业务资料支撑。
2.完善研发支出会计确认与计量。企业需按研发项目立项名称和研发支出的具体内容完成研发费用的归集与核算工作,正确区分研发支出和其他日常支出。研发支出应遵循研发工作的内在规律,遵守客观、合理的基本原则。
3.完善研发支出会计资料的管理。和企业研发支出有关的票据及其他相关凭证需及时扫描或复印。根据相关规定,这些资料需保存到享受研发税收优惠后的10年。
(二)规范集团研发管理的组织分工
1.集团总部分管科技研发工作的部门负责集团总部本级及具体指导各研发项目的审批立项、年度科技研发计划等相关文件草拟和下达、就研发项目中的常规性问题提供咨询指导、负责组织项目研发成果认定和项目结项报告鉴定及其他与研发项目相关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档案管理工作。
2.各下属单位(部门)研发管理部门(岗位),负责具体组织研发项目的申报、统一负责研发计划书的格式及相关合同文件的合规性审核。相关部门需要按照集团总部统一要求,为项目研发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并监控研发项目实施进度和定期组织上报。
3.集团总部会计部门负责根据会计核算、资格申报和资料审查的需要下达研发支出核算手册,统一相关会计明细科目和格式规范,明确各明细科目核算内容和范围,与集团总部技术部门协同编制集团研发活动预算。检查各单位(部门)项目研发支出辅助账的归集与管理,按时组织研发加计扣除的申报工作,并积极配合地方税务部门的研发材料核查工作。
4.各下属单位会计部门是研发费用的归集与核算责任部门,具体负责本项目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各项目要严格按照集团财务下发的操作手册,归集本项目发生的相关研发费用,并留存好各种相关的备查资料。
5.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协同科技部门具体负责研发活动相关考核。可按各单位(部门)由于研发支出加计扣除而有效节税金额的某一比例,建立研发奖励基金制度。
(三)企业研发预算的规范化思路
1.基于企业价值链的预算信息基础规范化。一是基于纵向价值链分析,有必要在研发过程中与价值链中的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获取原材料供应以及产品需求相关的信息。二是基于横向价值链分析,有必要和主要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防止研发相关的重复建设问题。三是基于内部价值链分析,有必要研发预算成果相关的生产、销售相关信息,并保持动态更新。
2.基于时间维度和责任主体的预算规范化。传统预算可依靠历史数据进行预算编制,研发预算需要更多地实施适时预算,如基于行为科学的速度机制来强化滚动预算,需要简化研发预算编制与研发预算审批的程序配合研发预算管理。当研发项目完成立项后,需要对研发活动进行分阶段、分责任主体的分配、控制和考评。其实质是根据研发活动最新信息,不断细化研发预算进度和责任主体,以此提高研发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本文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
“电网公司财务健康指数评价关键技术研究”〈SGNY0000CSJS1900244〉资助)
责任编辑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