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赤字财政”现象在目前大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并已成为困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加剧企业资金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企业计划脱节,财权分散。计划部门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基建项目安排时,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负债情况不甚了解,致使资金需要和资金供应脱节,财务部门难以保证计划开支项目的资金需要。二是将财务收支预算建立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盲目乐观的基础上。有些企业在作年度财务预算时,不是客观地评价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而是将企业置身于一种理想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在安排支出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财务预算支出比上年度增加多少个百分比,然后确定财务预算收入增长的百分比,这种以支定收的预算,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赤字财政”现象的产生。三是承包中的短期行为作怪。少数承包人为了充分显示承包业绩,争取职工的支持,在年度财务预算安排时,搞“再穷不能少福利,再苦不能苦职工”。从而使职工福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四是企业老化,但技改资金严重缺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五是“赤字财政”可以争取到一些优惠政策。如许多企业技术改造、基本建设项目之所以敢于先铺摊子,是因为铺了摊子之后通过争取技改贷款、减免“两...
“赤字财政”现象在目前大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并已成为困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加剧企业资金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企业计划脱节,财权分散。计划部门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基建项目安排时,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负债情况不甚了解,致使资金需要和资金供应脱节,财务部门难以保证计划开支项目的资金需要。二是将财务收支预算建立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盲目乐观的基础上。有些企业在作年度财务预算时,不是客观地评价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而是将企业置身于一种理想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在安排支出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财务预算支出比上年度增加多少个百分比,然后确定财务预算收入增长的百分比,这种以支定收的预算,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赤字财政”现象的产生。三是承包中的短期行为作怪。少数承包人为了充分显示承包业绩,争取职工的支持,在年度财务预算安排时,搞“再穷不能少福利,再苦不能苦职工”。从而使职工福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四是企业老化,但技改资金严重缺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五是“赤字财政”可以争取到一些优惠政策。如许多企业技术改造、基本建设项目之所以敢于先铺摊子,是因为铺了摊子之后通过争取技改贷款、减免“两金”等能找到弥补缺口的资金,得到一定的实惠。
整顿企业赤字财政,必须做到:
第一,技改、基建项目的审批应全盘考虑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企业每年年初必须提供一份详细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基本建设的财务收支预算,由计委会同财政部、主管部门、建设银行对其资金来源进行核查,对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不予审批,对非生产性项目应予以控制。
第二,企业的财权适当集中。企业计划部门只负责归集年度或一定时期的技改项目、新产品开发、基本建设项目,财务部门根据自身财力状况进行综合平衡,既管资金计划,又负责资金落实,防止计划与财务在年度计划上各敲锣鼓。
第三,严格控制和使用职工福利基金。凡上年度职工福利基金赤字较多的企业,预算时应不准再留缺口。考虑到历史原因,对某些职工福利基金欠帐较多的企业,建议通过某些渠道加以弥补。
第四,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的财务收支大检查。对实行“赤字财政”的单位,应采取一定的经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