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厅局长论坛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尹学群:以变革型财政组织建设为抓手 体系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22-11-25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尹学群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19期

以变革型财政组织建设为抓手  体系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浙江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尹学群


图片




近年来,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财政部党组有关人才工作要求和全国财政系统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按照“事业为上、以用为本”要求,加强系统谋划,以变革型财政组织建设为抓手,聚焦提升干部重塑变革能力,持续推进重塑财政收支高质量可持续运行体系、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高质量发展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财政风险防控体系等“六大体系”,实施政治能力提升、整体智治融合、争先创优领跑、破难攻坚亮剑、财政文化引领、自我革新强基等“六大工程”,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两年深化提高、三年基本建成”的总目标,在全省财政系统实施建设变革型财政组织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人才队伍。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高站位谋划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将政治建设作为首位建设,将政治能力作为首位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将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厅党组会议“第一议题”进行传达学习,统筹推进人才工作和干部工作,以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建设需求指引人才队伍建设方向,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优秀干部资源储备。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加快建设变革型财政组织实施意见,制订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变革型财政组织创建试点工作方案。成立由厅长担任组长的全省财政系统变革型财政组织创建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创建工作。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构建“党组(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处(科)室和单位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强化系统联动。以组织联动、业务联建等为主要抓手,加强干部人才工作上下联动。把变革型财政组织创建试点工作、人才库推荐工作等纳入省对市县财政管理绩效考评,以考评促工作,充分激发市县财政部门争先创优、选育人才的积极性。


坚持围绕财政中心工作,高层次推进财政人才工作


一是着力建好头雁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系统观念、系统思维,打造“领头雁”队伍,增强引领带动变革的力。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会,作为财政工作重要遵循。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每年举办市县局长培训班;开展“百名局长研百题”,协同究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二是着力建好菁雁队伍。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数字化改革、乡村振兴等大事要事,分级分类实施部能力提升工程,丰富教学方式,强化“靶向培训”。常态化开展业务大比武,补足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提升财政干部专业能力和整体知识水平。整合人力资源,通过专班攻坚、“集结令”等形式,运用赛马晾晒、积案销号等机制,破解急难险重任务或历史遗留难题等。


三是着力建好雏雁队伍。定期开展新进人员入门教育实施新进人员“青蓝工程”“以师带徒”成长导师制等,帮助年轻同志快速成长。组建“浙江财政8090宣讲团”,以讲促学,以学促用,锻炼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丰富年轻干部培育方式,通过感悟财政历史、传承财政精神、开展专题辅导、组织结对引领等,从严从实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提升政治素质。

    

坚持目标导向,高效能构建人才选育用机制


图片

2022年浙江省财政系统局长培训班,尹学群上开班第一课。


一是建立人才选拔机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建设财政专业人才库,面向市县财政部门择优选才入库,完善入库人才评价机制,分类制订量化评价指标,实施动态调整。目前共预算管理、财政监督等9个人才库,在库人员457名。积极参加财政部专业人才库选拔,择优推荐系统内业务骨干,已入选人才库人员30名。


二是争先创优机制。树立“没有领先就是落后,没有特色就是问题,没有用心就是懒政”的理念,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开设“荣誉之光”专栏,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建立健全色工作申报考核机制,推进最佳实践、总结最佳案例,形成财政标志性成果,锻造“靠得住”“谋得深”“做得实”的干部人才队伍。


建立多跨协同培养机制。推动打造跨部门合作联盟,通过与财政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固定合作关系等多种形式,建立重大课题研究机制、决策咨询例会机制、理论阐释传播机制,大成集智着力破解普遍性难题新题,拓宽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通道,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财政“最强大脑”。开展“青春建功、共富有我”系列活动,组建系统“共同富裕财政青年智库”,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小切口深研究”,提供策参考。


厅党组紧密结合财政职能和队伍实际,全省一体推进革型财政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增效明显。一是政治能力明显提升。各级财政自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其次才是业务机关;首先是宏观管理部门,其次才是微观操作部门;首先是参谋部,其次才是保障部”的认识,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谋划推动各项工作。浙江省财政管理工作连续6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省市县四级财政机关党建系统联动”经验被浙江省直机关工委在全省推广。二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面对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数字化改革等“深水区”“无人区”,突破惯性思维,勇于创新,积极向财政部沟通汇报,协同研究推动建立共同富裕的财政体制机制,在财政部支持下出台了《支持浙江探索创新打造财政推动共同富裕省域范例的实施方案》。财政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建设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上线全省电子发票(票据)综合服务平台,改革进度居全国第一;“浙里缴费”累计提供缴费服务突破3亿人次,服务人次和收缴资金居全国第一;“政采云”已推广至 18 省 ( 区、市 ) 1300 多个行政区划,累计交易额突破1.7万亿元;“浙里捐赠”入选 2022 年省委改革办数字社会一本账。三是专业能力整体提升。根据浙江省实际,搭建专班攻坚,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重大改革重大任务,既保障重点难点工作顺利开展,又促进各层次优秀人才厚植专业素养。预算编制人才库组建工作专班,部省联动,牵头研究全国地方预算支出标准制定,形成《预算支出标准制定办法》《分类别的预算支出标准制定细则》等4个办法。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预算绩效管理、财政监督评价等多项工作在财政部考核中稳居全国前列,预算指标账工作在全国率先试点,为财政部建立全国规范的预算指标核算制度探索经验。




专访浙江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尹学群


《中国财政》:您认为抓好财政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尹学群: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浙江承担着“重要窗口”的历史责任,肩负着“两个先行”的重大使命,财政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抓好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思想为魂,培养靠得住的“红管家”。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财政干部首先是政治干部,抓人才队伍建设,首要的就是培养让党放心的“红管家”。要将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把政治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政治意识,增强大局观念。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以当家的思维担当好管家的责任,切实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


二是坚持学习为要,培养信得过的“金算子”。财政干部要算好财政自身这本账,更重要的是要算政治账、历史账、改革账。要提高站位,按照“两个先行”的要求,算好“共同富裕”这本政治账。要以人民为中心,管好钱袋子,算好历史账,我们的工作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算好改革账。要坚持生成性学习、保持创造性张力,勇闯无人区、勇拓新蓝海。要跳出财政看财政,持续提升系统谋划能力、把握全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勇于担责、敢于担当,在大事难事中作出新成绩、开创新局面。


三是坚持人才为本,培养打得赢的“生力军”。牢牢把握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的关系,实施年轻干部“青蓝工程”成长帮带制。加强干部专业训练、岗位历练,系统规划人才队伍结构优化、能力素质培养、专业人才库建设等工作。把关键岗位作为干部压担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检验干部“成色”的试金石,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干部。


四是坚持廉政为重,培养立得正的“好干部”。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德,也是财政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须臾放松不得,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四责协同”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保清廉财政底色。


百年大计,人才为先。我们将继续坚持唯实惟先、整体智治的工作导向,以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有序推进财政人才队伍建设,全省一体推进变革型财政组织建设,在业务变革上重塑“六大体系”,在能力变革上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升财政干部塑造变革能力,全力打造一支与“两个先行”相匹配、相适应的财政人才队伍,努力为财政工作继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雷艳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