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厅局长论坛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戴运龙: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推动广东财政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时间:2022-05-20
作者: 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戴运龙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08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东财政部门要深入领会把握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和广东省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实,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的内涵实质

一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实践证明,“两个确立”体现全党意志、反映人民心声,是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广东财政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丰富内涵。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飞跃,每次飞跃都创立或形成了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造理论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大势、把握大局、指导实践,推动广东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十三个方面”历史性成就。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进一步证明了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正确性,更加证明了“两个确立”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未来胜利的基本遵循。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获取深刻启迪,保持战略定力,锐意改革创新,坚决做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服务保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贡献财政力量。

四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个坚持”历史经验。“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学习好、领会好,将其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切实贯彻落实到广东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五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全会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伟大号召,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雄心壮志,同时也保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的清醒坚定。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赋予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我们要坚决响应总书记号召,全面对标,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推动广东财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党领导财政工作的百年历程和经验启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财政工作,领导财政事业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在这一历程中,党领导财政工作不断取得成功,积累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为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是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做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财政制度安排体现党的意志,财政为党奠基立业、治国理政、当家理财做具体服务保障工作,必须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财政领域充分彰显。广东财政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近年来省级财政八成以上支出安排用于保障省“1+1+9”工作部署,牢牢把准财政工作正确方向,始终服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牢记“国之大者”,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才能确保财政工作坚守政治方向不偏航。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部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东财政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财政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广东财政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七成左右,做到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连续10年支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弱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财政工作才能坚守公共属性,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三是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做到与时俱进、自我革命。财政部门紧紧扭住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适应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税收、财政体制、预算管理等制度机制,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广东财政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局,预算管理改革成为“广东品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打造“广东样本”,政府债务管理创造“广东经验”,“数字财政”建设展现“广东水平”,推动广东财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是财政事业蓬勃发展的持续动力,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助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四是坚持带头过紧日子,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领导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思想,也是预算收支安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广东财政立足人口大省的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花出去的钱必须问效,推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成为共识,打造“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三把绩效利剑”,坚决压减不必要的低效开支,腾出资金用于保障民生。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过紧日子,花较少的钱、办成更多的事,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才能更好地造福群众、支撑发展。

五是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到严控风险、守住底线。财政部门在千方百计保障好重大战略、重大部署实施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坚决防范化解财政领域风险隐患。广东财政妥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完善规范、安全、高效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才能下好财政先手棋、打好风险主动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全力以赴走好新征程上广东财政的赶考之路

一要牢固树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机关意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关键就是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以清醒坚定的态度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我们要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原则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财政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二要持续完善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财政政策体系。进入新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发展寄予殷切期望,赋予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我们要抓住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全力配合落实中央惠港惠澳政策措施,研究出台完善更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财税支持政策,全力以赴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落实。

三要不断加大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财政支持力量。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系统部署。我们要主动担当、履职尽责,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推动畅通经济循环“堵点”,以推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安全发展等为着力点,创新财政支持机制,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要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财政资源配置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们要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分配中的职能作用,推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结构,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弱项,推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财政政策和实际工作之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五要积极构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还要靠改革开放。我们要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新一轮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落地落实,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升市县财政管理水平,形成全省财政管理“一盘棋”格局。同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主动研究推动更多财政领域的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塑造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六要坚决筑牢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财政安全防线。广东是国家安全“南大门”,我们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树牢底线思维。要坚决完成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政治任务,实现隐性债务率先清零目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坚决禁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强化县级财力保障,严肃财经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不出任何风险。

责任编辑  李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