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厅局长论坛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陈新华: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推动兵团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1-06
作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陈新华
来源:《中国财政》2021年第23期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忠诚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展现新时代兵团财政人的担当作为,更加奋发有为推动兵团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树牢政治机关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通篇凝结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华,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肩负着维稳戍边的职责使命,必须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兵团财政作为兵团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始终坚持政治机关属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努力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走在前列。新时代兵团财政人更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政治的重要论述,提高“两个维护”的能力和水平,主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兵团党委工作要求认真抓贯彻落实,切实提质增效,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强化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建立符合兵团履行特殊职责使命的现代财税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兵团财政人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围绕兵团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抓好财政资源统筹,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等全过程管理,促进预算管理提质增效。二是构建权责清晰的财政关系。落实好中央财政完善兵团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举措,积极推进完善兵师团财政收入分配体系及分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三是完善兵团转移支付制度。围绕兵团党委深化改革及向南发展的决策部署,优化转移支付分配方法,财力继续向南疆边境困难师团倾斜,更加促进师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研判,既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也要向内挖潜,多措并举,争取化解存量政府债务、团场经营性债务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切实压实党政主要领导主体责任,提高处置债务风险突发事件能力。


赓续兵团精神,坚决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


兵团诞生在新疆,使命是维稳戍边,传承着井冈山的基因,流淌着南泥湾的血脉,经受着天山的风雪,汲取着绿洲的滋养。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孕育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融入数百万兵团干部职工群众的血脉,成为扎根边疆、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兵团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代代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实践,必将成为推动兵团履行好“三大功能”“四大作用”的不竭动力。

兵团财政始终把维稳戍边作为压倒一切的职责使命,不断统筹财力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兵团党委持续打好反恐维稳组合拳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构筑了边境管控的铜墙铁壁,为维护新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
障。新时代兵团财政人必须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赓续兵团精神,用兵团的屯垦戍边史和取得的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老一辈兵团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持续推动反恐维稳法制化、常态化,持续推进一流民兵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边境管控工作,持续建设平安兵团等工作上加强财政保障,保持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强调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保持政治定力,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   奋斗。

兵团财政牢牢把握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有所养,让稳定红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兵团各族职工群众。新时代兵团财政人要心系人民,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化责任担当,为民务实办实事。一要在兜底线、补短板上下功夫。切实将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举措落实到位,尤其是兜牢“三保”底线,切实让职工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二要在促均衡、保公平上下功夫。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加大对南疆边境困难地区财力支持的同时,建立完善财政收入激励机制,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再上台阶。三要在建机制、利长远上下功夫。民生制度设计,既主动作为,支持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提升保障水平,又量力而行,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让职工群众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回答了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深刻指出要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新时代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兵团财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推动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厉行勤俭节约,优化支出结构,提升管理效能,支持兵团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补短板、强弱项作用 ;支持产业发展,电力集团、能源集团、胡杨基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成立 ;支持园区发展和招商引资,吸引了一批企业在兵团辖区投资建厂,培植了优质财源税源。

新时代兵团财政人要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服务兵团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担当。一要更加注重“放水养鱼”。坚决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持续巩固深化减税降费成效,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公平、普惠的营商环境。二要更加注重“政策集成”。加强财政政策资金的系统集成、协调配合,统筹把握好各类政策资金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把有限的财政资源集聚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三要更加注重“激励引导”。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形成“发展质量越高、得实惠越多”的导向,调动各方面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深思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把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赋予干部工作的新使命,必须切实履行好党管干部政治责任,不断壮大百年大党引领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

兵团财政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选厅局长论坛拔任用程序,正确选人用人;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主动压担子,在改革实践中磨砺干部,促进成长 ;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加强理论学习及培训,教育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防变的政治本色,打造了一支敢担当、会操作的财政干部队伍。新时代兵团财政人适逢兵团深化改革、向南发展深入推进的机遇期,更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要求,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 ;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 ;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决策科学民主、执行坚决有力、落实“快”字当头、办事合法高效 ;要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使财政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营造更好地保护干部的成长环境。


责任编辑:刘永恒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