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王竹泉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王竹泉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下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优化研究

作者: 王竹泉等
来源:《财务研究》2023年第6期 2024/01/12


作者简介


王竹泉,管理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管理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会计学会副会长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发表系列论文200多篇,《资本管理新论》《政府社会资本理论构建》等多部学术著作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
张威,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孙文君,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王竹泉,张威,孙文君. 要素市场化配置下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优化研究 [J]. 财务研究,2023,(6):3-13.












要素市场化配置下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优化研究

王竹泉  张威  孙文君



摘要: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内容,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创新升级、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效应提供了思想借鉴。文章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思想,提出涵盖管理理念创新、组织架构调整、管理平台扩展的司库体系组织变革的优化方案,塑造内部资本市场从资金配置到资金统收的资金流动通道,建立优胜劣汰的资金配置选择机制与奖惩分明的资金统收激励机制,发挥市场在企业集团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赋能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要素市场化配置;司库体系;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强调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企业集团从外部资本市场整合资源形成内部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企业集团提升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众多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改革路径,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洪银兴,2018;刘志彪和凌永辉,2020;陈诗一和刘文杰,2021),但鲜有学者从企业集团的微观层面研究如何建设内部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来助推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

司库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欧美等西方跨国集团对资金管理模式的探索。经济全球化下跨国集团的跨国经营、金融危机的波及、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不断推进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革新,资金的定义与管理内涵也随之从现金视角、财务视角、金融视角向经济视角延伸。在经济视角下,资金被定义为企业营业活动中投资者投入资源的货币价值性表现,司库体系作为资金管理的组织,已然成为企业集团统筹资金配置,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效应的不二之选。然而,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相比欧美等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且司库建设早期受到政策管制发展缓慢,目前大多停留在财务视角下财务公司收支管理、资金归集、余缺调剂等资金集中管理阶段(王竹泉等,2022;张守文等,2023)。也有学者提出高级阶段的司库体系将成为资源的管理体系,通过资源统筹与战略性配置实现价值创造(张庆龙等,2022;谢志华等,2023),但建设路径仅聚焦于资源的统筹,未能研究资源的配置机制以及相适配的组织体系建设。

2022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做好司库体系的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加强组织、系统等运营要素的协同创新。在此背景下,借鉴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思想,创新升级司库体系,提升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以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对我国企业集团现行司库体系进行创新升级以实现内部资本市场的要素市场化配置?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司库体系的发展演进归纳其本质,阐述要素市场化配置下司库体系优化的思路,并探索与之相适配的组织体系、运营要素的优化建设方案,为司库体系的创新升级与企业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二、司库体系的历史演进与本质探索


企业司库体系是企业资金管理的组织,现代意义的资金管理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1947年美国无线电报公司(RCA)联合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银行家信托公司和美洲银行以“锁箱”的模式收取现金:企业在各主要城市租用专门的邮政信箱并在所在地开立银行账户,客户将付给RCA的支票投递至所在地的邮政信箱,RCA授权当地银行每日开启信箱并进行结算,然后将结算资金电汇至RCA(张庆龙和董兴荣,2015)。“锁箱”模式缩短了支票的邮程与结算时间,提升了企业现金回收的速度,是现代意义上资金管理模式创新的先行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进入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大型跨国集团开启了第三次并购浪潮,为解决跨国经营与投资并购中飙升的现金需求,在财务组织下设立了与会计部门平行的现金管理部门,从事现金的结算与筹集管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引发了美元危机,国际货币市场进入动荡期,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大型跨国集团将现金管理从资金收付与筹集拓展至账户头寸、银行关系维护等基本的资金管理职能,进行资金归集、资金余缺调剂来缓解融资约束,司库体系开始起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与英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欧洲与日本的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国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跨国集团利用新型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资金管理来管控风险、增强企业效益,资金管理突破至现金流预测、现金持有水平优化、盈余现金投资、应收应付款管理、利率汇率风险管理、融资渠道管理等职能。资金管理组织脱离财务组织成为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司库体系快速发展。1993年起,业务流程重组(BRP)的管理变革在全球盛行,跨国集团对资金管理流程再造,资金管理的模式从分散走向了集中,资金管理的理念从资金流动性管理走向金融资源的统筹管理,欧美发达国家司库管理体系进入成熟期。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司库管理体系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8年,中国石油创新内部资本市场化的资金配置政策,司库体系的发展迈向统筹资源配置的管理体系。

近一百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跨国集团跨国经营、信息技术革新等因素推动资金管理模式创新,资金的定义、管理内涵及管理职能不断演进,司库体系的本质也在发生演变。具体而言,资金的定义从狭义的现金属性发展为广义的资源属性;资金管理的内涵从资金流量管理发展为资金流量管理与存量管理兼顾;资金管理的职能从早期的交易管控、资金归集,发展至资金流动性管理,再到资金运营、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并将迈向统筹资源管理、战略性配置。司库体系顺应资金定义的演变、管理内涵的丰富、资金管理职能的拓展与模式的革新,从现金管理、资金管理的组织体系,迈入资源统筹、资源配置的组织体系(谢志华等,2023)。本文认为,司库体系本质的演进,可以归纳为现金视角、财务视角、金融视角、经济视角四个阶段。现金视角下,在于提升现金结算效率、防范现金交易舞弊风险;财务视角下,在于提升资金的流通效率、防范资金沉淀风险;金融视角下,在于提升资金运营效率、防范资金链断裂风险;经济视角下,在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防范资金错配的风险。


三、嵌入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思想的司库体系优化思路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

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对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于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高质量发展时代经济增长源于资源优化配置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陈诗一和刘文杰,2021)。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指的是市场价格、市场规则和市场竞争调节资源配置,要求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映灵活、竞争公平有序。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旨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制度基础。现阶段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任务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纳入市场,完善要素市场不足的短板,进一步扩大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范围,健全要素报酬由各个要素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机制。

(二)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对司库体系优化的思想借鉴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也为企业集团从粗放的发展范式向集约型发展范式的转换提供了思想借鉴。企业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是超越以往仅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只注重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范式的新发展状态,即以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集约型发展范式,促使企业集团处于具有强大价值创造能力和卓越的价值创造水平的发展状态(黄速建等,2018)。类似于宏观经济的外部资本市场,企业集团也存在着包罗万象的内部资本市场,而司库则承担着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核心思想嵌入到司库体系建设思路之中,以市场竞争、市场价格、市场规则发挥市场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驱动企业集团的发展动力从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转换为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业务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企业集团以高水平的价值创造赋能高质量发展。

纵观企业集团司库体系管理体制的发展演进,从现金视角下负责统收统支、资金归集的资金集中管理中心,财务视角下负责内部资金融通的财务公司,金融视角下提供金融服务、风险管理的集团内类金融机构,到经济视角下统筹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机构,司库体系作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组织,逐渐发展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平台。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司库体系目前尚处于财务视角,亟需借鉴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思想,将司库体系优化升级至经济视角。

(三)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思想的司库体系优化思路

企业集团从外部资本市场上整合资源以形成内部资本市场,司库体系统筹企业集团以资金为载体的资源并以要素市场化手段加以配置。从这一角度来看,司库体系成为发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作用的最佳平台。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基础是资金的充分自由流动。资金长期沉积于低效率的营业项目所形成的资金扭曲配置,不仅会降低内部资本市场的活力,而且会拉低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效率。司库体系需要破除传统资金管理体制的障碍,从对营业项目的资金配置到对营业项目的资金统收,形成资金流动的顺畅通道,促进资金的充分流动,有利于资金从低效率的经济业务流向高效率的经济业务。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保障是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虽然充分的竞争有利于提升效率,但无序竞争、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在外部资本市场中会造成过高的竞争费用、提高市场的调节成本(洪银兴,2018),在内部市场中则易偏离企业集团战略规划、造成营业项目的短视行为。司库体系需要以统一市场竞争规则,以及良好的市场竞争行为规范,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我国企业集团现行司库体系平衡调配的运行逻辑,既妨碍了资金的充分自由流动,又缺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内部资本市场丧失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造成了司库体系“重量轻效”的被动局面(宋晓缤等,2022),降低了资金的价值创造效能。

为了将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从目前的财务视角升级至经济视角,发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司库体系的优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司库体系统筹企业集团及各成员单位外源资金与统收内源资金,形成完备的内部资本市场。其次,创新司库管理理念,调整组织架构,扩展职能平台,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下资金管理的组织变革,从而破除企业集团传统资金管理体制机制的障碍,促进资金在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充分流动。最后,建立统一有序的内部市场机制,在企业集团战略的指导下发挥市场在企业集团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以两大机制发挥着市场选择与市场激励作用,即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与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洪银兴,2018)。在外部资本市场中,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在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的基础上,注重以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间接干预调控;在内部资本市场中,司库体系在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基础上,除了以差异化市场价格间接干预调控,更加注重基于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直接干预调控。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集团司库体系遵从资金“逐利避险”的本性,在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内部资本市场中营业项目的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信息,以“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的优胜劣汰市场选择机制,引导资金从低效率、高风险的经济业务配置到高效率、低风险的经济业务,以资金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实现集团内经济业务的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从而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与水平,赋能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将统收的营业项目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拆分为“造血”与“挤血”,在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奖惩分明的市场激励机制,以业财融合促进营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从而以开源节流、提质增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与水平,赋能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具体如图1所示。

图片


四、要素市场化配置下司库体系的理念创新与组织变革


(一)要素市场化配置下我国企业集团现行司库体系的不足

相比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司库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多数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依旧停留在账户管理、收支管理、资金归集与余缺调剂等基本职能阶段。管理理念局限于资金流量管理,注重资金的集中度、流通效率,在“收支两条线”的基础上搭建资金归集的资金池,这一方面可以破解企业集团营业项目经营分散与各自为政导致的“存贷双高”,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收支管控。虽然在资金流量管理的理念下,司库体系通过调剂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资金余缺以缓解融资约束,保障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资金流畅运行、防范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但资金存量管理却游离于司库体系之外,资金节约度与利用效率被忽视、资金的价值创造水平被忽略,导致司库体系成为企业集团各营业项目资金盈余与资金缺口的平衡调配者,成为将资金需求不加区分、有求必应的“大出纳”,易造成“交叉补贴”的资源错配现象,影响企业集团资源的配置效率(王竹泉等,2022)。管理组织的身份定位停留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组织,难以基于财务分析决策经济业务进行资金配置,也难以跟踪评价所配置资金的财务效益,导致司库体系的业财分离。此外,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以财务公司为管理平台,财务公司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充分调剂资金、统一筹融资,满足财务视角下司库体系提升资金流通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的管理目标。但在经济视角下,财务公司无法完整地实现司库体系资金统筹与优化配置的职能定位。具体而言,在资金统筹管理方面,财务公司只能统筹管理集团流量资金、无权触及存量资金的管理。在资金优化配置方面,财务公司仅能为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提供信贷、保理等金融服务,不能实现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所涉及上游供应链、下游消费链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并且,财务公司开展投资业务也受限制,例如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财务公司不能开展实业投资。

(二)司库体系管理理念创新

我国现行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具有以战略为导向参与价值创造的高级职能司库体系之间的差距,根源在于司库体系管理理念的束缚。资金是企业在营业活动中所使用的债权投资者与股权投资者投入的资源,作为企业集团经济业务营业项目资金需求的供给方,司库体系具有优化经济业务结构的先天优势,应成为经济视角下企业集团统筹资源配置的管理体制。资金流量与资金存量是企业资源流转的正反两面。资金流量体现为企业内外部交易价值实现与内部余缺调剂的过程,是资金的货币性形态;资金存量体现为企业内部随着供产销进度的推进,物质、智力等形态的转换与耗费过程,是资金的非货币性形态。资金流量管理与资金存量管理都是资金运动的价值创造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统筹兼顾。我国企业集团现行司库体系基于账户管理与收支管理的集中管控,通过资金归集搭建资金池进行余缺调剂,仅实现了资金流量的管理,资金存量的管理却游离于司库体系之外,导致司库体系无法全面统筹资源配置。因此,我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亟需将司库管理的理念重塑至经济视角,将司库体系定位为流量与存量兼顾的资金统筹与配置的管理体系。

在经济视角下,司库体系作为统筹资源配置的管理体系,从资金运动的“服务者”转变为统揽全局的“战略家”,在破除体制障碍促进资金充分自由流动的基础上,通过内部市场中营业项目之间的竞争以挑选“优胜者”,促进资金从“失败者”配置到“优胜者”,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而这些司库管理理念创新的落实,需要现行企业集团司库组织体系的变革与内部市场机制的建设。 

(三)司库体系组织架构调整

余绪缨教授认为会计是企业的信息系统,利用核算与监督职能描绘经济业务,反映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而资金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旨在满足经济业务的资金需求、优化配置,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与会计是两个职能方向。优化会计与资金管理的组织配置,既有利于职责分明、激发组织活力,又有利于司库体系的职能升级。当前我国企业集团将财务部门作为司库体系的运营机构,通常情况下将司库组织与会计组织共享“一套人马”,不仅未能有效划分资金管理与会计的组织职能,而且由于组织身份受限导致业务活动与资金管理活动相分离,使司库体系成为资金的供给者而不是引导者、资金配置决策的辅助者而不是主导者。

基于此,本文依据科学的公司治理架构,整合组织资源、匹配组织职责,尝试搭建要素市场化配置下司库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具体而言,规划设置负责决策管理的司库与发展委员会、运营管理的司库管理中心、责权匹配的事业部执行机构,形成“三位一体”的司库体系组织架构。司库与发展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将企业集团负责发展战略规划、经济业务决策的组织与司库管理决策组织合并,负责发展战略的研讨与编制,决策资金筹集、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收回、资金分配各环节的重大经济事项,将资金管理与经济业务相融合。司库管理中心将司库体系的运营独立且平行于会计组织,负责集团及各成员单位资金运动各环节的统筹管理与配置活动,与会计组织形成“双线程”的财务管理体系。事业部是企业集团中经济业务的营业组织,赋予资金的使用权,承担资金的考核责任,是司库体系资金运营规则的执行机构。

(四)司库体系管理平台扩展

资金内涵的演变与管理职能的拓展,迫使司库体系管理平台扩展,尤其在经济视角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需不同管理平台的协同运作。本文根据资金管理的内涵与业务属性的分类,将财务公司作为资金流量管理平台、实业公司作为资金存量管理平台、资本运营公司作为产融结合平台、共享服务公司作为业务处理平台,来履行经济视角下司库体系的管理职能。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褪去金融增值服务的角色,重新定位为司库体系资金流量统筹管理的业务平台,以资金结算中心、资金归集中心、资金筹措中心、资金监控中心回归资金流量集中管理的使命。资金结算中心负责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往来交易结算,外部单位的统一收付结算。资金归集中心通过跨境双向资金池,实现境内资金的实时归集、境外资金的最大程度上归集,实现境内境外人民币的调剂、人民币与外币的调剂;同时,通过票据池进行集团各成员单位商业票据的集中管理。资金筹措中心作为企业集团资金筹集的唯一渠道,调控集团整体的资本结构,对外统一筹措资金,包括且不限于以较强的议价能力获取银行贷款、集中发行公司债券等,对集团各成员单位实行债务集中管理;对内落实资金配置决策,满足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资金需求。资金监控中心通过对资金流入流出的实时监控、资金归集集中度的实时监控、债务期限债务结构的实时监控、资金流速的实时监测等,实现资金风险的实时监控。此外,资金监控中心在对营业项目资金流入流出监控的基础上,还监测营业项目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实业公司以股权方式控制集团各成员单位,是司库体系资金存量管理的公司实体,而管理实体可依托于司库管理中心,发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作为资金存量管理平台,组织编制集团各经济业务事业部的资金预算,落实司库与发展委员会决策的资金配置事项,并依据集团及各经济业务事业部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水平调整其存量资金的结构。作为发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作用实体,建立并维护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规则,以市场化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下拨投资发展的资本金与负息资金,定期上收各经济业务事业部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并以市场化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考核存量资金的管理绩效。

资本运营公司是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平台。资本运营公司以金融控股的方式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理公司、证券公司、专业保险公司、产业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以产融结合增强价值创造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产融结合着力在金融服务实体业务、金融助力资本增值、金融实现产业协同。在金融服务方面,通过买方信贷刺激实业业务的增长以提升资金效益,通过票据贴现加速资金流动以提升资金效率,通过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对冲外汇风险与价格风险来降低风险损失。在资本增值方面,通过在外部资本市场购买国债、公司债券、股票、基金等助力资本实现间接的价值创造。在产业协同方面,金融资本通过投资、并购等手段,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落地,以产业间的市场、技术等优势互补,实现管理协同与财务协同,提升管理效率与财务效益。

共享服务公司是企业集团为提升组织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组建的共享运营中心,同时也是司库体系的业务操作平台。司库管理中心重新梳理资金管理的操作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将大量重复且标准化的资金业务交由共享服务公司操作。一方面,共享服务公司依托信息技术发挥专业化能力,能够提升司库体系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共享服务公司能够释放司库体系的人力资源,以投入更具高附加值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司库体系高级职能的发挥。


五、要素市场化配置下司库体系的核心机制建设


(一)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

1.内部资本市场的市场竞争与资金配置逻辑

司库体系在对企业集团及各成员单位债务集中管理的基础上,统筹外部资本市场的外源资金与统收集团各成员单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形成内部资本市场。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司库体系在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重要指引,司库体系将企业集团的营业项目划分为战略性营业项目与非战略性营业项目,战略性营业项目包括经济效益不高但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的营业项目、目前经济效益不高但对企业集团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营业项目,其他营业项目属于非战略性营业项目。司库体系根据经司库与发展委员会审批的可行性报告中资金预算配置营业项目的初始资本金,对战略性营业项目的其他资金需求通过调整预算配置资金,对非战略性营业项目的其他资金需求配置负息资金,包括满足投资发展的长期负息资金与满足日常需求的短期负息资金,禁止营业项目单独对外筹措资金。内部资本市场提升资本配置效率的机理在于企业集团各营业项目相互竞争,将有限的资金优先配置到“优胜者”以提升集团整体的边际收益(Stein,1997)。根据资源配置效率理论,资源只有流向效率最高的部门或项目,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资金作为债权投资者与股权投资者投入到企业营业活动中的资源,资金“逐利避险”的本性是外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核心逻辑,也是内部资本市场营业项目市场竞争行为的反映,在相同的风险水平下,资金流向效率高的营业项目,在相同的效率下,资金规避风险较高的营业项目(王竹泉,2019),营业项目的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信息是司库体系在内部资本市场中配置负息资金的依据。

具体指标有:(1)从资金效率维度来看,营业项目资金回报率是作为资本方的司库体系在内部资本市场上对营业项目投资的重要指标。资金回报率的分母为营业项目资金存量,即司库体系所投入的资本金与负息资金,但不包含营业性负债,更形象地将司库置身于投资者的角色。资金回报率的分子利息折旧摊销前利润(EBIDA)相比传统的息税前利润(EBIT)还原了折旧与摊销,虽然同为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但利息折旧摊销前利润(EBIDA)不仅能更好反映营业项目的增收节支效果,而且也更加凸显流量与存量兼顾的理念。(2)从财务风险维度来看,营业项目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与资本负债率代表着营业项目向集团举借负息资金所导致到期无法偿债引发资金链断裂的财务风险,是防控营业项目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错配的重要指标。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以金融性债权人为视角衡量营业项目短期财务风险,特别是“短借长投”的财务风险,营业项目资本负债率通过测算占用资金中总负息资金的比例,衡量总体财务风险。(3)为兼顾司库投资与风险管控的双重信号,本文设置了融合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营业项目效率风险水平。效率风险水平代表着营业项目的利息折旧摊销前利润对于举借总负息资金的偿付能力,是内部资本市场营业项目市场竞争的风向标,也是营业项目资金配置的信息依据。表1列示了内部资本市场营业项目市场竞争的行为标准。

图片

司库体系在统筹外源资金、统收内源资金形成内部资本市场的基础上,遵从资金“趋利避险”的本性,依据市场竞争的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信息,以市场化优胜劣汰的选择逻辑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逻辑,将资金配置到高效率、低风险的经济业务部门,推动集团内经济业务的结构优化与动力转换,从而赋能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

2.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是司库体系发挥内部资本市场作用的“有形的手”。司库体系在内部资本市场建立的市场规则是基于发展战略预算管理的负息资金市场规则。司库体系对于非战略性营业项目除初始资本金之外的资金需求,应考察其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信息以划定资金配置的警戒线,既要选出高效率的营业项目以促进经济业务的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又要防止非战略性营业项目盲目扩张造成资源错配。具体而言:(1)在资金效率端,确立营业项目资金回报率的基准,对于非战略性营业项目的资金回报率应高于战略性营业项目。(2)在财务风险端,确定营业项目总负息资金上限、短期负息资金上限与长期负息资金上限。对于营业项目总负息资金上限,由营业项目年度资金预算与营业项目资本负债率的上限确定。营业项目年度资金预算数值等于年初总资金加上营业项目根据生产计划变动调整的资金需求增量,营业项目的资本负债率上限为行业平均资本负债率,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对于营业项目短期负息资金上限,由营业项目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确定。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短期负息资金/营运资金。其中,营运资金一方面来源于营运资本,即长期资金用于短期资金需求的部分,另一方面来源于短期负息资金。当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大于1时,说明长期资金用于短期资金需求的部分为负值,营业项目出现了“短贷长投”的现象,此时短期负息资金的上限应等于营运资金的数值。当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小于0时,说明营运资金为负值,营业项目暂无短期资金的需求,此时短期负息资金上限应设定为0。当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介于0到1之间时,短期负息资金上限也等于营运资金的数值。营业项目长期负息资金上限应由营业项目总负息资金上限减去短期负息资金上限来确定。司库体系对于战略性营业项目除初始资本金外的资金需求,不再考察其资金效率,依据年度资金预算减去自有资金确定总负息上限,然后再依次确定短期负息资金上限、长期负息资金上限。表2为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市场规则。

图片

3.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司库体系发挥内部资本市场作用的“无形的手”。利率反映了负息资金的价格,是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无形的手”引导资金配置的载体。市场化优胜劣汰的选择逻辑迫使司库体系对营业项目的资金配置以市场差异化的利率汲取回报。差异化的负息资金利率反映在营业项目资金需求时限与效率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在营业项目资金需求时限维度,分为短期资金需求、长期资金需求、超限资金需求三档匹配利率。短期资金需求(营业项目的营运资金)由短期负息资金提供支持,以6个月银行贷款利率下浮10%计息(a);长期资金需求由长期负息资金提供支持,利率参照集团整体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b);因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导致资金需求超过负息资金正常水平的超限资金需求,另外视情况制定专属利率(c)。在营业项目效率风险水平维度,根据各营业项目效率风险水平的优劣排序划分五档区间,集团整体效率风险水平的波动区间为三档。战略性营业项目与效率水平最优的前20%非战略性营业项目处于一档利率水平;效率风险水平处于集团整体效率风险水平波动区间的非战略性营业项目处于三档利率水平;效率水平排序后30%的非战略性营业项目处于五档利率水平;其他优于集团整体效率风险水平波动区间的非战略性营业项目处于二档利率水平;其他劣于集团整体效率风险水平波动区间的非战略性营业项目处于四档利率水平。集团整体效率风险水平波动区间内利率水平权重为1,分别下调20%、10%作为一档和二档利率水平的权重,分别上调10%、20%作为四档和五档利率水平的权重。由此,将各营业项目配置资金的使用利率分为15个差异化的区间。具体详情见表3。

图片

(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1.内源资金统收的激励作用

司库体系在企业集团构建起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每年定期按比例统收营业项目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一方面为内部资本市场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便于考评营业项目所配置资金的营运效益与效率,激励营业项目价值创造水平与能力的持续提升。根据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间接法从净利润调整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过程,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可拆分为“造血”与“挤血”两种类型(孙文君等,2022)。“造血”既反映了财务上动态的资金流量创造动力,又反映了业务的盈利能力;“挤血”既反映了财务上静态的资金存量节约度,又反映了业务的管理绩效。司库体系在统收营业项目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时,可根据营业项目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战略发展规划,按不同的比例上收“造血”、返还“挤血”,例如成长期上收60%的“造血”、返还20%的“挤血”,成熟期上收80%的“造血”、返还40%的“挤血”,留存资金以维持营业项目的日常营运开支与适度发展需要。表4为相关指标定义。

图片

财务活动通过核算与监督将业务活动描绘成财务图景,业务活动基于财务分析的决策管理支配业务运营,财务数据源于业务活动,业务决策基于财务分析,财务与业务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受制于传统财务组织,以管账户形式管控资金,仅能反映对业务的核算与监督,未能基于财务活动的决策管理触及业务,导致了业务与财务的割裂。

经济视角下,司库体系对营业项目所配置的资金,需要定期跟进评价资金发挥的经济效益,挖掘营业项目业务端的不足,激励业务端的持续改进,实质性地提升财务绩效。具体而言,司库体系在统收营业项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时,基于财务数据解构上收的 “造血”与返还的 “挤血”,以市场化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驱动“造血”与“挤血”背后业务活动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升级,从而提升价值创造的水平与能力,赋能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

2.“造血”与“挤血”的激励机制

(1) “造血”的激励机制

“造血”是营业项目创造现金流量的动态过程,营业项目的“造血”能力反映了占用资金价值创造能力,既是司库体系配置负息资金时考查的重要基准,也是所配置负息资金利率的参考标准之一。营业项目在市场化激励机制的驱使下,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以降本增效提升“造血”能力,不仅能够留存更多的资金,而且有利于以较低的利率获取资金。

根据“造血”业务溯源不同,划分为资本增值与资本补偿。资本增值是净利润加上资产处置与报废的损失、财务费用与投资活动损益,反映了营业项目本年度资金流量直接创造的价值。资本补偿是资产减值、折旧与摊销的数值合计,反映了营业项目以前年度或本年度使用资金购买资产产生的折旧摊销而对本年度资金流量的补偿。为对比不同规模营业项目资本增值与资本补偿能力,分别除以营业收入以标准化,得出资本增值率与资本补偿率。资本增值的驱动力在于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以本质作用提升营业项目的降本增效水平。资本补偿效应在不同行业的不同业务模式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也驱使营业项目对其商业模式与流程资产进行优化调整。表5为“造血”指标的具体解构。

图片

(2) “挤血”的激励机制

“挤血”是营业项目资金存量的静态管理结果,营业项目“挤血”能力反映了所配置资金运用过程中的节约水平,也是司库体系返还营业项目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的依据。市场化激励机制的驱使下,营业项目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挤压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不仅能够节约存量资金,而且能够从司库体系获取更多的返还资金。

本文根据“挤血”的内涵,进一步解构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节约额与税收筹划资金节约额两大类。为充分体现业财融合的思想,参考王竹泉等(2007)对营运资金的渠道分类,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节约额分类为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节约额、生产渠道营运资金节约额、营销渠道营运资金节约额。为对比不同规模营业项目的资金存量节约程度,分别除以营业收入以标准化,得出“挤血”能力的财务指标,即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节约度、生产渠道营运资金节约度、营销渠道营运资金节约度与税收筹划资金节约度。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节约的驱动力在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结构性优化与商业信用的创新;生产渠道营运资金节约的驱动力在于生产流程的技术迭代与程序优化;营销渠道营运资金节约的驱动力在于商业模式的革新与销售策略的创新。总而言之,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营业项目各渠道的资金占用水平,以资金的节能效应提升价值创造水平。税收筹划资金节约额反映了营业项目通过延迟纳税而节约的本年度资金支出,相当于享受了国家的无息贷款。在市场化激励机制的驱使下,营业项目将税收筹划的观念贯穿于业务活动中,促进其从被动的事后纳税转变为主动的事前税收筹划,以开源节流的节能效应提升价值创造水平。表6为“挤血”指标的具体解构。 

图片


六、研究结论


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驱动力,也为企业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思想指引和世界一流司库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下,企业集团司库体系亟需创新管理理念、调整组织架构、扩展管理平台,推动司库体系组织变革,实现司库体系统筹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司库体系应当在统筹企业集团外源资金、统收成员单位内源资金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秩序,破除传统资金管理体制障碍,促进资金充分流动,以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与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发挥市场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体而言,优胜劣汰选择机制遵从资金“逐利避险”的本性,通过市场规则“有形的手”与市场价格“无形的手”,促进资金从低效率、高风险的经济业务流向高效率、低风险的经济业务,推动企业集团经济业务的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与水平,赋能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奖惩分明激励机制基于司库体系统收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内源资金,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拆分为上收的“造血”与返还的“挤血”,通过业财融合,促进营业项目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以提质增效、开源节流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与水平,赋能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视角探析司库体系的优化思路,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司库体系、充分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效应、促进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注释:

①负息资金是指企业集团向内部资本市场营业项目配置的需要负担利息、负责效益的资金。

②总资金=总资产-营业性负债;利息折旧摊销前利润(EBIDA)=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附注中的利息收入+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诗一,刘文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21,(9):3-11.

[2]洪银兴.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6):5-14.

[3]黄速建,肖红军,王欣.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19-41.

[4]刘志彪,凌永辉.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管理世界,2020,36(7):15-29.

[5]宋晓缤,王苑琢,王竹泉.司库系统的核心逻辑与运行机制[J].财会通讯,2022,(7):3-7.

[6]孙文君,王苑琢,王竹泉.司库系统的业财融合与“双能”效应[J].财会通讯,2022,(8):3-9.

[7]王竹泉.企业资金配置优化的概念框架[J].财务与会计,2019,(21):30-33.

[8]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32(2):85-90.

[9]王竹泉,孙文君,宋晓缤.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J].财会通讯,2022,(6):3-7.

[10]谢志华,董青,谢昊宇.司库的本质和运行模式[J].财务研究,2023,(1):5-14.

[11]张庆龙,董兴荣.全球司库管理:历史与现实的梳理——司库系列文章之四[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94(7):29-33.

[12]张庆龙,方汉林,董兴荣.中央国有企业司库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财会月刊,2022,(19):32-37.

[13]张守文,汤谷良,郎一罡.中国式企业资金管理的制度创新与理论解读[J].财务研究,2023,(2):17-24.

[14]张威,王竹泉.资金管理的财务分析体系研究——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J].财会通讯,2022,(16):16-21.

[15]Stein, J.C.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1): 111-13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72166)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