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王晴:强化使命担当 致力畲族共富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3年第23期 2023/12/07

强化使命担当 致力畲族共富

——记浙江省财政厅派驻敕木山村第一书记王晴


浙江省财政厅




敕木山村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西南,座落在海拔1519米的敕木山中,辖12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54户860人,畲族人口占比98%,低保低边农户20户40人,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少数民族村。敕木山村发展起步晚,原为省级扶贫重点帮扶村,现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


2021年8月,新婚燕尔的王晴主动请缨,接过浙江省财政厅结对帮扶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第八任接力棒,来到距杭州市区350公里的敕木山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在浙江省财政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驻村工作组的指导支持下,王晴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产业振兴乡村的目标任务,抓当前、谋长远,共协调争取项目资金7195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3个、建设用地3亩。敕木山村先后获评省美丽乡村精品村、县示范村等荣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0年的31.6万元增至5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20年的1.8万元增至2.8万元,村民信心得到提振,村组织凝聚力得到增强,村庄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浙江省财政厅驻村工作组2021、2022年度连续获山区26县结对帮扶工作考评优秀,王晴先后获评浙江省委通报表扬山区26县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走村入户,“三门”干部变身“三农”干部


在来敕木山村前,王晴既忐忑又兴奋。忐忑是因为作为一名长在城市,从家门到校门再迈入机关门的年轻人,不具备乡村基层工作经验;兴奋是因为她的父亲从事三十多年的农村调查工作,从小听父亲讲农业、农村、农民的她,深感农村工作指导员是子承父业的传承、使命无比光荣。


来到敕木山村后,为尽快转变自己角色,王晴虚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和请教,第一时间走遍了12个自然村。通过积极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她一次次走访合作社、家庭农场,了解产业发展的堵点和难点;主动关心低收入农户,帮助落实补助政策;与村委班子们认真研究、集体讨论,想思路、解民忧、谋共富。村民们从心里打着问号“这个姑娘是我们书记?”到亲切地称她“小王书记”。她反复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百姓办实事,她把每天发生的事、遇到的问题和感悟都记录下来,这些心得笔记已有5万余字。


图片
王晴召集村委和村民代表座谈


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变身坚强堡垒


干好村里的事,关键在于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党员素质高不高。作为第一书记首先要突出“书记”职责,王晴始终聚焦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战斗力,着力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五议两公开”等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敕木山村村委班子、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实地研学活动,如组织全体党员赴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乡村振兴第一站双后岗村学习。组织开展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农忙时节组织了“党员进茶园”党日活动,发动村里党员走进茶园,助力春茶的采摘,同时宣传并督促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让春茶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她和村党总支书记在“先锋直播间”开展“双书记直播助农”,一起化身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向广大网友宣传和推广惠明茶,获5000余人次点赞。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号召开办茶企的党员,带头稳定茶青价格并优先收购低收入农户茶青,使茶农回避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议价能力弱的“天然”劣势,有效保障茶农的合理收益。


图片
王晴和村党总支书记一起直播


“去年10月,敕木山村全体党员集中收看了二十大开幕盛况。党员们把村委会挤得满满当当,大家看得格外认真,我深切感受到畲族同胞对党的拥护和热爱。这体现了我们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加激励着我尽己所能,努力为村民多做实事好事。”王晴说。


产业为先,小茶叶变身“致富叶”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敕木山村是惠明茶的发祥地和核心产区,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茶园。在走村入户、实地调研、和村民通宵炒茶的过程中,王晴深深感受到畲民的勤劳和淳朴,也了解到村集体经济薄弱和桎梏村民增收的原因。村民世代以种植茶叶为生,但由于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生产,面临着产出低、规模小、分布散的“低小散”状况,严重影响村民增收。在吃透民情、摸透实情、理清思路后,她积极回“娘家”汇报、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浙江省财政厅领导在了解到情况后,先后到村深入调研、走访10余次,确定和支持敕木山村将培育特色惠明茶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


把惠明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茶叶的附加值,才能最快最直接增加村民的收入。王晴通过不断调查研究,和县农业农村局、街道、村委、茶农、茶企反复沟通论证,向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在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从“茶生产”“茶加工”“茶宣传”“茶销售”“茶文旅”五个方面将敕木山村产业资源整合,形成区块化茶产业集聚区,引导茶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


茶生产,从建好基础设施入手。在一次走访惠山头自然村时,村民向王晴反映了因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弃砟厂产生泥土下雨天会冲刷淹没茶园的情况。王晴实地调研确认具体情况后,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48万元,新建了430米水渠和280米老石板路面,修复了200亩茶园、50亩农田。


茶加工,从建设产业集聚区入手。“不会炒惠明茶,怎么能称我是敕木山村人?”采茶季师傅们通宵炒制茶叶,王晴跟着学操作、学技术、学手法,从现代化机器炒制到大铁锅古法手工炒制,她对茶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片
王晴和村民一起炒茶


为培育和壮大村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王晴积极协调争取到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资金345万元,并由村里3家合作社自筹365万元,新建了3个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房、面积2500平方米,引进先进茶叶加工设备,相较原先的作坊提高加工产能60%以上,并取得SC认证,提升茶产业市场竞争力。


“最近有个好消息,‘年产3000吨惠明茶产业项目’落户敕木山村,并成功入选省级农业农村重大新建项目。”王晴高兴地说,她参与了项目的前期设计、方案申报、招商引资、政策处理等工作。此项目为景宁最大单体农业项目,总投资3.5亿元,规划用地52.8亩,实施后将建成集标准化茶厂、茶叶精加工、惠明茶展示展销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茶产业综合体,在吸引大型茶叶龙头企业入驻的同时,将以定向出租的方式为小规模茶企提供标准加工厂房,并带动敕木山村及周边乡镇1万余户茶农实现增收。


茶宣传,从开启直播入手。惠明茶开采节是敕木山村的传统项目,通过举办祭茶典礼、畲族特色茶舞、采茶能手比赛等活动,为即将开采的春茶祈福。王晴主动策划开采节方案,希望通过互联网展现敕木山村茶文化,让更多人领略畲族独特魅力。她积极对接蚂蚁集团,在支付宝平台助农频道,对敕木山村惠明茶开采节全程置顶直播,传播量达138万人次,直播观看量5.5万人次。在直播过程中,有人在外拼搏背井离乡被勾起了乡愁,有人被畲族特色吸引想前来旅游,有人被敕木山村自然环境吸引赞扬惠明茶是好茶,王晴就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一回应。为推动惠明茶传统产业走向“互联网+”的道路,王晴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打造敕木山村惠明茶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手工制茶直播厅、产品直播间、直播大厅等,为茶农、茶企提供专业直播设备和场地,通过线上直播形式提升惠明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茶销售,从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入手。王晴积极对接各地企业为景宁县和敕木山村绿色优质农产品穿针引线,打造“景宁600”农产品公共品牌。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村茶企主体们上货电商平台,培育电商营销能力,推动茶产业销售端转型升级。2023年,敕木山村惠明茶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茶文旅,从整合产业资源入手。如何把敕木山村的绿水青山、畲族特色、禅茶文化推广出去?“那就结合茶、禅、畲族特色打造一张农文旅金名片。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观光、康养旅居、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王晴说。2022年10月,当看到省里竞争立项的2023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项目景宁入选后,村民们备受鼓舞。村委班子谋划的敕木山村云端康养项目位列其中,打造茶旅融合观光茶园,开发畲族古民居发展云端康养产业,将茶产业与乡村旅游、康养结合起来,发挥出“茶园+”效益。项目成功招引浙江隐墅集团入驻,村集体通过将房屋外包租赁年增收6万元,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外包每亩增收800元。


如今,敕木山村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亩,春茶产量可达50余吨,有茶叶公司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3家,茶叶销售年产值达2500余万元,惠明茶一片片茶叶变成了致富的“金叶子”。今年8月,敕木山村作为分会场举办了敕木山“畲活”音乐节,邀请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学员和畲歌非遗传承人同台现唱,共吸引游客近千人参与,敕木山村这张金名片已发到了游客手中。


折股量化,财政支农资金变身增收股金


在驻村工作中,王晴发现村民收入结构较为单一,财产性收入几乎没有。村民主要靠茶园的经营性收入和打工的劳务收入为主,但是茶园收入靠天吃饭、劳务收入多为临时性按天给工资,存在不稳定性,而因病致贫的低收入农户缺乏劳动力,收入来源靠转移性收入。她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村民财产性收入,把争取到项目所产生的收益和农民的收入挂上钩?走出了一条把财政支农资金注入到村集体、折股量化到农户、集体入股到企业,形成“村集体+农户+企业”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的新路子。首先,财政资金从“输血”转向“造血”,进一步发挥精准稳定长效支农的使用效益。其次,财政资金量化为村集体的股金,形成了村集体资产。最后,通过入股经营主体获得了股份收益,补齐村集体、农户的增收短板。


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敕木山村茶叶种植方式较为传统,茶园现代化基础建设薄弱,机械化程度不高。随着茶农年纪不断增大体力下降,亟需专业除草、修剪、施肥等服务和小型农机支持。围绕实施“双强”行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王晴申请了敕木山村惠明茶农事服务中心的项目,为敕木山村及周边乡镇茶农提供专家咨询培训、环境整治、农机农资、统防统治等综合服务。项目争取下来了,但在资金筹集方面遇到了困难,她积极招商引资,在一次与“挂友”交流中,她了解对方所在的公司正想投资项目,马上组织实地调研,在现场就达成了合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省级项目补助资金200万元量化为股金,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为资产,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00万元,双方各占股50%,建设和运营敕木山村惠明茶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借此机会,敕木山村注册成立景宁县第一家村企合资企业统筹发展集体经济,探索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农民变股东,实现低收入农户增收。走出去,能学习到先进的经验做法,能争取到合作的机会。王晴在去宁海县调研过程中,争取到敕木山村入股“宁海—景宁‘消薄飞地’产业园”,她将低收入农户帮扶资金10万元以折股量化方式注入村集体,加上村集体历年积存资金11万元共计21万元,入股到强村公司投入此项目。村集体每年可获分红5万元,村里20户低收入农户拥有了财产性收入,每户每年可获得500元稳定分红收益。


图片
王晴向村民宣传分红政策


引进基金,财政为主投入变身杠杆撬动


村里的路多是山路和土路,并不好走,王晴的脚反复崴伤引发了韧带惯性损伤,医生吩咐好好静养,不然容易留下病根,但只要村里有急事,她就忍着脚伤自己上,以至于在反复扭伤第三次后,医生对她的左脚踝实施了打石膏治疗。脚虽伤着,王晴仍记挂着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2021年9月,在为村里惠明茶文化园区项目招商引资时,她对接了浙江金采未来公司团队来村里调研。虽然在此项目上并未达成合作,但是埋下了基金合作的种子。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沟通与协调,王晴时常往返杭州市和景宁县汇报、协商基金合作事项,反复研究探讨合作方案中出资模式、投资方向和方式、管理模式和费率等等细节,努力为景宁县争取利益最大化,降低政府投入比例和管理费率。最终浙江财通资本投资公司、浙江金采未来公司与景宁县政府于2023年7月就正式成立“农文旅共富基金”达成合作意向。现在基金组建工作在稳步开展,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首期落地规模1亿元,将对景宁县辖区内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相关领域项目进行投资,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期带动性作用,促进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来,转变农业农村项目主要是以政府财政为主的投入方式,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敕木山村驻村已有两年多,我心安于此,成长于斯,在驻村中学习和体会到年轻一代的自己,对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应尽责任,也真切体会到了人间那份最真挚的感动。我将始终坚持拼搏的精神、感恩的心态、务实的作风,以实干展现财政干部风采,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驻村力量。”王晴说。



责任编辑:陆安平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