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陈天敏:我和畲村有个约定

作者: 《中国财政》记者 李艳芝 特约通讯员 黄建龙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7期 2022/04/08

我和畲村有个约定

——记福建省财政厅派驻罗源县起步镇曹垅村第一书记陈天敏

本刊记者  李艳芝

特约通讯员  黄建龙

       

“今天在这里我同乡亲们做个约定,从今天起我就是曹垅村的村民,曹垅村就是我的家,我一定会把咱的家乡建设好。”这是2017年底福建省财政厅驻村第一书记陈天敏到任时向曹垅村村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图片

图片陈天敏(右二)在户外为党员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乡音党课”


曹垅村位于罗源县北部,是起步镇最为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137户共539人,是一个纯畲族村,村民的房屋依山而建,居住分散。作为罗源县曾经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当时的曹垅村产业凋零,基础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看不到奔头的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谋生,村子成了“空壳村”。无疑,第一书记陈天敏的到来给这个沉寂的小山村带来了巨大转机。


图片

摸清家底谋良策


陈天敏的驻村工作日记厚厚一摞,密密麻麻写满了曹垅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曹垅村各项事业发展都落后于周边村庄,基础设施、集体经济、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十分薄弱。如何尽快拿出一套适合曹垅村的发展规划,带领村民告别封闭落后走上发展快车道,是最困扰陈天敏的一件事。


为了摸清村情,陈天敏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业发展情况,到每一户村民家中走访,掌握存在的困难及需求。同时召集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开会,了解村子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并倾听他们对村子今后发展的建议。他暗下决心,从今往后要与村民同舟共济,尽最大努力改变曹垅村贫困落后的面貌。结合村情实际,他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着眼补短板、壮村财、扶贫困、促增收,深抓党建、发展、民生、治理四个重点,稳步推进村级各项事业发展。


第一步要解决村民“走出去”的问题。曹垅村交通条件十分薄弱,为了让村民摆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他带领村两委报项目、争取资金,联系设计单位,半年多时间里都奔走在村、镇、县、省城四地。2018年11月,4条村内水泥路全部修建完成,覆盖3个自然村,极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


第二步解决“去哪儿”的问题。2019年,在陈天敏的协调下,村里为老人们新建了一座幸福院,新建了党建文化广场,完善了文体设施,让村里的老人、青年、小孩在空闲时间有了好去处。  


图片

图片图片曹垅村建成后的老年幸福院


第三步解决“留得住”的问题。始建于宋代的罗宁千年古官道从曹垅村穿过,村里古树林立,选址在曹垅村的省重点项目罗源昌西水库正在建设。陈天敏意识到,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是打开“留得住”这把锁的金钥匙。为此,他积极协调,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同时深入挖掘村史文化,打造“水库+古官道+畲风”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了好项目,为曹垅村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努力,曹垅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零收入增加到2018年的5.8万元,2019年和2020年均达到12万元,实现了“空壳村”“薄弱村”双摘帽。


图片

筑强堡垒聚动力


乡村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的振兴。


陈天敏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曹垅村村支书及主任职位空缺,全村17名党员年龄总体偏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亟待加强。为此,他多次到两委班子和党员家中不遗余力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并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当好村支书,办好家乡事”活动,让党员干部看到奔头进而有了干头。


图片

图片图片村党建文化广场建成后焕然一新


针对外出村民较多的情况,他建立了村两委微信群、党员微信群、村民微信群,加强与外出村民的联系和交流,让在外打拼的村民离村不离心。同时,着力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四议两公开”“168”党建工作模式,健全“红色领航”等各项党建制度,筹措资金50万元建设党建文化广场。在此基础上,抓住村级组织换届的机会,甄选人才,新选举1位威望较高的党员村书记主任一肩挑,2位热心村公共事业的青年担任村委,软弱涣散问题得到解决,村两委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 


图片

抗击疫情保平安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陈天敏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脱贫,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当福建省启动公共卫生应急一级响应时,他迅速布置全村疫情防控相关准备工作。针对村民居住分散的特点,与村两委研究决定采用网格化工作方法,由1名村两委干部带领5名党员负责一个自然村,每日分片进行逐户摸排走访、宣传动员,全面排查村内返乡人员情况,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让各自然村形成了一张结实严密的疫情防控网。为彻底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在关停公共活动场所的同时,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宣传,说服村民取消寿宴、婚宴等活动。一些村干部拉不下脸劝说,他就亲自上。他说:“在安全面前,面子微不足道,这个‘坏人’我来当!”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他又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干部一道,把工作重心转向春耕生产和脱贫攻坚上。为抢抓农时,他们修整农田水渠,清理竹林便道,加强羊牛圈消杀,并积极做好饮水、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保障。“水库+畲风”特色旅游是村里的重点发展项目,为尽快恢复水库各项工作开展,他们及时做好外地返岗工人的疫情排查、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加强服务管理,使工程迅速全面复工复产。



扶贫扶智办实事


2018年7月29日清晨,陈天敏接到电话,贫困户兰长佺的老婆兰赞香脑出血被送到省立医院就医,情况危急,他立即驱车奔赴省城看望,向医生了解病情,帮助协调安排脑部MRI检查,对接后续医保报销,又马不停蹄回到县里向民宗、民政、慈善总会等争取临时救助金7500元,并通过微信水滴筹发动党员、村民、朋友募捐医疗费4万余元。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兰赞香顺利出院,陈天敏也松了一口气。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兰赞香激动地说:“陈书记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陈天敏安慰她说:“不用谢,既然我来当第一书记,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图片

图片陈天敏到省立医院看望脑出血的贫困户


兰长佺家是村里最贫穷的一户贫困户。为了帮助他家彻底拔掉穷根,陈天敏帮他介绍村保洁员的工作,每个月工资865元。2019年又帮助他家申请低保,每个月可领取补助1665元。为帮助兰长佺实现创业致富,陈天敏争取产业扶贫资金1.3万元,作为酿酒销售的发展资金。就这样,他们家的困难一步步得到解决,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到2020年底,全村3户8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23316元,比2017年增长了132%。


出生在农村的陈天敏深知农村的孩子要想学习一门乐器十分不容易,为开展艺术扶贫,他组建了曹垅村“公益乐队”,由其本人担任队长兼吉他手,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园、乡村进行公益演出,宣传乡村文化。乐队成立以来参加了2019年罗源县首届梨花节、县委办及团县委庆祝建党98周年专题活动、起步镇党委举办的“青春心向党,建功新福州”乡村大舞台等多场文艺活动。设立曹垅村艺术扶贫教学点,开办吉他公益培训班,向上级争取资金购买15把吉他和教材,每周固定一节课,义务教村里的15个孩子学习吉他,2019年,被省艺术馆授予省级艺术扶贫教学点。“比起荣誉,同孩子们在一起,才是我向往的生活。”陈天敏笑着说。


图片

图片图片陈天敏开办吉他公益培训班义务教村里孩子学吉他


三年间,曹垅村在起步镇绩效考评排名从倒数第一上升到第二名,陈天敏也被评为“福建省直机关最美守护者”“福州市优秀驻村干部”“罗源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疫情防控一线先进个人”,并获“三等功”。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的标尺,只有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拥护。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陈天敏与村里的党员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扶贫干部的责任担当,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