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扶贫践初心 点滴见真情
王山村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苑前镇紫瑶山脚下,仙槎河边。辖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626户2138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共75人,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
2018年,时任泰和县财政局农业股副股长的黄彦芳被派驻到王山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王山村由于村级领导班子涣散,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项目单一滞后,群众增收渠道匮乏,村容村貌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黄彦芳驻村三年,这里悄然发生了变化,如期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刚到王山村的黄彦芳,人生地不熟,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将村民的诉求记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牢记在心里。
脱贫攻坚既要扶智更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如何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是他一直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挖掘王山村产业“造血”潜力,打造脱贫主导产业,他和村委班子一道开动脑筋谋篇布局:针对贫困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能力的情形,确立以党员示范户为引领,带动农户发展乌鸡、水产养殖、药材种植等产业,先后成立了乌鸡、水产养殖和药材种植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收农户进入合作社,大家抱团取暖,由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规范,入股分红、风险共担,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利用扶贫帮扶资金65万元,建成一个100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既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又可让农户获得劳务收入,还可以参与分红。
在做好产业扶贫这篇文章的同时,黄彦芳一有时间,就去到贫困户家中与他们交心通气,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生产生活上的需求和困难,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贫困户杨后椿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残疾,他的妻子又是一位智障残疾人,生活非常困难。在就业培训等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杨后椿凭着一股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学会了家电维修技术,并在圩镇开了家电维修店,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户罗桂娥2021年2月意外溺水身亡,得知情况后,黄彦芳在做好家属安抚工作的同时,协同村委干部帮助家属收集整理理赔材料(县财政统一为全县贫困户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找事故第三方见证人作证,联系镇政府、镇派出所、县扶贫办等单位出具相关证明,经县人保公司调查核实并上报审核通过,获得理赔金额15万元。死者亲属十分感动:“多亏了黄书记为我们上奔下跑,多方协调,理赔的事才办得这么顺利。”贫困户杨中民患有腰部疾病,妻子患有抑郁症。针对其家庭情况,黄彦芳根据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帮助其联系了县医保局和市第三人民医院,申请了精神病免费救治,并办理了精神慢性病门诊,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极大地减轻了其家庭的医疗开支。同时积极协调公益岗位,杨中民被聘为垃圾转运员,妻子被聘为清洁员,夫妻俩每月都有一份固定的工资收入。此外,他们还自主发展产业,种了20亩水稻,承包了一口水塘养鱼,加上低保收入、入股光伏发电产业收益等,全年收入达3万余元,顺利实现了脱贫。以前杨中民一家三口与兄弟挤在一栋老旧房子里,现在杨中民自己盖起了一栋两层砖混结构的新楼房,一家三口住在新房里其乐陶陶。2020年,王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全部脱贫。
如今的王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过去那种危房林立、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现象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宽畅平坦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整洁优美的环境;一条小河从村中缓缓流过,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戏水、树影倒映;新建的文化广场,维修一新的村民活动室,成了村民农忙之后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使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看到这些变化,黄彦芳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同时又有一丝丝遗憾,驻村扶贫三年,自己虽然付出了心血和真情,如期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但他总觉得产业发展这篇文章做得还不够好,支柱发展潜力挖掘得还不够深,群众致富的路子还不够宽……他将这些遗憾和不足告诉了他的继任者,希望他们能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和超越,他相信凭借全国上下致力乡村振兴这股强劲东风,王山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