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传承红色财政基因 在新时代新福建建设中展现更大财政作为

2021/1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党的百年历史,财政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既谱写了闪耀着红色精神的奋斗篇章,也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福建正处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福建财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并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把握百年红色财政史中蕴含的思想精神和实践智慧,持续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更加积极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支撑。


传承红色财政基因,始终用政治标准谋划推动福建财政工作

财政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作用。福建财政要传承红色财政史的政治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坚持将政治性作为第一属性、将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并深度融入财税政策制定、财税体制改革、干部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确保财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围绕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部署,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的“四个更大”新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福建实际情况,优化财政政策供给,注重与货币、就业等其他政策协同发力,充分发挥财政在支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扩大内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更好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大局。

二是紧紧围绕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坚持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统筹财政资源、建设支出标准体系、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优化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形成稳定的省与市县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以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实际成效,推动财政管理和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财政系统党的各项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大力弘扬“滴水穿石”“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为福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传承红色财政基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有力推动民生福祉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福建财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着力保障各项重点民生政策,民生相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持续多年保持在超七成水平,有力推动民生改善不断取得新进展。下一步,要传承红色财政史的人民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理财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顺应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一是发扬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把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做到节用裕民,真正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人民过好日子。严把预算支出关口,从严从紧安排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强化零基预算理念运用,推动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挤出更多资金用于民生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二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放在首位,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力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全力保障民生工程、基本公共服务等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事项,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为民办实事,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围绕推动共同富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财政保障机制,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坚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重视基层“三保”工作,确保“三保”不出问题。严格落实基层“三保”预算管理相关工作机制,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禁擅自将“三保”支出预算调剂用于其他方面,切实足额保障“三保”支出。落实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将财力向基层一线、困难地区、弱势群体倾斜,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


传承红色财政基因,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专门对闽东财政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强调财政经济绝不是只管收支的钱袋子,而是调节经济的大杠杆;运用财政杠杆的调节,应产生于正确处理好财政经济的几种关系,比如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紧缩与发展的关系,多办事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福建财政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经济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传承红色财政史的财经观,准确把握财政与经济关系的内涵实质,坚持生财有方、用财有效,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夯实税基发展、巩固财源建设,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统筹财政资源、提高配置效率,全力支持“六稳”“六保”相关工作,统筹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重点工作,更加有力地发挥财政在护航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的职能作用。

一是保持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进一步增强财力保障韧性。不折不扣落实好助企纾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抓实抓细减税降费政策、财政“放管服”改革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财政政策的精准发力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性增长,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带动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盘活各类存量资源(资产),进一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更加注重绩效导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既坚持“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又做到“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力争以点带面助力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预算安排聚焦加快补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等方面短板弱项,注重依靠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加快数字福建、海洋福建、绿色福建等现代产业发展,支持发挥自贸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政策叠加优势,努力转化为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际成效。

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财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妥处理偿债压力与实际财力的关系,坚持“谁举债谁负责”,推动各级政府在科学评估举债空间的基础上合理举债,用好用足用活政府债券资金,更好发挥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准确把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大隐性债务存量的化解力度,切实将债务风险关进有效管控的笼子里。

(作者单位:福建省财政厅)

责任编辑  张小莉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