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宁波: 减税降费扎实落地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2021/06/02

宁波民营经济发达,是全国有名的制造业之都和外贸大市。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浙江省首位,现有外贸实绩的企业超过2万家,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宁波市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商业零售、住宿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物流等服务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各类制造业企业承受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双重压力,面临员工难以顺利到位、原材料和物流受阻以及因发放工资、偿还贷款、缴纳社保和租金带来的资金压力等困难,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复工不达产的局面,业绩下降严重。外贸企业也面临开工延迟导致订单无法完成、海外疫情蔓延使得订单减少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宁波市财政局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积极作为,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分析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和冲击,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缓解企业困难,促进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


加强服务 优化管理 确保减税降费发挥实效

(一)创新形式,开展宣传培训。为帮助纳税人准确掌握和及时适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对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制作优惠政策清单,并保持动态更新,形成宁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指引,让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同时,以即问即答的形式编写货物和劳务税业务、企业所得税业务等专辑。利用融媒体传播优势,进行立体式传播。制作多项图表化、动漫化、故事化的税务宣传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钉钉及电子税务局等平台开展立体式宣传,确保企业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利用“阿拉宁波人”等网络直播平台在线讲解优惠政策、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政策。帮助企业全面理解优惠政策,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打通非接触式办税的“最后一公里”。

(二)优化管理,提升服务效率。对内强化大数据比对分析,筛选出小规模纳税人、特定行业纳税人等目标名单;对外加强部门协作,如通过发改、经信等部门获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向慈善组织和定点医疗机构了解捐赠人、医护人员信息,整合形成优惠政策目标群体清册,并定向将税收优惠政策发给企业,让企业应知尽知。点对点解决难题,一对一精准服务,对发改、工信部门认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及时逐户进行调查核实,对经调查核实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要求及时上报,对名单内企业点对点进行宣传辅导。开展“复工管家”“青税管家”“驻企专员”等活动,对重点对象进行“点对点”帮扶,协调相关部门专项解决企业问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各区结合区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分行业、分区域开展疫情期间减税降费大走访、大调研,有针对性地面对面宣传政策、问计问需,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开展非接触式办税,自疫情以来,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提醒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尽量选择通过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和预约办等非接触方式办税缴费,以减少疫情传播风险。采用“零跑腿、零申报”形式发放社保费,即补贴申报、审核、发放过程完全依托云数据库,无须企业现场或线上申报,全程无需提供任何纸质资料,直接打入企业银行账户,让企业一次都不用跑。

(三)有效利用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沟通配合人社、城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统筹衔接,做好信息共享工作,确保取消、停征、免征和降低收费标准的税费及时落地。面对全产业链复工不完全导致部分企业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深入挖掘税收大数据,通过检索企业缺货品类增值税发票信息,细致分析产品型号、企业规模等,助力企业实现供需对接,为下游企业解决供应商问题,助力上游企业打开新市场。通过纳税信用数据连接银企双方,联合各金融机构推出“复工贷”“疫闪贷”等银税互动新产品,产品设计中注重扩大授信范围、调整信贷额度、执行优惠利率、精简审批流程,让复工企业更快、更多地获得银行贷款资金,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减税降费落地生根 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普惠性强,企业认可度和认知度普遍较高。对企业专项调研的数据显示,近100%的被调研企业感到享受到了应享受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76.63%的企业认为疫情防控下减税降费政策的总体执行情况明显或很明显。截至目前,宁波落实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相关减税政策减免税收已达32.55亿元,落实国家、省市新出台的全年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港口建设费,阶段性免收车辆通行费,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行政事业单位房产房租,缓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惠企惠民帮扶政策为企业降本减负,共减免约10亿元。企业受益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物资供应得到保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医疗物资的供应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要条件,对生产、运输、进口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实行税收减免,有效促进防控物资及时到位,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通过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纳税人提供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运输收入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有超过1.5万户企业享受免征税额6亿元以上。疫情期间,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针对捐赠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善心善行畅通了渠道,支援了疫情防控。截至目前,执行对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应对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对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应对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以及对无偿捐赠应对疫情的货物免征赠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收优惠政策,共有约1000户企业和超过10万个人享受税前扣除约1亿元。另外,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享受税前扣除超过1亿元,助力扩大防疫物资的生产,保障了防疫物资供应。

二是企业负担逐步减轻,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由于中小微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生产经营出现停摆。通过减降增值税、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地方税种等税费,采取降低税率、直接减免、税前扣除、递延纳税、出口退税等手段,有机组合形成减税降费的“组合拳”,最大程度地做好“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缓的缓到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轻装上阵。截至目前,实施对现定额超过起征点的定期定额纳税人,确因疫情影响实际营业额的,可依法调整定额;对因疫情防控停业的个体工商户免缴停业当月定额税额;对阶段性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数万户纳税人享受免征税额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还可以享受免收房屋租金的优惠,共减免房租约8000 万元。

三是稳岗就业得到保障,有效拉动内需。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在短期内造成失业增加,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稳定。减税降费政策在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的同时,稳定了就业水平,对拉动内需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截至目前,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共27.76万户参保单位减免社保费186.4亿元。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申请缓缴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6.34亿元。除此之外,落实2020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累计返还13.56亿元。

责任编辑  张蕊  梁冬妮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