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成都财政改革的实践探索与路径思考

2021/02/05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财政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探索构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全方位、全系统、全领域”财政改革路径,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时期,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都财政提出“五个转变”改革思路,加快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图片
“十三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探索


“十三五”时期,成都财政坚持绩效导向、战略导向、问题导向,以“深入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为统揽,大力推进财税体制、预算绩效、资源配置等多领域改革。

一是深化“全方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成都•阿坝合作工业园区税收由两地共享、成本由成都承担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并落实成都区(市)县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用于阿坝州、甘孜州结对县的对口支援机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了成都力量。深化中心城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收入下划、财力下倾”的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财政分配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区(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规范市与区(市)县支出责任分担方式。构建了畅通成都市区域内企业迁移、省内市外总部企业迁入的财税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区域之间融合发展。

二是实施“全系统”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制定《关于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意见》,构建了层次清晰、要素完备、功能明确的改革制度框架体系。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控制。突出绩效管理,聚焦事前绩效评估,建立“部门自评估+财政重点评估”的事前预算绩效评估机制和量化绩效指标体系;聚焦事中绩效监控,创新资金执行和绩效目标的双维度跟踪监控机制;聚焦事后绩效评价,创新部门自评、财政重点评价、第三方机构参与的多层次绩效评价机制,加大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力度。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全覆盖,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和调入到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理顺收入征管机制,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改革,提高收入征管水平。

三是推动“全领域”财政资源配置改革。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通过推广运用政府投资基金、PPP、股权投资、片区开发等多种模式,将财政硬投入转变为项目资本金、项目未来收益等,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国有企业资本金补充机制,充分赋能国有企业,近三年累计增加市属国有企业资本金165.5亿元,支持市属国企联合社会资本、引进金融资本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突出财政引导效应,建立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创新设立“壮大贷”“农贷通”“蓉易贷”等财政金融产品,组建规模1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

图片
“十三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成效


“十三五”时期,成都财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抓征管、优结构、重保障、稳增长、加杠杆等改革举措成效明显,为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财政力量。

一是财政收入规模实现大幅跃升。“十三五”时期,狠抓收入征管,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收入质量持续改善,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4.3%,较“十二五”末增加5.2个百分点。

二是支出结构优化重点保障有力。“十三五”时期,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一降两升”目标顺利完成,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预算连年下降,降幅累计超过50%。民生支出和产业发展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显著提高,2020年分别提高到65%、17%。累计投入超80亿元资金,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促进全市经济再上新的台阶。“十三五”时期,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府专项债券等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充分彰显,拉动成都市经济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成都GDP年均增速达7.1%,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2020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GDP仍实现4%的增长,高于全国1.7百分点。

四是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十三五”时期,财政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健全。2018年以来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规模635.7亿元,发现并逐项落实整改问题达743个。实施市区两级财政新体制以来,区(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市本级2.8个百分点,各地各级发展积极性显著提高。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更加健全,有效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营商环境优化改善、企业权益合法保障。

五是财政引导调控功能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更加多元,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显著提升。由3支天使投资基金、4支产业引导基金和1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组成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体系,累计投资总额1034.6亿元。全市已有64个项目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总投资3038.41亿元,是全国轨道交通项目采用PPP模式最多的城市。全市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的比例升至90.7%,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农贷通” “壮大贷”等产品,为企业提供贷款近500亿元,有力支持涉农、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

图片
 “十四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为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成都财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实施“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抓好“五个转变”,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在成都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办好“大运会”,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积极担当作为。

   

(一)从“抓征收”向“抓财源”转变,更加注重财政收入质量


“十四五”时期,以继续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目标,以三项“推动”为抓手,纵深推进财源建设改革。

一是推动培育新兴财源增长极。支持发展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大对有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性、高活跃度的企业和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开拓外向型经济,依托门户枢纽位势,加大招引外资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与外资合作拓展内资企业发展空间,全面支持提高成都对外开放程度,助力外贸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外向型经济产值及税收。

二是推动理顺收入征管体制机制。提高收入征管水平,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税种的跟踪管理,加强税收稽查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公平执法。深化市县两级财政体制改革,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财税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市与区(市)县的增收积极性。健全“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跨区域财税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建立“存量不变+增量分成”、成本收益匹配、税收税源一致的税收共享制度。

三是推动挖掘资产资源征收潜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提高企业效益和利润上缴比率,拓展重要税源上升空间。有序开展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理顺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关系,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监管效率,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用好用活国有资源,科学调控土地挂牌出让进度,通过TOD等模式提升土地附加值,合理增加土地出让收入。

  

(二)从“优结构”向“强监管”转变,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绩效


“十四五”时期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四个强化”为重点,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责,全面提升财政政策及资金绩效。

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持续优化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制度机制,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加强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力度,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探索建立第三方机构监管体系,逐步推进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是强化财会监督管理。拓展财会监督广度和深度,由事后监管逐步转向全过程监督,从传统的单纯性财务检查逐步向专项检查与其他监督手段并用转变。加强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将财会监督工作要求嵌入到财政部门各业务系统,加快专项检查软件开发和基础数据库建设。

三是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提升政府采购监管服务能力,压实各方采购主体责任,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促进政府采购市场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提升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政府采购信息技术支撑。

四是强化专项资金整合。对低效、无效、分散的专项资金进行清理整合,探索建立专项资金公开平台。完善专项资金统筹整合顶层设计,重塑专项资金设立、申报、分配、执行流程,打破支出固化僵局。

   

(三)从“稳增长”向“促发展”转变,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一强一补一促”的着力方向,进一步做强城市极核和主干功能。

一是强优势。发挥产业专项资金、投资基金的作用,支持做大做强本土头部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持续推动产业功能区和生态圈建设。强化对“5+5+1”重点产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夯实优势产业地位,聚焦重点产业实施稳链补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补短板。深化财政资源配置功能,加大对基础设施、新基建项目、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强城市发展后劲,支持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三是促均衡。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挤出财力支持成都向东发展,加大对成渝城市群产业协作、设施互联、生态共治、扩大开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跨区域合作的财税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市(州)经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错位竞争、融合发展,发挥“主干”作用推进成都都市圈内圈同城化、外圈一体化。

   

(四)从“加杠杆”向“组合拳”转变,更加注重政策调控合力


“十四五”时期,以“形成宏观调控政策合力”为目标,加快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主要通过三种组合模式发挥有限财政资金引导效应,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要素保障,形成多元化、健康长效的投融资新局面。

一是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完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持续推进银担合作、银政合作,做优做强、做实做细中小微企业贴息、贷款风险资金池等政策性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二是落实“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积极向上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在成都试点,全面落实落细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的引导调节作用,招引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产业落地成都。形成财政税收政策合力,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和发展潜力。

三是创新“财政政策+保险政策”。鼓励保险资金参与组建、增资政府投资基金,整合政策、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用市场化手段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夯实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申请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补贴支持,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全面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支持做大保险机构,提高居民人身和财产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五)从“重保障”向“防风险”转变,更加注重发展可持续性


“十四五”时期,以“可持续性”为目标,多措并举重点防范三类风险,推动财政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是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通过隐性债务展期、重组等方式接续存量债务,规范隐性债务置换。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督促化解重点地区风险,抓好债务风险监测,加强债务信息动态监管。加强审计监督,对各类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二是着力防范财政库款运行风险。加强财政库款情况的监测分析,优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立与市人大预算委等单位日常监督联动机制,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强化账户监督管理,实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动态化管理,进一步规范银行账户选择、资金存放行为。

三是协助稳妥处置化解金融风险。厘清财政与金融、市级和县级权责关系,加强财政监管,逐步健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财政财务监管体系。强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增强国有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