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浙江缙云:做好三篇文章 描绘产业扶贫之路

2021/01/27

发展产业是扶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抢抓加快发展机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推动乡愁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决战决胜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2020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62元,增长5.5%,增速位居全省第1;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564元,增长15.3%,增速位居第7。


聚焦“谁来扶”,做好“运筹帷幄”文章

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创特色”,充分运用有限财力服务改善民生,全面落实“三个明显高于”的农业投入政策,建立起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大力支持乡愁富民产业发展。

一是统筹谋划扶持政策。制定出台《缙云县乡愁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缙云县提升发展乡愁产业加快富民增收的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县财政安排富民增收专项资金从2014年的8100万元提升至目前1.2亿元,带给农民“真金白银”的实惠,为低收入农户“雪中送炭”。

二是统筹安排扶持资金。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统筹安排省级以上试点类、扶持类涉农项目38个9.13亿元,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提供强劲保障。2017—2019年,每年至少统筹省级“两山(一类)”建设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的50%(不少于7500万元)用于扶贫工作,重点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两大民生短板,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扶持谁”,做好“乡愁富民”文章

(一)扶持发展舌尖上的乡愁富民产业。围绕“两黄、两白、一灰、一红、一黑”五彩农业发展(“两黄”为烧饼和黄茶,“两白”为茭白和爽面,“一灰”为麻鸭,“一红”为杨梅,“一黑”为梅干菜),做优扶持政策,做实职业培训,做强产业品牌,加快把特色美食发展成特色富民产业。

一是政策扶持重精准。着眼“管得好”,探索建立“业长制”,在县农业农村局设立“烧饼办”“爽面办”等特色产业办公室,实行“一办管一业”,办公室履行对应产业的审批、培训、补助等相关职能,负责产业发展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着眼“扶得准”,对黄茶、杨梅等15个特色产业和项目实行精准扶持。

二是职业培训重精细。坚持“群众点菜、政府买单”,在电大缙云分校、县职业中专设立特色农业培训点,根据学员需求安排培训课程,聘请行业师傅开展技能培训和训后服务。比如,培训点不仅教授缙云烧饼制作,开展烤制技能考核,还教学服务礼仪、卫生规范、营销策划等课程,努力让学员既能做“烧饼师傅”又能当“烧饼老板”,目前已培训烧饼学员10653人(其中低收入农户约2000人),带动从业人员4万多人(其中低收入农户约3000人),2014—2019年缙云烧饼产业年产值从4亿元攀升至22亿元,年均增长约40%。

三是品牌培育重精致。创立“有缙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商标注册、统一门店标准、统一制作工艺、统一原料标准、统一经营标准、统一培训内容,通过品牌的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把“民间口碑”转化为“品牌价值”。比如,缙云麻鸭通过品牌溢价和产品包装,市场售价从60元/

只提高到了128元/只。

(二)扶持发展山居上的乡愁富民产业。围绕促进生态资产增值和生态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全域旅游、民宿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的动力机制,进一步打开“两山”转化通道。

一是建立健全全域旅游推进机制。按照“旅游全域化、全域景区化、景区生态化”的理念,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统一规划,差异化推进,努力实现5A景区“高耸入云”,4A、3A景区“群峰叠嶂”,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百花齐放”,绿道、驴道、古道“串珠成链”。

二是建立健全民宿发展激励机制。整合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名村创建、农房改造等项目资金,每年安排民宿发展专项扶持资金2500万元,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民宿。建立与土地流转年限相匹配的点状供地和使用年限弹性供地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土地出让指标,保障民宿项目用地供给。建立民宿项目准入评估制度,对符合准入标准的,由县文广旅体局牵头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为业主提供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宣传推介等“一条龙”服务。2019年,全县422家民宿共接待游客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1%。

三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创新开展生态产品采购、生态金融服务等工作,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好生态卖出“大价钱”。比如投资1.7亿元的大平山光伏发电“农光互补”项目,合同条款约束投资方国家电投集团向大洋镇生态强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购买总额279.05万元的生态产品,成为丽水市首个基于GEP核算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案例。

(三)扶持发展云端上的乡愁富民产业。围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扶贫增收,织密“电商园+淘宝村+村民网店”的网络体系,织牢“电商+产业+农户”的联结纽带,推进电商与农村有机融合,让更多农民群众搭上电商“数字快车”。目前,缙云县共有4个电商园和11个淘宝村,活跃网店2260家,从业人员1.6万人。

一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金”提供集成服务。建立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电商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品牌推广、培训、咨询等服务。建立跨境电商园综合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大数据通关、报税退税、公共检测、智能物流、电商孵化等服务。与银行机构合作设立电商产业信贷扶持基金,授信信贷规模达1.5亿元,给予电商创业者利率优惠、信贷贴息等支持。

二是“电商园+特色产业”促进联动发展。根据当地产业集聚发展的特点,建立以家居和户外用品为主的壶镇电商集聚区、以文具和服饰为主的新建电商集聚区、以食品和妇幼用品为主的五东电商园,引导电商企业入园,推动电商园建设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新建电商集聚区依托新建镇20家文具企业和5家服饰企业,通过电商串联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环节,实行网上接单、企业生产、定向销售,推动文具、服饰产业创新发展。

三是“电商+来料加工”联结农户利益。加强农村电商与村民来料加工的联系对接,通过产业链条互补、产销环节互联、利益分成互赢,线上为优质加工品拓宽销售渠道,线下为5000余名低收入农户提供电商来料加工就业机会。比如,壶镇镇北山村探索实践“企业做品牌+村民做加工+网店做分销”模式,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带动了村内20余家加工厂和100余家网店的发展,上半年销售额0.61亿元。


聚焦“怎么扶”,做好“改革赋能”文章

(一)数字赋能扶贫攻坚。积极推进扶贫领域数字化改革,探索开发应用浙农码扶贫版“小康码”,打造低收入农户“幸福清单”,实现全县10527户15550名低收入农户的帮扶需求、脱贫路径实现“一个系统、一张清单、一键预警、一码通办、一帮到底”。预计低收入农户经办事项表单平均数据共享率达98%以上,1年办事“少跑腿”3万多次,节约办理时间30万小时以上,帮扶快速率可达到3小时以内。

(二)试点赋能扶贫攻坚。引入现代市场机制,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基金化运作,实现社会资金折股量化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富阳缙云“消薄飞地”项目是省综合扶贫试点项目,概算总投资17818万元,全县50个重点帮扶村每村入股60万元。项目建设期第1年至运营期第10年,项目总收益5124万元,其中75%量化给50个重点帮扶村、25%量化给低收入农户。作为省第二批“光伏小康工程”试点县,采取“政府出资49%+企业投资51%”的方式筹措资金2.5亿元,建设县级统筹的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和公建屋顶电站,于2018年6月29日率先在丽水市实现并网发电,累计产生经济效益5100多万元,缙云县“光伏+”等丽水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典型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表扬通报。

(三)金融赋能扶贫攻坚。围绕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开展“深化农村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行动”,依托乡愁富民产业贷授信额度20亿元,推出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授信贷、供应链融资贷、生态经济信贷等系列服务。如针对红色信贷基地,合计授信1.75亿元、用信8700万元。2019年末,全县生态经济信贷余额68亿元,同比增长17%。加快村级担保互助体系建设,2014年以来,专门针对低收入农户实施“零门槛”产业扶持项目7900多个、共计1300多万元。全县208个村授信57.2亿元,受益农户5.5万人,金额29.4亿元。2019年,全县涉农贷款余额209.2亿元,其中农村贷款余额87.9亿元、同比增长20.1%。

(四)创新赋能扶贫攻坚。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则,依托各类种养殖特色产业发展推进“造血式”扶贫,设置风险小、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短、平、快产业项目清单,大力鼓励低收入农户因户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形成政府“备菜”,创新推行低收入农户自助“点菜”的“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2020年上半年,全县共扶持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1618个,落实补助资金177.3万元。

一是量身定制政策。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联合发文低收入农户“菜单式”产业扶持项目补助政策,明确对茶类、养殖类等10大种类近70个产业项目的补助标准和内容。

二是快捷便民服务。针对低收入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等情况,将申报流程简化为低收入农户仅需填报一张基础申报表就可,结合“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可实现低收入农户“零跑腿”。同时项目实行动态申报,补助资金最快可在一个半月内通过“一卡通”拨付到户。

三是激发内生动力。与乡愁富民产业提升政策重点发展规模化、产业化不同,低收入农户“菜单式”产业扶持项目的补助标准较低,如茶类、药材类、粮食类等产业项目种植面积0.5亩以上就可获补助,同时对生产加工设备类和来料加工、经营类以及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扶持,有效带动了低收入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  张蕊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