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这十年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海南:初心如磐践使命 踔厉奋发启新程

作者: 海南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2/11/22
海南:初心如磐践使命  踔厉奋发启新程
海南省财政厅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准确把握“财政部门为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做具体服务保障工作”定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双供给”作用,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财政贡献。


财政“蛋糕”越做越大 收入质量和支出结构更加优化

坚持把收支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推动财政收支总量迈上新台阶,更加注重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2012年至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409.4亿元增长到921.2亿元,年均增长10.5%,超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地方税收从2012年的350.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742.9亿元,年均占比80.6%,超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稳中有进、量质双升。2012年至2021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911.7亿元增加至1971.4亿元,年均增长9.7%,超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统筹财力办大事,不遗余力保障封关运作、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全省三公经费支出由2012年的18.1亿元下降到2021年的3.4亿元;努力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全省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656.9亿元增至2021年的1438.8亿元,始终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七成以上。
  
唱好自贸港建设重头戏 财税政策效应持续放大

坚持将自贸港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蹄疾步稳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制度安排,自贸港财税政策实现早期收获。离岛免税新政、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双15%以及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3零关税清单等11项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已落地实施,并对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清单等进行更新升级,优化海南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享惠条件,细化企业实质性运营标准。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与其他财税政策形成合力,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向海南汇聚。截至20228月底,3零关税清单累计进口货值116.8亿元,减免税款21.4亿元;2021年新增涉税企业户数是2020年的1.6倍,新引进各类人才19.9万人;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提高至每人每年10万元,离岛免税店增至12家,离岛免税店免税销售额从2011年的9.7 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504.9亿元。此外,累计安排社管平台、综合执法点、口岸查验和物流监管等封关运作硬件项目资金超50亿元。

641.png图片
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是国家赋予海南含金量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政策之一。图为三亚国际免税城。武威摄

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财政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坚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改革突破口先行军作用,提升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预算改革纵深推进。2018年起实施新一轮分税制财政体制,通过提高与房地产关联度高税种的省级分享比例,引导市县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进一步增强财政统筹能力,编制省对市县转移支付预算,初步构建项目库管理体系,有效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在全国率先建立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省财政与部门、市县纵横贯通。二是财政金融有效联动。组建省财金集团,设立规模100亿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制定加快推进PPP模式高质量发展措施,2015年以来海南省共有102个项目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总投资818亿元,项目签约落地率8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财政管理绩效不断提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市县政府债务风险管控,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内控内审长效机制。打造零跑腿、高效率、数字化的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新模式。推行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系统,全面清理影响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


642.png图片
海南省财金集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揭牌暨签约仪式现场。


财政保障精准有效 积极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作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准实施减税降费。不折不扣落实增值税降率及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六税两费减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部分税费、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2019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费384.7亿元,大大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二是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发展。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财政措施,助力四大主导产业和陆海空三个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出台支持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若干财政措施,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三是支持产业园区发挥主阵地作用。结合不同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在税收分享补助、财政资本金、债券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对年度考核评为优秀和良好的园区给予奖励。四是促进扩大有效投资。2015年至2022年,海南省累计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2433亿元,年均增长27%,支持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字形高速公路、环岛旅游公路、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和自贸港重点园区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全省地表水及流域水质量,支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标志性工程建设,为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六是支持科技强省战略。全省财政科技支出由2012年的12.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0.5亿元,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 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琼州百姓

坚持把民生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可持续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财政农林水支出由2012年的123.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1.1亿元,年均增长9.5%,高出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资金160.8亿元,鼓足农民的钱袋子;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2.8亿元,支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省财政教育支出由2012年的158.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95.1亿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支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改革完善高校投入机制,加快推进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三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省财政卫生健康支出由2012年的65.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94.2 亿元,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等保障标准,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防控物资等防疫工作,支持守牢海南疫情防控阵地。四是强化城镇住房保障。筹集公租房3.9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1 万套、改造老旧小区697个、通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为28万户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建立为民办实事项目问需于民常态化机制,支持就业创业、养老服务、优抚救助、群众文化、保供稳价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提升广大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党建引领坚强有力  财政干部队伍展现良好风貌

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党建引领、风清气正的自贸港新财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问题导向,汲取经验教训,紧密结合制约财政改革发展的短板和堵点,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作风整顿、能力提升建设活动,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财政干部专业水平、精神面貌不断提升。2018年至2021年,省财政厅均获得省直机关党建考核优秀等名次,1个党支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个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党支部荣获省直机关标准化党支部示范点8个党支部荣获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22人分别荣获海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省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及纪检工作先进个人。

643.png图片
在省史志馆宣誓厅,省财政厅党员干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奋斗力量。

                              


责任编辑:雷艳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