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财政加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 杨志勇
来源:中国财政 2024/04/09

财政加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 杨志勇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如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日召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如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国上下已成共识。科学把握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创新做大文章


围绕创新做大文章,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更在“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靠创新。科技创新不仅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更是突破口。

事实上,财政始终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本身就是对产业创新的强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联系,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坚实支撑。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在自主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同时,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也应得到持续而充分的发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既是企业自身的责任和追求,也是财政支持的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竞争力上,而企业竞争力的重点正是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


财政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重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承载新质生产力的不是个别产业,而是产业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力在各个产业普遍存在,新质生产力是发生质变的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在量上积累到一定程度,随着科技创新而有了质态变化的生产力。可见,新质生产力一开始就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的表现就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亦复如是,市场的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有条件的各种经营主体能够参与其中,通过对现代化产业发展作出贡献而得以发展。同时,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存在众多涉足全新领域的技术,有着较多的市场不确定性,仅凭市场发挥作用,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所建设的现代化产业或不成体系,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包括产业规划的引导,也包括财政的引导。


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适合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共生共存的良好产业生态。传统产业要升级,新兴产业要壮大,未来产业要培育,这些工作需要统筹推进,仅仅依靠某个产业或特定企业,都难以完成。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形成和发展,是重要的公共产品。统筹推进中,政府作用尤其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财政应该做什么?财政怎么做?这首先要建立在对产业的充分了解上,更要建立在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把握上。

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其不断发展,能够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外,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生态上的表现是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方面。长期以来,这两方面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积极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卡脖子”问题,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深入人心。如今,我们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将过去较为零散的支持政策转化为可以形成更大合力的系统化的支持政策。同时,我们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通过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一条新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扎实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获得。整个社会洋溢着创新的气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变成现实。我们说的创新,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有了科技创新就会有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就会有更高层面的产业创新,就会推动相应政府创新。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就是在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财政的支持不仅表现在财政资金投入规模的扩大上,还表现在财政支持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财政资金投入,要取得最大效益,要将财政资金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配置到创新效果最好之处。科技体制创新,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财政经费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其中之一。这与最大限度激发科学家和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密切关系。财政资金投入,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这是因为科技创新有许多未知数,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进而拥有应对未来变化的更加雄厚的科技实力。

科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的智慧和努力。除了不断推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还应聚焦于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各个阶段,确保资金能够精准地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优秀人才的涌现,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攻关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精准扶持,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高水平教育是孕育更多高水平人才的关键所在。为了培养顶尖的精英人才,我们不仅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改革。财政投入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教育管理体制的适时创新则是确保教育质量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就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尽管已经成为共识,但我们必须警惕过度泛化的倾向,避免将任何事物都随意贴上新质生产力的标签。倘若如此,只会模糊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点,削弱其应有的影响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更多、更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扎实基础。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