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国会计学会在开展理论研究、组织学术交流、加强组织建设、为现实工作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召开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会计学会于1992年4月13日至16日在西安市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会计学术讨论会。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会计学会会长张佑才主持会议开幕式并讲了话;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张德明向大会作了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副会长杨纪琬就《中国会计学会章程(修改草案)》和第四届理事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作了说明;副会长阎达五总结了学会“七五”科研规划的执行情况,并就制定“八五”科研规划作了说明。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选举张佑才为会长,杨纪琬、娄尔行、葛家澍、阎达五、朱德惠为副会长,余秉坚为秘书长;聘请王丙乾、段云为名誉会长,祁田、任超、李更新、陈立、莫启欧、杨时展、余绪缨为顾问;对94名同志授予了荣誉理事称号。大会通过了《中国会计学会章程(修改草案)》和《中国会计学会“八五”科研规划》。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以“深化会计改革,更好地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为中心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二、开展理论研究
1992年,中国会计学会本着经济要发展、会计要改革、理论要先行的方针,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为会计工作和会计改革服务。为配合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国会计学会组织专家对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会计准则的模式结构以及国外制定会计准则情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中国会计学会充分利用会刊——《会计研究》这一理论研究和宣传阵地,深入研究和讨论会计工作和会计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如会计准则问题、会计核算制度改革问题、财务制度改革问题、经济效益问题、成本管理问题、注册会计师问题、会计电算化问题等,为我国会计改革的进行和会计工作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探索。为配合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中国会计学会于7月在北京先后举办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系列讲座,500多人参加了学习;10月,与中华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国商业会计改革研讨班,有22个省市共250名代表对商业会计改革问题进行了研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健全学会组织
根据国务院和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办理登记的要求,对原国务院各部门组建的会计学会与中国会计学会的关系进行了调整。原为中国会计学会团体会员,在会计学科上具在一定专业性,可以向民政部直接办理登记的,建议作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协助其向民政部办理登记工作。截至1992年年底,中国会计学会所属团体会员中已经民政部批准办理登记的一级学会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中国农业会计学会、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中国建设会计学会、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研究会、中国工会会计学会、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中国交通会计学会、中国航空航天会计学会。对于不具备条件作为社团法人直接向民政部办理登记的团体会员,为便于他们依法开展学会活动,并在组织上、经济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经所在主管部门同意,批准成为中国会计学会分支机构,计有:中国会计学会兵工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轻工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纺织工业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建材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物资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地震事业分会、中国会计学会全国供销合作社分会、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中国会计学会出版分会、中国会计学会水利水电分会、中国会计学会粮食财会分会、中国会计学会国际信托投资分会、中国会计学会中青年会计电算化分会以及湖北省中央企业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供稿,王迪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