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1992年,财政监察工作在加快、扩大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遵照党中央“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硬”的指示精神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有关决定,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进行农业税收和契税及部分支农资金的检查
1992年,财政部组织全国财政系统监察干部和部分农财、农税干部,全面检查1991年度的农牧业税、农林特产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管情况和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水土保持补助费、抗旱经费、小水电补助费的使用情况。这项工作从1992年3月开始,经过自查、重点检查及部分省之间的交叉检查,到7月结束。全国有6万人参加了检查工作,共查出违纪金额5.23亿元。查出的主要问题是:不少地区的农牧业税减免款落实不到农户,被乡镇截留挪用花掉了,部分支农资金,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下不了乡,被一些地、县安排作了人头经费,这种情况在西北地区和其他财政赤字较大的县较为普遍;耕地占用税偷漏、欠税情况严重;农林特产农业税征收方法简单,有的按人头或地亩平均分摊任务,群众反映强烈。检查中倾听群众意见,与市县财政领导、基层干部及有关人员座谈,提出了改进办法。通过这次检查,...
1992年,财政监察工作在加快、扩大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遵照党中央“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硬”的指示精神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有关决定,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进行农业税收和契税及部分支农资金的检查
1992年,财政部组织全国财政系统监察干部和部分农财、农税干部,全面检查1991年度的农牧业税、农林特产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管情况和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水土保持补助费、抗旱经费、小水电补助费的使用情况。这项工作从1992年3月开始,经过自查、重点检查及部分省之间的交叉检查,到7月结束。全国有6万人参加了检查工作,共查出违纪金额5.23亿元。查出的主要问题是:不少地区的农牧业税减免款落实不到农户,被乡镇截留挪用花掉了,部分支农资金,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下不了乡,被一些地、县安排作了人头经费,这种情况在西北地区和其他财政赤字较大的县较为普遍;耕地占用税偷漏、欠税情况严重;农林特产农业税征收方法简单,有的按人头或地亩平均分摊任务,群众反映强烈。检查中倾听群众意见,与市县财政领导、基层干部及有关人员座谈,提出了改进办法。通过这次检查,对于严肃法纪,贯彻政策,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当地党政和财政部门领导以及广大农牧民的支持和好评。
二、有重点地检查预决算和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各省、区、市财政监察机构为了保障财政法规的贯彻执行和财政收支任务的圆满完成,经与审计部门协商,在审计核查之外,由财政监察机构组织力量,对地、县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进行检查。1992年先后检查了21个地(市)、339个县(市),共查出违纪金额2.77亿元。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划乱科目,截留应上缴的财政收入,虚列支出,乱开口子,违章退库,或应退的不退,留下硬缺口挂在账上,收入不入库放在预算外去循环周转等等。检查中依照查清一项、处理一项的要求,调整帐目,照章入库,不少县调减了财政赤字,有的充实了专项资金。对一些经济条件不错,但连年发生赤字的县市,帮助他们分析赤字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得到了地方上的好评。
各地财政监察机构还对本地区收支管理问题较多、群众反映较大的一些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组织力量进行了检查。分别检查了粮食基地资金、教育经费、科研费用、优抚救济、职工拖欠公款、各执法机构的罚没收入、财政周转金、单位“小金库”等等,查出不少违章违纪行为,违纪金额达1.48亿元。仅罚没收入违章不上缴一项,湖南省查出4336万元,河北省查出2298万元。各地财政厅(局)针对存在问题,作出了处理决定,提出了改进措施,有的得到省人民政府的重视,发文批转各地认真执行。
1992年,财政监察机构继续分批帮助乡镇财政整顿财务,整章建制。全国共检查了7511个乡镇财政情况,对于健全乡镇一级财政,起到了促进作用。
1992年,各级财政监察机构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11.70亿元,应收缴财政5.68亿元,截至1992年底,已收回3亿多元。维护了财政纪律,遏制了违法违纪行为,体现了执行经济政策“两手抓”的精神。
三、倡廉肃贪,纯洁财政干部队伍
各地财政部门与纪检、人事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廉政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制约措施。不少地区印发了廉政手册,武汉市青山、江汉等市区在对干部提升任命、评选、奖励等工作中实行了廉政考核一票否决制,促进了廉政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国财政干部拒收现金和礼品12000多人次,折款160.4万多元。
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也狠抓了对腐败问题的查处。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国财政系统有1195人受到处分,约占干部总数的千分之三,其中:厅(局)长级3人,地(市)局长(处)级8人,县局长(科)级33人,股(所)长239人,一般人员912人。上述人员违纪金额共229.42万元,其中:贪占公款公物173.70万元,索贿受贿28.70万元,以权谋私等27.02万元。1195人中受到党纪处分的99人,给予政纪处分的599人,给予刑事处分的76人。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报纸电台曝光,举办犯罪事实展览等方式,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增强了财政干部勤政为民,贪污可耻的观念。
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财政监督观念,进一步加强财政监察工作
1992年初,中央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财政监察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上把监督与改革对立起来的观念,影响了一些财政监察干部的思想。诸如:财政监察工作还要不要搞;监督是否与改革开放有矛盾;监察工作得罪人,本身又没实惠,不如不搞;监察干部低人一等;等等。这都反映了财政监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重点地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调查研究。派出工作组到一些省、市座谈、总结几年来工作实践,取得了以下共同认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必须有法制,必须有人监督法制的贯彻执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放松监督、缺少制约有很大关系,这表明财政监察与改革不仅不矛盾,而且应该加强,以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中央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监督”的方针,各级财政监察机构和财政监察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在这个基础上,华东、西南、西北地区先后召开了财政监察理论研讨会,一些地(市)县写出了不少财政监察理论与财政监察实践结合的文章,增强了搞好财政监察工作的信心。
(二)举办全国财政监察干部培训班。1992年5月份,在厦门市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二期全国财政监察处级干部研讨班,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讨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财政监察工作如何支持保护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拓宽财政监察工作的路子,尽快提高财政监察干部的工作才能等。研讨班请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的省市财政监察机构领导同志主讲,既讲经验教训,理论观念,工作展望,实施计划,又讲查案查帐的具体方法,社会效应,有助于具体业务的开展。
(三)明确业务指导思想。在调查研究、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1992年6月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了全国财政监察工作会议。通过讨论研究,统一了认识,提出了财政监察工作的业务指导思想是:“认清形势,解放思想,立足本职,强化监督,服务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会议不仅明确了财政监察工作的方向,同时对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完善监督网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1992年地(市)、县级财政监察机构2240个,比1991年增加85个;共配备专职财政监察干部5264人,比1991年增加438人,兼职财政监察员和财政监察通讯员也得到了稳定和提高。
(财政部财政监察司供稿,顾超滨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