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9 作者:寇全会
[大]
[中]
[小]
摘要:
山东兰陵:聚焦财金政策融合赋能 破解乡村振兴融资难题
寇全会
兰陵县地处山东省南部,隶属临 沂市,蔬菜种植是全县经济支柱产业 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口近年来, 兰陵县以临沂市入选国家级普惠金融 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着力实施财政金 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 新,下功夫破解融资难题,创新投融 资机制,努力把财政、金融及社会资 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薄弱领域和关键 环节,在财政金融深度融合支持上闯 出了新路子。
财政杠杆到位,破解支农投入分散、 撬动不力的难题
在当前县级财力薄弱与“三农” 投入不足的困境下,充分发挥财政资 金引导作用,坚持握指成拳、精准支 持,抓好涉农整合、基金创设、定向奖 补,较大力度带动了金融及社会资本 投入口
一是财力保障“硬”。出台《关于 建立乡村振兴财力保障体系的实施 意见》,统筹财政资金使用,深化涉农 整合改革,三年来土地出让收入用于 乡村振兴的平均增幅达到9%以上, 构建了可持续的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口 2019—2021年分别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7.8亿元、8亿元、9.14亿元,总量、增 量均列临沂市县区第一,其中2021年 县级财政预算3.89亿元,较好保障了乡村振兴重大支出口同时...
山东兰陵:聚焦财金政策融合赋能 破解乡村振兴融资难题
寇全会
兰陵县地处山东省南部,隶属临 沂市,蔬菜种植是全县经济支柱产业 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口近年来, 兰陵县以临沂市入选国家级普惠金融 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着力实施财政金 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 新,下功夫破解融资难题,创新投融 资机制,努力把财政、金融及社会资 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薄弱领域和关键 环节,在财政金融深度融合支持上闯 出了新路子。
财政杠杆到位,破解支农投入分散、 撬动不力的难题
在当前县级财力薄弱与“三农” 投入不足的困境下,充分发挥财政资 金引导作用,坚持握指成拳、精准支 持,抓好涉农整合、基金创设、定向奖 补,较大力度带动了金融及社会资本 投入口
一是财力保障“硬”。出台《关于 建立乡村振兴财力保障体系的实施 意见》,统筹财政资金使用,深化涉农 整合改革,三年来土地出让收入用于 乡村振兴的平均增幅达到9%以上, 构建了可持续的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口 2019—2021年分别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7.8亿元、8亿元、9.14亿元,总量、增 量均列临沂市县区第一,其中2021年 县级财政预算3.89亿元,较好保障了乡村振兴重大支出口同时,创设系列 基金,发挥乘数效应,已设立高质量 发展、科技创新应用、工业进乡村、财 政直接股权投资等基金12支、总金额 8.5亿元口
二是敢于舍得“投”口乡村振兴重 在组织振兴,打造过硬带头人队伍。 2019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1.5亿元, 大幅提升村干部经济待遇,把村党组 织书记报酬由以前月平均1200元提 高到4500元左右;2020年全县80% 的村党支部书记每月工资4950元、特 大村6900元,其中绩效奖励占53%, 系统解决了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 不愿干、干不好”等问题口每年设立 1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用于县派第 一书记任职村和薄弱村发展增收项 目、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
三是奖补贴息、“引”口发挥财政 “四两拨千斤”作用,每年设立农村空 闲宅基地腾空治理奖补资金1000万 元;创新实施涉农经营主体的“奖、 补、贴”政策,两年来累计发放112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资金1153万 元。制定实施银行机构综合考核激励 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加 大对涉农贷款增量增幅、信贷产品 创新、无还本续贷等方面的奖补。截 至2021年6月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 281.95亿元,较年初增加40.06亿元,增速17.75% ;落实再贷款政策11.11 亿元、办理无还本续贷12亿元;县农 商银行发放信用贷款43亿元,其中普 惠小微信用贷款4.8亿元、延期普惠 小微贷款6.4亿元口
政策创新就位,破解信贷渠道不畅、 机制不活的难题
结合涉农及小微市场主体融资 “难”的症结所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 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制度 创新试点政策,不断优化融资环境、 完善信用建设、创新信贷工具,保障 了乡村振兴信贷融资“增量、扩面、降 本、便利”口
一是落实政策,贯通服务口贯彻 山东省财政、人民银行、农信社财金融 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若干措施”,出 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12条具 体措施。持续推动金融服务重心下沉, 设立乡镇及以下金融网点60个,社区 金融综合服务点299处,行政村金融 助农服务点602个;依托农商行金融 服务体系,畅通乡村振兴申贷渠道, 建立“县、乡、村”三级申贷联络员制 度,推行信贷独立审批人制度,将30 万元(含)以下小额贷款审批权限下放 到乡镇网点,基本实现“综合金融服 务不出镇、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打 通信贷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口
二是创设平台,顺畅融资口在全 省率先开展“乡振通”信用信息平台 试点,实现“信息数据汇聚、信贷政策 集成、业务平台办理”口截至2021年6 月末,采集各类信息、405万余条,覆 盖1.7万家企业及4万余户工商户; 平台累计成交贷款2.1万笔、96亿元口 同时,出台村户和小微企业授信三年 规划,村委、农金员、支行三级联动, 开展户、村、乡镇三级信用创评工作; 开展金融服务网格化营销,精准获取 农户、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 企业“四张清单”口截至2021年6月末, 所有行政村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累 计授信10.42万户、9902亿元,贷款 投放81.69亿元口
三是优化产品,放活信贷。鼓励 引导金融机构用好信贷工具,量身定 制乡村振兴信贷产品,激发信贷投放 内生动力口先后推出“地押云贷、四雁 人才贷、首贷培植贷、家庭农场贷、农 民专业合作社贷”等80余款区域特色 信贷产品,构建与涉农主体资产要素、 资金需求相匹配的信贷服务体系口其 中,“新型职业农民贷”获评“全国农 村金融十佳服务乡村振兴产品、山东 省新旧动能转换优秀金融产品”,“思 乡贷”获评“全国农村金融优秀服务 乡村振兴产品”口截至2021年6月末, 兰陵县农商银行投放新型职业农民贷 6.23亿元、思乡贷4.96亿元、扶贫贷 4.8亿元口
财金融合定位,破解金融机构不敢 贷、不愿贷的难题
针对涉农主体及小微企业融资贷 款“卡脖子”问题,发挥普惠式的增信功能,探索创新融担、抵押、风补等 手段,打通直达市场主体的淤点堵点, 拉动金融及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口
一是推动“保险+贴息”形成合 力口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整建 制加入农业保险,鼓励设施蔬菜全部 加入农业保险,县财政根据设施蔬菜 建设标准和保险内容给予补贴口实施 “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银行与保险 机构签署协议,明确政府、银行、保险 三方3:2:5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截至 2021年3月末累计投放涉农主体及小 微企业贷款L37亿元口大力推行“创 业担保贷”,用好保00万元“创贷”担 保基金,2020年到2021年6月共发放 涉农主体及小微企业“创贷” 11亿元, 兑付贴息650万元口
二是发挥“鲁担惠农”聚力作用口 全面推动实施“鲁担惠农贷”,县财政 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县财政、金融机 构、省农担“财银担”三方按2:2: 6比 例分担风险运行机制。开展“鲁担惠 农贷”黄烟种植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 集群整体授信,叠加实施“强村贷、大 棚贷、生猪贷、合作社贷、家庭农场 贷、四雁人才贷”等信贷产品,有效降 低了涉农主体融资成本。如垦源现代 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乡镇“X”园区, 省农担整体授信5000万元口 2019年到 2021年6月末累计为954个涉农经营 主体担保贷款52亿元口
三是建立风补基金长效机制口出 台《兰陵县中小微企业及乡村振兴信 贷风险补偿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建 立基金补充及补偿准入长效机制,创 设1亿元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明确银 行、基金按比例分担风险,为符合条件的“三农”主体、中小微企业、乡村 振兴产业、重点项目等提供金融风险 补偿口截至2021年6月末,共计为44 个涉农经营主体和中小微企业等提供 贷款26亿元,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用口 “信贷风补基金”获得2020年度山 东省“十大”财政金融创新项目C
四是多举措助推融资担保口 2020 年,县财政出资8000万元作为资本金 注入,实现政府控股民营华瑞信恒融 资担保公司51 %股权,组建政府性 融资担保机构,担保、银行按8:2比例 风险分担,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75%口 每年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 建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解决支 农支小无担保、无抵押的难题口设立 2000万元出口退税过桥资金、3000 万元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积极为中小 微企业及涉农主体提供过桥及转贷 支持。
五是拓宽涉农抵押范围口聚焦涉 农抵质押物信贷投放,积极推行“宅 基地、空闲地、门票收入、应收账款” 等抵质押贷款,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 权和蔬菜大棚“两证”抵押贷款,并给 予优惠信贷政策,较好解决了涉农主 体及小微企业无抵押、贷款难的问题口 截至2021年6月末,已办理土地承包 经营权和蔬菜大棚“两证”67本、抵押 贷款2031万元,年利率为4.25%口
平台搭建补位,破解产业融资不足、 资金制约的难题
破解大项目、大产业的融资难题, 是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的 根本立足点口积极探索运用“平台化”理念,搭建园区、国企、混改等投融资 平台,带动各方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口
一是搭建“园区平台”口围绕产业 规模集约发展,规划建设田园新城、 万亩农业企业园,两年来新上智慧农 业、精深加工等14个项目,总投资45 亿元,走出一条新城、园区和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对新城、园区 优先给予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扶 持,近三年县财政统筹拨付基础建设 资金1.7亿元,通过搭建园区、国企等 投融资平台,带动金融及社会资本投 入32亿元口县财政出资6000万元设 立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建立3亿元产 业投资基金,有力支持了园区产业项 目发展。
二是用好“混改平台”口推行国企 控股、项目资本金投入与民企民资合 作的“混改”模式,先后建设占地800 亩的垦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占地 55000平方米的绿沃川智慧农业产业 园口其中垦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 展“X”园区3个,为农户无息垫资450 万元、担保贷款1250万元,建设装配 式温室大棚83个、财政补贴358万元, 形成“示范园―X园区-合作社―农 户”利益紧密联结的产业链,带动了 合作社及农户增收。压油沟田园综合 体运用“民企投资、国企控股”联动投 建模式,覆盖14个村、3.46万亩,被 评为“全国旅游扶贫公司+农户”示范 项目、国家4A级景区等称号口
三是打造“国企平台”口发挥财政 出资人职责,深化县域国企改革,壮 大国投资本,推进国企市场化改制、 实体化经营、资本化融资口现已发展 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的山东W陵农业 投资发展集团,是拥有资产226.67亿 元、实体32家的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口 在此基础上,积极运作“国企+金融+ 社会资本”投融资机制,放大财金融 合叠加效应,拓宽产业投融资路径。 截至2021年6月末,以国企参股、融 担等方式,带动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 投入46.5亿元,支持了农业农村基础 设施及重点产业项目口口
(作者单位:山东省兰陵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张小莉
撷英集萃
湖北枣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夯实"三项服务”助企纾困
湖北省枣阳市财政局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 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扎实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实践 活动,以夯实“三项服务”为切入点,下沉基层、走访调研、 收集问题,现场办公为企业纾困解难,高效率落实惠企惠 民政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暖心的服务体验,推动党 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主动贴心服务。枣阳市财政局以作风建设“服务 争”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走访、现场办公、跟踪服务等 方式,收集企业诉求,建立任务清单,推进解决企业痛点、、 难点、堵点问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为将惠企利民政策尽快 落到实处,财政局主动下沉企业,和相关部门一起,摸清 全市国有和民营医药流通企业情况,拟定资金监管协议, 提出生产动员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实施方案,同时多次深 入相关企业宣传政策,了解企业销售、储存、运营等情况, 积极为市政府建言献策,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确保了疫 情防控物资需要。
二是主动靠前服务。枣阳市财政局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法,为企业提供“靠前服务、上门服务”,打造最优 营商环境。在走访湖北枣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后,为助力全 业提升仓储效率和满足应急储备保障需要,财政局主要 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与发改部门精 准对接,按照全市粮食储备规模,结合湖北省粮食风险基 金包干数额,测算出新增粮食储备增加的储备利息、保管 费用、轮换费用金额。在此基础上,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 建议并获得批准。
三是主动联手服务。枣阳市财政局加强与对口职能 部门协作沟通,积极谋划、创新方法,切实把党史学习教 育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推动",为企业办实 事"动真格、见实效。一方面,会同市科经局梳理分类, 对省、襄阳市、枣阳市各项涉企优惠政策收集整理,编印 成册,印制''惠企政策汇编”,对全市企业免费发放,提高 企业的政策知晓率。另一方面,积极主动牵头,与市科经 局、发改局、金融办等部门沟通对接,共同商议,参与到 项目申报、审核等环节,转变服务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唐汉东孟进王忠)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