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驻村驻身更驻心倾心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记河北省财政厅派驻康保县李家地村第一书记于民学
2021年 9月,于民学被河北省财政厅派驻康保县李家地村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牢记初心使命,树立“党组的信任就是我们的责任”“驻村工作队就是财政一面旗”的理念,迅速适应农村生活,尽快转变工作角色,深入调研、谋思划策,全身心投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克服困难,迅速摸清全村情况
康保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脱贫县,李家地村为深度贫困村脱贫村,全村户籍人口 456户 1063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共 180户 392人。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战,2019年李家地村脱贫出列,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全村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但距离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于民学来到村里后,首先做的就是走进农户上炕头,拉着老乡唠家常,深入细致摸情况。初到高原,他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困难,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所有在村农户,详细了解各户家庭成员构成、主要收入来源、享受补贴政策、家庭主要困难等情况,与村民交流交心,...
驻村驻身更驻心倾心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记河北省财政厅派驻康保县李家地村第一书记于民学
2021年 9月,于民学被河北省财政厅派驻康保县李家地村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牢记初心使命,树立“党组的信任就是我们的责任”“驻村工作队就是财政一面旗”的理念,迅速适应农村生活,尽快转变工作角色,深入调研、谋思划策,全身心投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克服困难,迅速摸清全村情况
康保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脱贫县,李家地村为深度贫困村脱贫村,全村户籍人口 456户 1063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共 180户 392人。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战,2019年李家地村脱贫出列,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全村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但距离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于民学来到村里后,首先做的就是走进农户上炕头,拉着老乡唠家常,深入细致摸情况。初到高原,他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困难,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所有在村农户,详细了解各户家庭成员构成、主要收入来源、享受补贴政策、家庭主要困难等情况,与村民交流交心,掌握村情民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挨家挨户走访,真正摸清村民情况、村子情况,才能知道以后乡村振兴的道路该怎么走。”于民学通过带队走访,核实发现 5户特困户和 8名医疗费用支出较高的大病患者,他立即和村委会、镇政府及县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帮助申报低保、办理医疗保险报销、申请医疗救助等措施给予帮扶,消除了返贫风险,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细微着手,满怀真诚融入乡村
“于书记,陈书记答应等天气凉了帮我修剪树枝,现在他回去了,你能帮我剪吗?”一次入户宣讲政策时,脱贫户刘翠兰突然提出了这样的请求。于民学虽然不会修剪树枝,但还是一口答应下来。宣讲结束后,他顾不上休息,一回到驻地便开始翻弄工具箱,找到剪树枝的专用剪刀,立即返回刘翠兰家,掏出手机给前任陈书记拨通视频电话,在远程指导下,一根一根地仔细修剪树枝。刘翠兰十分感动,从家里端出了刚炸好的油炸糕,热情地说道,“于书记,等明年你一定要来尝尝第一茬果子。”和村民一起跳广场舞时,于民学注意到音响设备已经老化,声音忽大忽小,也无法播放舞蹈视频,便立即与省体彩中心联系,咨询能否为村民筹集舞蹈服装和音响等设备,丰富村内文体生活。经过协调、沟通,最终从省体彩中心为村民筹集了一批崭新的广场舞音响、服装、腰鼓、扇子和绸带等文体用品。村里还组建了一支秧歌舞蹈队,准备参加 2022年县里举办的广场舞比赛。

盘活产业,增加村民集体收入
于民学了解到村里的集体产业——粮油加工厂,由于设备零件损坏,再加上缺乏懂得设备使用的技术工人和年轻劳动力,建成后
一直没有运转。他觉得工厂一直闲置造成浪费,于是向村委会建议先将厂房及设备租出去,让厂子运行起来,可以从村里招纳工人,解决部分就业,等以后村集体有能力运营工厂的时候再收回来。村委会认可了这一建议。当天晚上,于民学和村支部书记、村会计一起坐在村委会会议室里,拿着纸笔,一项一项反复讨论估算亚麻籽的收购成本、出油率、工厂每天出油量、人工成本、包装成本以及目前冷榨和热榨胡麻油的市场价格。经过几天的讨论确定出合适的出租价格,又开始一起寻找合适的承租人。最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将粮油加工厂租了出去,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 5万元的固定收入。
优化管理,提升村庄人居环境
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于民学发现村里大部分街道很干净,却有部分街道无人打扫,他了解到这是村里很棘手的一个问题,虽然村里给街道都安排了公益岗打扫,但有少数人偷懒不愿意扫,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些街道是村里放羊的必经之路,羊每天经过两趟,留下的羊粪打扫起来难度大,很难保持清洁。“这样下去可不行,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让老乡们住在脏乱差的村子里,而且继续放任不管,会打击那些认真负责清扫街道的村民的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公益岗管理,提升村里的人居环境。”说干就干,于民学认真学习公益岗管理相关政策,翻看管理学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经常和其他村干部商讨公益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经过一系列摸索,于民学与村干部一同将公益岗打扫街道区域进行了更合理的划分,明确了清扫的标准,将全村共分为五大区域,每个区域选定一个小组长,实行小组长负责制,不定期抽查公益岗负责街道卫生整洁程度,并将结果在村委会公开,小组内、小组间都进行评比,定好绩效标准,优奖劣罚,一整套措施下来,村里的环境整体提升了一个档次。“还是于书记有办法,村里立马就干净了很多,有些路再也不用绕着走了。”村民竖起大拇指。
建章立制,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于民学深知建强基层党组织对顺利开展帮扶、推进农村各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驻村以来,不断帮助加强“两委”活动阵地建设,配备硬件,提升软件,营造浓厚氛围,改善环境, “两委”一班人像机关单位职工一样正常上下班;帮助和指导村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及时学习时政政策,开展“三会一课”,执行“四议两公开”,干活办事做到依法依规依程序。
除了村党组织建设外,于民学也十分重视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积极性高、有组织有纪律、能吃苦又耐劳、重团结讲奉献的驻村干部队伍。刚一驻村,就研究制定了工作守则,提出严格遵守八项工作纪律,征求每位同志同意后立即生效执行;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每名队员高高兴兴地来,平平安安地返;重视团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有事大家商量着来,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谦让,努力打造一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驻村工作队。
在日常工作外,于民学还特别注重让工作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出最大作用。驻村两月后,于民学主动联系当地中心小学的校长,表达想让驻村队员中的硕士毕业生给小学生开展讲座的想法,希望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学校欣然同意,并很快敲定了讲座的日期。于民学在帮助队员准备讲座材料的同时,还积极联系为小学生们筹集到 50个新书包,最终活动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
驻村以来,于民学一直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他盘算在做好已有的光伏电站、土豆种植等产业项目基础上,还要发展更多产业项目,拓展项目加工链条,寻求更多致富带头人参股经营,形成村集体为平台、致富带头人为龙头、全村群众受益的格局。除此以外,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村里人居环境他也有了规划,村里将建成一整条法治宣传街道,村委会旁边建一个村民活动室,让村民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天也有一个集中活动的场所。看着村子点点滴滴的变化,于民学知道乡村振兴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河北省财政厅供稿)责任编辑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