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政信息化是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有效支撑手段。2019年财政部确定青海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第一批实施省份,2020年又选择青海作为《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的先行实施试点地区,为青海财政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必将对全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财政部精心组织,全力支持青海推进工作
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组积极营造部省双方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多次通过视频会议、信息简报、现场交流等途径,为青海一体化建设提供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帮助青海及时了解其他地区改革进展,学习借鉴先进省份改革经验,确保试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
省政府高度重视,充分体现政治担当意识
青海省财政厅先后3次向省政府专题汇报有关情况,省政府主要领导在省政府常务会上指示:“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2019年9月,省政府召开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部署动员大会,省本级预算部门厅(局)长和财务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关于运用财...
财政信息化是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有效支撑手段。2019年财政部确定青海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第一批实施省份,2020年又选择青海作为《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的先行实施试点地区,为青海财政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必将对全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财政部精心组织,全力支持青海推进工作
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组积极营造部省双方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多次通过视频会议、信息简报、现场交流等途径,为青海一体化建设提供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帮助青海及时了解其他地区改革进展,学习借鉴先进省份改革经验,确保试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
省政府高度重视,充分体现政治担当意识
青海省财政厅先后3次向省政府专题汇报有关情况,省政府主要领导在省政府常务会上指示:“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2019年9月,省政府召开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部署动员大会,省本级预算部门厅(局)长和财务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关于运用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编制2020年预算的通知》,全面分析了推进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时间安排、保障措施,指导预算部门运用一体化系统编制2020年预算。今年7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暨2021年预算编制工作会议,指出运用升级改造后的预算管理一体化2.0系统开展2021年预算编制工作,既是财政部交给青海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省政府明确要求必须完成的硬性工作,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落实。
组织战斗力强,各项工作推进有序
2019年7月河北现场会结束后,青海省财政厅迅速成立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领导小组,2020年5月更名为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特别是今年初,财政部将青海省确定为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先行实施试点地区后,青海省财政厅把试点工作作为财政部交给青海的重要政治任务,坚决做到与财政部思想对表、行动看齐、步调一致。建立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多次通过视频会议、财政信息、现场汇报等方式,向财政部汇报青海省最新工作进展,认真听取部领导意见建议,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认真组织学习规范和标准,合理体现青海特色
青海省财政厅坚持把学习《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作为促进全省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的着力点,及时印发《关于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解读有关事项的通知》,翻印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350册,分发给厅内相关业务处室和市(州)、县财政部门,要求全省财政干部认真研读规范,掌握内涵实质,厘清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和控制规则,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组织厅内业务骨干,结合1.0系统运行情况,在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框架内,研究梳理青海省2.0系统的业务需求。2.0系统建设过程中,在坚持遵循海南省财政厅按照财政部要求统一确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要素的基础上,适当保留体现青海特色,力争使青海省的2.0系统更加符合管理要求、更加科学规范。
海南财政大力支持,持续深化沟通协作
青海省预算管理一体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海南省财政厅党组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工作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随时通报工作进展,对青海给予了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的业务与技术支持。双方及时建立问题提交与反馈机制,建立沟通对接工作台账,海南省财政厅共帮助解决青海省一体化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问题260余项。系统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初步建立了范围覆盖省本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预算单位,功能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指标、资金支付的一体化系统,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9月,预算编制模块顺利上线,省本级录入基本支出预算信息1.2万余条、预算项目2186个。今年1月1日,预算执行模块成功运行,1—8月省本级通过一体化系统实现资金支付410亿元,下达省对下转移支付预算830亿元。今年以来,按照《2020年青海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2.0版本)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需求梳理、信息采集、系统部署、运行测试等工作。6月底,组成13人攻坚小组赴海南省现场对接系统建设情况,结束后及时制定2.0系统初始化任务分工和工作台账,明确系统配置、基础信息采集、基础信息维护、项目规范体系4大类37项具体任务的牵头处室、主要任务、时间安排,2.0系统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截至8月底,37项任务中20项已基本完成。系统配置方面,完成单位和人员信息要素配置,明确预算科目、资金性质等控制规则54项,完成179个人员类项目、68个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公式设置。基础信息采集方面,厘清省本级98家预算部门、733家预算单位、31个财政内设机构、14家代理银行信息,采集系统操作用户1087个。制定10类38个项目支出编报模板,明确人员类项目和公用经费项目清单,其中1级项目13个,二级项目22个。基础信息维护方面,将1291条基本支出标准、184条项目支出标准维护至一体化系统。项目规范体系和项目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完成。
预算改革不断深化,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青海省财政厅结合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在研究财政部业务规范和海南省系统流程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青海省预算编制、指标管理、预算执行等业务流程,明确每个流程节点的具体业务和岗位设置。出台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预算调整调剂、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等制度办法,制定转移支付预算、存量资金预算等若干操作规程,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年初预算到位率和细化率稳步提升。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清单制度,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系统,有效减少职能相近、绩效低下、定位不清、重复交叉项目,坚决清退固化支出。健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相继制定出台省直部门办公业务用房维修改造、干部周转房建设、电梯更换、大型活动、规划编制、信息化运维等项目支出标准,将标准体系嵌入一体化系统,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准确、规范高效。
责任编辑 刘慧娴 陆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