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神秘的湘西,有一座苗祖圣山,名曰吕洞,峰顶巨岩壁立,突兀摩天,有双洞如“吕”字横贯山体,故得此名。吕洞山被苗族人称为“格剖格孃”,即“祖公祖婆山”之意,阿公山海拔近1300米,与之比肩相依的是“祖婆山”,相传远古时期,苗族先民迁徙至此,繁衍生息。苗族子民依山而居,形成吕洞山镇,共有居民近两万人,八个自然村。这里苗寨错落有致,远离县城70多里,依然保持朴素的农耕文化。
吕洞山镇财政所,成立于1984年,财政干部共有3人,成立之初主要工作任务是收农业税。吕洞山镇地处偏远,高山峻岭,农民耕地少,经济非常之落后。八十年代初,多数村镇并没有通车,财政干部基本上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靠着双脚仗量着每一寸土地。老所长回忆起收税的日子很是感慨,财政干部全下村,两个干部挑粮,一个干部记账,在村里干上一整天,晚上回到所里挑起煤油灯登农业税台账,每一分每一厘都不能错,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责任,更是对百姓负责。如今,虽几易办公室,那一本本装订整齐的农业税台账,依然静静的摆放在档案室里,像一首无言的歌,讲述着吕洞山财政人艰辛过往和无悔的青春。
2006年,湖南取消农业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开始实行了种粮直补的惠农政策,古老的千年苗寨真真实实地感受了到改革的春风。财政所的工作量更大了,走村串户,登记好农户的基本信息,做好补贴公示,发好每一份直补。各项惠农补贴越来越多,国家对“三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由财政所发放到老百姓的手中。财政干部走到村里,百姓们不再敌视不再躲避,成了最受欢迎的对象。
但是,贫穷依然是一道伤痕,深深的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也灼痛着每一个财政干部的心。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吕洞山镇财政所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先后组织修建了夯沙村通组公路、大峰桥建设、夯吉村村间道硬化、张湾村人饮工程,蜂塘村村间道硬化等将奖补资金。“一事一议”工程必须是由农户无偿出工修建、财政奖补的方式完成。为此,财政所申请每一个项目,必须先参加村民大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申请资金,监管资金,工程完工参与验收,难度可想而知。财政所在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所有申报项目群众满意率为百分之百。蜂塘村老人杨义祥因为腿脚不方便,几十年没到镇上赶集,通组公路硬化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农用车到了集镇,不断念叨,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啊!
2013年11月3日,在与吕洞镇相距不足百里的十八洞村沸腾了,习主席的到访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时期扶贫基本方略,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吕洞山镇搭上“精准扶贫”的快车,开始了脱贫攻坚之路。全镇共有贫困户1195户,520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近40%,其中排捧村被列为深度贫困村,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财政干部为了让贫困户弄清各项扶贫补贴,为全镇贫困户发放了扶贫明白折。各项扶贫资金做到事前公示,发放后公示,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百姓的手中。为了及时发放扶贫资金,吕洞山镇财政干部经常通宵达旦工作,纠正错误的基础信息,审核数据;为了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把每一笔资金都做好台账,录入扶贫资金监管系统,利用互联网+监督把村账上的每一笔开支凭证扫描成像做成附件,村民能通过手机网站直接登录平台看到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背后是财政干部的默默辛勤付出。信息的公开透明,使精准扶贫政策实行以来,吕洞山镇无一起因财政工作的上访事件,群众满意率达百分之百。
吕洞山镇是“黄金茶”的起源地,多以种茶为主,夯吉村的小伙子张正好因无钱给彩礼,给丈母娘打了借条,才把新娘子娶回了家,他心里一直盘算着多种几亩茶叶,但忙活了几年,也没有攒够本钱。产业发展资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通过发展茶叶种植,张正好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进行了危房改造,成了村里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旧貌换新颜,这个千年苗寨一天一天在改变着。目前已完成4个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共改造890户。实施扶贫易地搬迁43户,同步搬迁13户。同时进行了改厕庭院硬化等美丽乡村工程,脱掉破旧的“衣衫”,吕洞山镇实现华丽转身。
如今,吕洞山镇财政所共有四人,所长石远征同志是一名退伍士兵,曾参加过越战。从1986年加入吕洞山镇财政所至今,已有34个年头了。几次上级有意安排他调进城工作,他总是说:“我年纪大了,让年轻人上吧”。在这个距县城最远、被戏称为“保靖的西伯利亚“的乡镇,有了老所长的传帮带,年轻的干部也除去了浮躁,耐住了寂寞。
除了财政所的本职工作,吕洞山镇财政所干部还兼顾着驻村工作,每个人均有自己的贫困结对帮扶户,每月下到村里和自己的贫困户吃一次连心饭,帮忙制定发展计划。2018年,所有财政干部帮扶的贫困户都已脱贫。贫困户对财政干部竖起大拇指“如!如!”(苗语好的意思)。“看着吕洞山镇越来越好,乡亲们越来越富,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财政所干部说。

吕洞山镇财政所如千万个普普通通的财政所一样,默默无闻,但依然坚守一方,服务群众,无怨无悔做财政系统中的一块坚实的基石。吕洞山镇财政人风雨兼程,只为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 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