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革命老区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地区,也是国家的重点扶持地区。赣南苏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这片为共和国创建和成长作出巨大贡献的红土地还处于“后发展、欠发达”的状态。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系统描绘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路线图”,为赣南苏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活力,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
一、国家战略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机遇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若干意见》出台前,赣南苏区一直处于国家区域发展优惠政策的边缘地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江西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后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看,将有力促进赣南苏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从省级层面看,江西将着力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格局,赣南苏区的发展置于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外部制度环境向好。《若干意见》指出,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同时,在财税、投资、金...

革命老区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地区,也是国家的重点扶持地区。赣南苏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这片为共和国创建和成长作出巨大贡献的红土地还处于“后发展、欠发达”的状态。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系统描绘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路线图”,为赣南苏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活力,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
一、国家战略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机遇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若干意见》出台前,赣南苏区一直处于国家区域发展优惠政策的边缘地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江西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后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看,将有力促进赣南苏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从省级层面看,江西将着力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格局,赣南苏区的发展置于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外部制度环境向好。《若干意见》指出,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同时,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国土资源、生态补偿、人才、对口支援等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赣南苏区在发展政策上成为“中部的西部”、“老区中的特区”、“扶贫示范区”,将有利于其发挥资源和生态优势,迎来新一轮发展的热潮。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继续加快。《若干意见》提出,支持设立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序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加上赣南苏区濒临沿海省份的优势,将有利于推进赣南苏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稀有金属产业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山海协作科学发展示范区等,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工业化进程,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面临的挑战
自身财力的挑战。赣南苏区刚刚进入加速工业化、城镇化的门槛,要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赣南苏区长期贫穷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偏低,造成地方财源基础薄弱,自有财力不足。2006—2012年,赣南苏区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全省11个地市中均为倒数;从财力增长速度看,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年均增速为26.36%,在全省地市中位居倒数第二位。地方自有财力不足,且增长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政支持市县经济发展的进程。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赣南苏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地之一,钨、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均占世界第一,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誉。然而,由于过度开发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每年采矿企业排放废水占工业废水总量的60%以上,固体废物占工业固体废物总量的将近50%。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约束的矛盾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只有协调好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者的关系,赣州市的持久发展才有可能。
三、赣南苏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加大财政投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江西省财政已安排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专项补助资金,每县补助1000万元,集中用于支持扶贫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为鼓励赣南苏区加快自身发展,建议省财政继续通过设立财政收入翻番奖、财政收入上台阶奖、工业崛起奖等一系列财政激励机制,调动和发挥区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支持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转变;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转变。鼓励通过自身努力加快发展,增加自身“造血”功能。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财政收支缺口。从本世纪初,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单独设立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江西的中央苏区县、福建的部分中央苏区县位列其中。建议在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案中应更加重视革命老区,使得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规模与地方财力同步增长。同时,建议省财政在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市本级困难补助力度;扩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范围且加大补助力度;在安排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时,重点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倾斜。
扩大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对赣南苏区范围内的吉安市、抚州市实施类似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使大量的生产要素聚集在赣南苏区,形成投资洼地,增强竞争能力。建议江西省积极申请在赣南苏区进行开征环境保护税试点,从税收政策的高度促进生态保护,加快淘汰排污严重的污染企业,同时加大生态保护类企业税收优惠力度。为广泛吸引生态保护类企业,建议对在赣南苏区范围内从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产品等生产企业,以及对从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企业,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建设主题,建议加大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力度和开发利用;重点扶持红色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文化项目。
责任编辑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