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29 作者:关礼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大]
[中]
[小]
摘要:
政府绩效作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是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工具。广西财政厅以2009年起开展的政府绩效考评工作为契机,在把握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助政府绩效管理利器,按照突出重点、不留盲点、强化优点、应对热点、突破难点、抓实落脚点的思路,将政府绩效考评打造成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在2019年度考评中,广西财政厅获经济管理类部门第一名,获所有区、中直部门第三名,连续11年获一等等次。与此同时,财政质量持续向好,财政收支规模稳步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等10项指标进入全国前10,财政监督评价等3项工作在全国财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等15项工作获财政部通报表扬,实现了政府绩效和财政业绩的双促进、双提高。
突出考评重点,把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纳入考评范围,增强服务大局的“牵引力”
强化政府绩效考评源头管理,注重绩效考评指标的目标引领,将自治区党委、政府44项重点工作和财政部36项重点工作作为本部门考评内容,把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财政部门可执行的具体考评...
政府绩效作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是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工具。广西财政厅以2009年起开展的政府绩效考评工作为契机,在把握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助政府绩效管理利器,按照突出重点、不留盲点、强化优点、应对热点、突破难点、抓实落脚点的思路,将政府绩效考评打造成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在2019年度考评中,广西财政厅获经济管理类部门第一名,获所有区、中直部门第三名,连续11年获一等等次。与此同时,财政质量持续向好,财政收支规模稳步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等10项指标进入全国前10,财政监督评价等3项工作在全国财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等15项工作获财政部通报表扬,实现了政府绩效和财政业绩的双促进、双提高。
突出考评重点,把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纳入考评范围,增强服务大局的“牵引力”
强化政府绩效考评源头管理,注重绩效考评指标的目标引领,将自治区党委、政府44项重点工作和财政部36项重点工作作为本部门考评内容,把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财政部门可执行的具体考评任务,并在考评指标中明确年度目标、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和可检验的成果,使得决策与执行紧密衔接,推动各项重大决策得到精准落实,提高服务大局水平,让绩效管理成为落实决策部署的“指挥棒”。
注重不留盲点,实行全程管理和全员参与,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执行力”
政府绩效考评是对部门履职情况的综合性考评,既要突出重点,也要覆盖全面。注重调动全厅力量参与绩效考评工作,明确各处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个处室(单位)指定一名业务骨干具体负责考评工作,并根据重要性程度和业务特点分类设置考评指标:对预算和资产管理类处室,申报3项以上三级指标;对综合业务类处室,应申报1项以上三级指标,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工作推进方面,对指标设置、指标跟踪、指标调整、指标考评、结果应用等实行全过程管理,对照任务有序抓好落实,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纠偏,让绩效管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坚持强化优点,聚焦创先争优,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
坚持“考评不是目的,提升才是根本”的理念,把争取加分作为关键一环,将激励处室争取加分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处室(单位)对标加分规则主动作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以提高加分增强考评竞争力,以提高加分推动财政工作持续优化。在争取加分方面,按照“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怎么补”的思路有序推进:“要什么”,就是要准确把握考评规则获取加分应达到的条件要素;“有什么”,就是结合实际梳理本部门的基本情况;“缺什么”,就是要对照加分标杆和自身条件,查找不足;“补什么”,就是根据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下一步必须重点攻坚的事项;“怎么补”,就是要对照任务目标明确具体的路径和时间表。通过构建创先争优的导向,对照标杆争取加分的工作机制,广西财政厅一系列工作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政府绩效加分成绩稳步提高,2019年在政府绩效考评中共有143项工作获加分,2018年、2019年争优加分连续两年位居所有区直部门第一名。
注重打造亮点,抓好特色亮点,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
改革创新是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广西财政厅以绩效考评为切入点,推动深化一系列财政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加快建立符合广西财政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2019年选择创新财政筹融资方式和收支管理方式、创新财政体制改革等5项作为本单位的创新亮点工作,经统计,5项创新亮点工作获中央和自治区领导肯定批示6次、2项工作获财政部经验推广、3项工作获自治区名义出台政策性文件,5项工作均获中央主流媒体推广,不断提升改革实效和工作影响力。在政府绩效考评方面上,结合财政部门特点和考评要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六个一”模式,即在决策定位上做到“一把手挂帅”,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出征谋划,提高工作站位,实行全员式参与;在工作机制上做到“一盘棋统筹”,站位全局谋划工作,实行全局性谋划;在推进方式上做到“一张表推进”,每个处室对表具体推进机关绩效考评工作,实行清单式推进,台账式管理;在管理方式上做到“一个口子进出”,组建厅绩效办统一组织全厅机关绩效考评工作,实行一体式对接;在考评内容上做到“一竿子到底”,考评内容由指标设置源头串联至考评结果应用末端的管理全过程,不留管理死角,实行链条式管理;在职责分工上做到“一股绳聚力”,采取“机关绩效考评领导小组站前指挥、厅绩效办具体组织、厅会审小组全程参与、指标责任处室具体实施”的分工方式,实现无缝式分工。
积极应对热点,回应服务对象诉求,提升高质量经济“源动力”
政府绩效既是部门履职情况的综合反映,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以政府绩效管理推动财政干部优化作风,提升工作质量。近年来,选择与区直部门、社会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财政资金拨付、“十百千”会计人才培养等关注度较高的事项作为评价内容,征求服务对象意见,问效于民、问计于民,发挥绩效管理的“问题诊断”功能。2019年共收到了服务对象反馈意见59条,对2018年社会评价反映存在的62个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将优化培训内容结构、优化师资力量配备等工作建议转化吸纳为具体的政策和工作举措,解决财政工作的“堵点”和“痛点”问题,不断提升财政部门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发挥绩效管理的“晴雨表”功能。
稳妥突破难点,狠抓收支管理,厚植高质量发展的“造血能力”
广西作为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培植财源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用好资金是提升财政效能的重中之重。广西财政厅结合地方实际,近年来将“钱怎么来”“钱怎么花”的关键问题作为重点考评事项。在收入方面,按照“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标准科学制定财政收入增长任务,倒逼本厅各处室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在支出方面,从加快支出进度、加大监督力度、扩大绩效管理幅度等三个方面对财政支出质量进行考评。2019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广西2019年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8%,排全国第4位、西部第2位;财政支出质量稳步提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在2019年全国财政监督评价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预算绩效管理在2019年通报结果中进入优秀等级。绩效管理的“动力源”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稳步提升了“造血能力”。
抓实落脚点,实行全方位应用,增强干部队伍“战斗力”
政府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是机关绩效考评的落脚点和关键点。广西财政厅除将考评结果用于机关绩效考评奖金分配外,同时在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出国培训等方面进行应用,将考评结果与干部职工的位子、票子、面子相挂钩,实行“按绩取酬”“按绩得位”,树立奖优罚劣的正确绩效导向,激发财政干部勇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奋发作为新动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责任编辑 李艳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