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安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国范围内就此吹响了迈上新征程的号角。陕西省西安市所辖蓝田县、户县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按照“加快一事一议转型升级,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的要求,率先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中迈出了坚定而有力的第一步,也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做出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胡家庄村——以产业化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胡家庄村位于户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目前全村发展主导产业“户太八号”葡萄750余亩,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胡家庄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政府的帮助,把过去一个“行路难、吃水难、致富难”的村庄建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令人艳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胡家庄村的发展依赖于“公司带动农户”的发展模式,企村联姻,按照荣华集团投资、农户投地以土地折价入股这种合作模式扶贫开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建设葡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特别是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把扶贫工作从“输血型”转换为“造血型”,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变成“庄园工”,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
西安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国范围内就此吹响了迈上新征程的号角。陕西省西安市所辖蓝田县、户县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按照“加快一事一议转型升级,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的要求,率先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中迈出了坚定而有力的第一步,也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做出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胡家庄村——以产业化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胡家庄村位于户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目前全村发展主导产业“户太八号”葡萄750余亩,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胡家庄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政府的帮助,把过去一个“行路难、吃水难、致富难”的村庄建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令人艳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胡家庄村的发展依赖于“公司带动农户”的发展模式,企村联姻,按照荣华集团投资、农户投地以土地折价入股这种合作模式扶贫开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建设葡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特别是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把扶贫工作从“输血型”转换为“造血型”,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变成“庄园工”,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业,为胡家庄村农民摸索出一条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致富后的胡家庄人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现状,通过科学规划,开创了一条以产业促发展的致富路。在政府的引导下,邀请专业设计公司为村里未来的发展描绘蓝图。胡家庄村的规划结构以“一带三区”为主线,“一带”是指村庄整齐划一的风景带,“三区”是指旅游小镇、生态园、集体经济发展区。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产业化打造村美、民富、业盛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一事一议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遵循不超奖补范围、不越议事程序、不违规拆建、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原则”,这是财政、综改部门的要求,对此,村主任连连点头:“我们有好政策,有成熟产业,我们更有底气和勇气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
李家岩村——以生态化打造秦岭脚下的美丽家园
在秦岭北麓高冠峪出口,座落着号称“环山旅游第一村”的李家岩村,东临潺潺瀑布水,南靠悠悠终南山,西立巍巍圭峰顶,北有佛圣草堂寺,旅游资源丰富。依据户县草堂寺景区总体规划,该村共建成徽派风格民居别墅197户,现有农户190户,人口700余人,全村人均收入达13700元。
李家岩新村内,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而且幼儿园、卫生室、健身广场、超市等设施应有尽有,不仅进行了美化、绿化和亮化,还对村里的接待人员、厨师进行了统一培训,保证游客来到这里住得干净,吃得舒心,玩得开心。如今新村已基本实现村庄城市化、居住现代化、生活休闲化、村庄管理公司化、收益旅游产业化,以别样的农家乐风格成为都市人在秦岭脚下的另一个家。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李家岩村做出了完整的规划设计,拟定了新建项目,如新增绿化面积9650平方米。对于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村主任胸有成竹:“财政出一点,自愿筹一点,有钱人捐一点。群众参与是主体,财政资金像酵母一样,主要是起到发酵作用。”
野竹坪村——以“当代愚公”精神打造别样美丽
野竹坪村地处蓝田县东南20公里的秦岭腹地,区域内山高林密,植被保持良好,号称天然氧吧,竹坪河河水清澈冰凉,螃蟹小鱼尽收眼底。特别是村内独有的黑龙潭自然风光优美,形成一潭三瀑的奇特景观,独具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迤逦风光。

90年代初,野竹坪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徐余章同志带领全村群众历经四个寒暑,开山劈石,克服艰险,硬是在山上开出了一条4公里的出村路,结束了百年来野竹坪无路的历史,被誉为“当代愚公”。在他的感召下,更多干部投身建设美丽乡村。现如今的野竹坪,基本形成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主导,以核桃、板栗、布尔山羊等种养殖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农民收入从主导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5%以上。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把这个村妆扮得更加美丽。除此之外,依托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蓝桥独有的山水资源优势,野竹坪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美丽乡村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洒向渴求发展的野竹坪,当地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再次打响了一场当代愚公建设美丽乡村的攻坚战。在村干部的召集下,野竹坪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按照“一事一议”议事程序,根据民意征集项目,发挥村民投身建设家园热情,鼓励村民踊跃筹资筹劳。野竹坪拟定了三年项目规划,今年从“村庄整治、基础设施、乡村旅游”三方面入手,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发展标准化农家乐,建当代愚公纪念馆,并同步改善村基础设施,新建垃圾台、石拱桥、仿唐门阙、休闲广场,安装健身器材等。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未来,野竹坪村充满信心。正如村民自编的一段打油诗所唱:
一事一议政策好,
村建绿道早知晓;
现在又有新政策,
干群一心齐夸好;
美好明天在挥手,
想想都觉很美妙。
野竹坪上有广场,
婆娘齐把秧歌扭;
借此平台感谢党,
略表心意莫要笑。财
责任编辑 李永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