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举措,财政收支规模不断壮大,财政公共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作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江西省财政总量仍然偏小,实力仍然偏弱,属于典型的“小财政”。在此基础上,财政部门如何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职能,推动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我认为,就是要着力推进发展型财政、公共型财政、调控型财政、精细型财政、效能型财政的“五型”财政建设,努力实现“小财政”的“大作为”。
建设发展型财政 在推动经济壮大上主动作为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不足仍是江西最根本的矛盾。财政部门要跳出就财政论财政的小圈子,主动从经济发展的高度思考财政工作,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从单纯的理财向生财、聚财、理财并重和首先抓好生财、聚财转变,健全财政激励机制,激发各方面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建立经济与财政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二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完善结构性减税,支持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推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板块,逐步建立起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努力达到总量与质量统一、效率与公平统一、财力增长与经济增长统一。
建设公共型财政 在保障民生需求上全面作为
近年来,虽然江西省大力实施公共财政政策,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为全面地推进民生工程?我认为,就是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特点,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构建结构合理、分配有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筑牢“网底”。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补齐“短板”。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主动把握社会矛盾极易产生的敏感区,从关系人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以及人的尊严等民生问题入手,优先解决特殊困难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特殊困难群众。三是堵塞“漏点”。加强民生政策之间的统筹衔接,堵塞政策覆盖和执行上的漏洞,努力平衡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致力于落实普惠性民生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更加公平地享受财政福祉。

建设调控型财政 在优化财政体制上创新作为
江西加速发展的需要和财力薄弱的现状,要求我们更为充分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把握财政工作的能动性和财政政策的主导性,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步,在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规范管理上取得新实效,更好地发挥改革红利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一是完善财税体制。围绕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省以下财政体制,合理确定省与市县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二是改革预算执行制度。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构建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强化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管理,健全预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三是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减少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建设精细型财政 在强化财政管理上规范作为
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是提升财政绩效的基础,也是实现财政作为的重要手段。一是大力应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建成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公务卡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实现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着力提升财政运行效率和效能。二是加大全过程监督力度。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财政干部“两个安全”;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三是积极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力度,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的依据;加大对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力度,增强项目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政府资金投向,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的整体合力和使用效益。
建设效能型财政 在加强财政服务上高效作为
做好财政工作,既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又要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坚持“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理念,进一步提高温馨服务的意识,提升高效服务的能力,赢得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定点联系制度,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畅通民意反馈渠道,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和信访举报,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贯穿于财政决策的全过程。二是精简办事流程。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间,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加大信息公开。完善预算公开机制,规范预决算公开内容和程序,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公开,接受人民监督。四是坚持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切实提升财政管理的绩效和水平,推动全省财政事业在新的起点实现新跨越,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