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全国财政系统正在深入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我对财政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我认为“财政精神”应该体现在“科学、精细、求实、规范”这八个字上。
科学。财政工作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定财政政策,科学分配财政资金。一是提升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始终坚持集体决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积极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财政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财政决策科学化水平。二是提升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制定财政政策前,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摸清实情,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真正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三是提升财政资金的绩效性。财政资金不仅要用得准,更要用得及时,用得效益高。所以,要切实做好财政支出管理,做到经常性支出有序安排、专项性支出保障重点。同时,提升支出的均衡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关键问题,提升财力实效,放大财力效益。
精细。财政工作必须精确细致,追求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大化。一是精明理财。财政工作要求强化基本数据信息统计、收支科目体系、支出标准、项目库、会计等各...

当前,全国财政系统正在深入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我对财政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我认为“财政精神”应该体现在“科学、精细、求实、规范”这八个字上。
科学。财政工作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定财政政策,科学分配财政资金。一是提升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始终坚持集体决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积极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财政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财政决策科学化水平。二是提升财政政策的针对性。制定财政政策前,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摸清实情,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真正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三是提升财政资金的绩效性。财政资金不仅要用得准,更要用得及时,用得效益高。所以,要切实做好财政支出管理,做到经常性支出有序安排、专项性支出保障重点。同时,提升支出的均衡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关键问题,提升财力实效,放大财力效益。
精细。财政工作必须精确细致,追求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大化。一是精明理财。财政工作要求强化基本数据信息统计、收支科目体系、支出标准、项目库、会计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基础建设。同时,牢固树立资金成本观念,花小钱办大事,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二是开明理财。积极实施逆周期调控。越是在困难时期,财政越是要加大支出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稳定器”的作用,千方百计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强化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能,注重财政资金与担保、再担保、政策性保险等金融手段协调配合,支持民间资金、金融资金与政府资金联动进入相关领域,集中财力办大事。
求实。财政工作是真金白银,必须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一是务实。财政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守客观规律。对财政收入,要严格财税收入政策,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应退尽退,坚决不收过头税,更不能重复收税。对财政支出,要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不喊口号,不搞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二是落实。财政部门要将中央和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确保重点政策的兑现、重点专项的安排和重点工程的支出。三是踏实。财政干部都要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踏实工作,为财政事业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规范。财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坚持依法理财和按规范的制度做好工作。一是依法理财。财政部门掌握着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权以及使用效益的监督权,必须坚持做到依法理财,严格遵守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强化财政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理财的水平。二是规范程序。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证财政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保证财政运行健康平稳。三是完善制度。坚持以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确保财政工作的所有环节都在制度的约束之下,构建财政管理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确保财政监督全覆盖。财
(作者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