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事一议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提出来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一种新模式,几年来的试点表明,这种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深受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和称赞,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发挥更加积极的效益。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劳难。一是筹劳难。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以筹措到足够的劳力。二是投劳工效低。现在大多数工程采用效率高、质量好、花费少、安全性能高、劳动强度低的机械作业,而肩挑手抬式的人工作业方式已不适应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需要。三是大部分群众愿出钱不愿出工。现在农村劳动力用工工资为70 — 100元/人 一天,投10个工相当于投入700 — 1000元,而其工程量远远比不上机械作业10个工日的工程量,因此农民群众通常愿出钱不愿出工。四是组织投劳难。组织群众投劳,面临工具落后、出工不出力、出工不齐、施工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大量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无论从施工方式,还是从施工效率来说,投工的效果远远比不上投钱。
2.筹资难。一是筹资标准低。现行的一事一议筹资标准是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时制定的,即为年人平筹资不得高于15元。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这一标准只具有表明群众意愿的象征意义,难以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建设资金缺口大,建设期间长。按一个村2000人、年人平筹资15元计算,可筹资3万元,按1∶5奖补,可筹资18万元。18万元可硬化3.5米宽、0.2米厚的水泥路720米,可新修砂土公路2公里左右,与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按此标准,一般一条村组水泥路要筹资和建设3—4年才能建成。在山区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工程量通常较大,需要大量投资,而农村经济条件差,加上集资筹资标准低和财政奖补额度有限,资金缺口难以弥补,导致农民群众想议事、盼议事,但又怕议事、难议事。
3.议事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只有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才能进行。但是,目前大多数村民代表大会,议事议不到点子上,对于诸如项目建设标准、工程预算、资金筹集、投劳、施工、工程管理等关键问题往往讨论不充分,不能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
4.施工难。由于工程量小,投资额少,利润绝对额小,实力较强的施工队伍不愿做,“打游击”的施工队伍在技术质量方面难以保证,村民自己施工因无工具、无劳动力,难以组织实施。
5.工程预算欠到位。有的没有工程预算,工程投资无法考核;有的工程预算编制粗糙,没有可靠的参考依据,难以采信,导致奖补额度难以确定,只能在奖补立项时下达奖补控制额度。
6.奖补程序欠到位。由于各地的工作要求不一,乡镇、村组干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不齐,使得财政奖补程序和每道程序的规范操作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7.质量监管欠到位。一是项目没有详细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要求,往往指手为界、口说为图、目视为测,不能形成验收和监管依据。如:桥梁建设、山塘维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无法进行正规的质量验收。二是没有工程质量监理技术人员,工程监管工作无从下手。
8.公开公示欠到位。部分项目不公示,或者公示不按要求和环节进行,或者公示的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时效不及时。
二、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建议
1.提高筹资投劳标准。过去制定的筹资投劳最高标准限制,对减轻和稳定农民负担,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农民群众想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但受资金筹集限额的困惑,不得不放弃所想或将本该一次做成的项目分多次做完,这严重影响了投资使用效率,增加了建设成本,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在国家尚不具备大包大揽的条件下,提高筹资投劳标准势在必行。一是将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平50—100元;二是允许以劳折资,折资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劳动力价格确定;三是放开筹资投劳标准限制,由村民代表大会根据建设项目的投资额与群众的承受能力和财政奖补额度,自主决定项目的筹资标准、对象、范围和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
2.规范各环节操作程序。为了方便基层干部了解和掌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所必须的程序和要求,真实反映农民群众的需求和意见,有必要将重要环节的重要程序标准化、格式化。如对议事议程、议事记录、项目规划、筹资筹劳审批、公开公示、财政奖补申报、工程施工合同、建设项目公示牌等,都予以明确和规范。
3.制定工程预算定额。为了帮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制定比较准确的工程预算,以市州或县市区为主制定统一的工程预算基本定额标准,并定期修订基本定额,以便村组据此编制工程预算。
4.分类监督管理工程。对一般工程,由村民推选的村民监督小组负责监管和验收;对桥梁和其它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项目,交由技术主管部门监管、组织验收,村民监督小组参与。
5.加大财政奖补额度。根据工程预算和决算、村民集资筹劳到位额度、工程量的大小、村民受益人口多少、村组的经济条件等情况,实行财政奖补,奖补额度可定为预算或决算的70—80%左右,有条件的还可以适度提高。
6.建立项目库服务平台。为了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和更好地选择投资少、受益面大、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实施优先建设、优先奖补,高效优质地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建立项目库和加快项目库服务平台的建设,既利于上级财政部门对财政奖补工作的监管,又便于基层从项目库中选择当年实施的项目。为此,要发动和指导村级组织将本村范围内的公益事业进行全面规划、全面商议,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分期分批分年度的建设计划,将有关信息录入财政奖补项目库,财政部门只能从项目库中选择立项和实施奖补,从而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也有利于廉政建设。
7.建立施工队伍库服务平台。为方便村组选择适合的工程队伍,县市区财政局可将过去从事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有经验、重质量、讲信誉的施工队伍的基本信息录入施工队伍库,建立施工队伍服务平台,供村组和村民自主选择。同时,对不讲质量和信誉的施工队伍进行不良记录,实行退出机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财
责任编辑 李永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