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试点市,宁波在全面完成市、县(市、区)平台一体化系统推广实施的基础上,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化平台应用、发挥平台效用上来,围绕财政改革和管理中的重点性工作,以数据综合分析利用为主要着力点,按照“以平台为基础,先集中数据,再分析利用”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基于平台的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建设。
(一)合理优化数据交换机制。上下级财政数据稳定、通畅地交换,是数据采集的前提条件。通过平台的推广实施,宁波市建立起了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部门信息交换的数据通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上下级数据交换机制,为确保每天定时、自动收集汇总全市业务数据提供技术保障。一方面,在软件配置上下功夫,调整数据传送的技术配置,提高数据传输性能,确保各级财政数据稳定、高效地交换;另一方面,从数据层入手,优化数据存储结构,采用增量传送方式,不断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
(二)扩展充实数据内容。丰富、充实的数据,是实现数据综合分析利用的首要基础。宁波市结合财政地税合署办公的特点,充分发挥平台数据集中、上下贯通的优势,在将市本级一体化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完整、准确地记录入平台的同...
作为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试点市,宁波在全面完成市、县(市、区)平台一体化系统推广实施的基础上,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化平台应用、发挥平台效用上来,围绕财政改革和管理中的重点性工作,以数据综合分析利用为主要着力点,按照“以平台为基础,先集中数据,再分析利用”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基于平台的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建设。
(一)合理优化数据交换机制。上下级财政数据稳定、通畅地交换,是数据采集的前提条件。通过平台的推广实施,宁波市建立起了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部门信息交换的数据通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上下级数据交换机制,为确保每天定时、自动收集汇总全市业务数据提供技术保障。一方面,在软件配置上下功夫,调整数据传送的技术配置,提高数据传输性能,确保各级财政数据稳定、高效地交换;另一方面,从数据层入手,优化数据存储结构,采用增量传送方式,不断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
(二)扩展充实数据内容。丰富、充实的数据,是实现数据综合分析利用的首要基础。宁波市结合财政地税合署办公的特点,充分发挥平台数据集中、上下贯通的优势,在将市本级一体化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完整、准确地记录入平台的同时,通过平台将市、县(市、区)两级预算指标、国库支付和非税收入等财政收支数据汇总集中,并将从地税和发改委等部门取得的相关数据纳入平台统一管理,不断扩充丰富平台中的数据内容,逐步形成了集财政、税务和宏观经济等多方面业务信息为一体的数据中心,为开展跨业务、多角度、分层次的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工作提供全面、翔实的数据信息。

(三)严格控制数据质量。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数据综合分析利用的成效。在平台和一体化系统推广实施工作中,宁波市、县(市、区)两级均严格遵循财政部印发的《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控制数据质量。所属地区存在个性化基础数据扩充要求的,统一由市财政局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扩充,对于各县(市、区)特有的业务需求,也由市财政局组织安排进行配置,确保上下级间数据统计汇总的口径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核对校验机制,确保平台与表层系统的数据一致。通过严格把好数据质量关,保证了综合分析利用所需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四)扎实做好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科学规划分析主题,依托先进手段将数据以多种形式展现,是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市财政局根据财政改革和管理的需要,认真梳理各项业务、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和潜在的分析决策需求,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不断完善数据分析体系和分析模型,逐步确立了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收入管理、宏观数据等多个分析主题。同时,运用相关技术工具和数据处理手段,构建起基于平台的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并集成了数据展示门户。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满足各层次的财政业务人员对业务数据全方位、分粒度的统计查询和分析决策需求。

(五)切实抓好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和一体化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是开展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平台和一体化系统推广实施的同时,市财政局积极开展运行维护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制定运行维护流程、整合运行维护资源、引入管理软件、设立技术服务台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建立起对平台和一体化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及网络环境实时监控的机制,实现了对问题提出、处理解决、结果反馈全流程的跟踪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维护保障管理体系,确保了平台和一体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基于平台的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深入挖掘了业务数据的内在价值,全面、准确反映了财政收支情况,切实提升了各级财政部门综合运用各种数据进行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实现了财政收支数据的分析预测。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将财政收支数据以各种报表、图表的形式展现,全面反映了财政收支的总体状况,以及各个收支项目的基本构成,便于全面、及时了解掌握总体财力、资金安排、预算执行、财政收入等整体情况。通过收支数据的环比和同比分析,对比各地区的历史收支曲线,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趋势,为财政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字依据。
(二)实现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预警。利用平台中实时记录的指标和支出等业务数据,实现了对预算执行情况分财政部门、分预算单位、分功能科目、分资金性质等多角度的即时反映。通过跟踪追溯每一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对预算超支情况进行提示预警,为财政部门动态监控预算执行进度、及时调整预算执行力度、确保财政资金顺利拨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三)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动态反映。通过对平台中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实现了对税收收入明细情况分地区、分预算级次、分功能科目全方位的跟踪、分析与展示,准确摸清了各级财政的收入家底,强化了对税收收入的综合管理。同时,结合政策的调整变化,对非税收入信息进行历史波动分析,分收入类型、财政专户、执收单位和执收项目,综合体现非税收入的进展情况,将非税收入管理全过程完全置于动态监督下。
(四)实现了宏观统计数据的初步利用。在做好对财政收支数据分析挖掘的同时,积极探索对宏观统计数据的有效利用。积极争取市发改委的配合与支持,在平台中引入了较为完整的宁波市宏观统计数据和周边省市的主要分析指标等宏观经济信息,为财政收支决策分析提供了宏观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科学决策水平,也为今后实现财政收支数据与宏观统计数据密切结合、综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