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河北石家庄:激励商贸服务业发展
河北省石家庄市从2011年起采取多项财税优惠奖励政策措施,推动商贸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支持商贸服务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对列入全市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新建投资1亿元以上的非房地产重点项目、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新设立的专业会展公司、国际或国内商业连锁十强在本市新设立的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扶持。二是促进商贸服务企业进档升级。对新晋级为四星级、五星级的酒店,市财政分别奖励20万元、50万元。对新评定为国家级特级、一级、二级的酒家(酒店),市财政分别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三是大力培育品牌展会。在本市举办超过300个标准展位或展览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会、展销订货会,市财政给予承办方30万元补贴。对在本市首次举办的国家级展会,根据其影响力,市财政给予主办单位50—100万元的奖励。四是鼓励商贸服务企业做强做大。对年度营业收入、市场成交额较上年增长20%以上的零售商场(单店)十强、连锁超市(单店)十强、餐饮服务企业(单店)十强、商品交易市场十强,市财政给予50万元的奖励。五是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市财政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
河北石家庄:激励商贸服务业发展
河北省石家庄市从2011年起采取多项财税优惠奖励政策措施,推动商贸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支持商贸服务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对列入全市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新建投资1亿元以上的非房地产重点项目、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新设立的专业会展公司、国际或国内商业连锁十强在本市新设立的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扶持。二是促进商贸服务企业进档升级。对新晋级为四星级、五星级的酒店,市财政分别奖励20万元、50万元。对新评定为国家级特级、一级、二级的酒家(酒店),市财政分别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三是大力培育品牌展会。在本市举办超过300个标准展位或展览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会、展销订货会,市财政给予承办方30万元补贴。对在本市首次举办的国家级展会,根据其影响力,市财政给予主办单位50—100万元的奖励。四是鼓励商贸服务企业做强做大。对年度营业收入、市场成交额较上年增长20%以上的零售商场(单店)十强、连锁超市(单店)十强、餐饮服务企业(单店)十强、商品交易市场十强,市财政给予50万元的奖励。五是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市财政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夜经济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创建、大众化餐饮服务等。同时,支持建立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体系以及大型商贸企业生产基地等。
(程进升)
辽宁沈阳:支持养老机构建设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制定“四补”惠老新政策,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建设,着力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中介养老为纽带的“3+1”养老服务模式。一是继续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补贴政策。对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两年内每年每张床位补助2000元,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承担。二是开展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助试点。对各级民政部门批准建立、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按照接收本市户籍老年人人数给予日常运营补助。市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郊县每人每月补贴80元。三是对入住养老机构的低保失能老年人给予补助。生活半自理的每人每月补助400元,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四是对示范性日间照料站建设和运营给予资金补助。2011年全市继续投入1000万元建设100个示范性日间照料站。同时在9个区各确定10个试点社区安装智能健康监护管理系统,每个社区补助3万元运营资金。
(本刊通讯员)
浙江衢州: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
为全面提升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创业致富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浙江省衢州市开展了“万名农村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农村种养业大户或营销大户、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农业龙头企业或扶贫龙头企业经营者、来料加工经纪人、农家乐经营业主、物流从业人员、家政服务员、网上营销员以及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其他各类实用人才。培训经费由各地财政给予补助,市本级补助金额按培训实际所需的费用据实结算,在本地培训每期每人不超过1000元,在省内培训每期每人不超过2000元。全市计划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到2015年培养带动能力较强的优秀实用人才5万人以上。
(王燕萍)
山东日照:政府采购成效显著
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政府采购工作按照“先评审后采购、先采购后付款”和“无计划不采购、无采购不支付”的管理模式,依托政府采购综合管理平台,将政府采购预算与申请、招标、合同管理和资金支付等各个环节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财政支出总体效益。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引导鼓励供应商、采购单位优先提供和购买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绿色环保产品,节能和环保产品全年采购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73%和273%。随着采购单位监管工作力度的加大,市政府采购目录范围进一步拓宽,扩大到44大类140个品种,覆盖了政府投资的货物、服务和工程各个领域。其中,工程类采购合同额14.95亿元,占政府采购总额的80%,比上年增长26%。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人防指挥中心、人民医院和中医药病房楼等重点工程项目均纳入了政府采购监管范围。全市全年政府采购规模达22.79亿元,实际采购合同额18.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7%;共节约资金4.1亿元,节支率达18.06%,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单君 张毅博 梁亮)
湖北东宝:整合资金推进整村脱贫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财政部门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治理”方式,推进整村脱贫工作。2010年共整合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52.1万元(其中省财政下拨72万元、地方配套12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8个,整村推进财政扶贫开发项目13个。对涉及贫困村房屋、水电、产业、科技、教育、卫生等项目的资金捆绑整合使用,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生活条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所有项目实行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审计制以及项目后续管理制。
(梁春玲 汪克忠 刘金花)
湖南娄底:构建学前教育保障机制
湖南省娄底市坚持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质工程,着力构建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1年起,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教育经费中占适当比重,并连续三年逐步提高。市本级和县市区安排专项经费,统筹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保障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以政府投入为主、成本合理分担的公办幼儿园,确保全市80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各有一所公办幼儿园。采取购买服务、派驻公办教师、减免租金等方式,扶持引导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使民办幼儿园数量占到全市幼儿园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开办”的办园格局。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检测机制,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帮助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问题。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将公办幼儿园收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办园成本核算和备案制。
(谢子仪 蒋志金)
广东平远:着力打造油茶产业基地
广东省平远县将油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采取“引进企业办基地、利用基地带农户”的办法,大力发展油茶种植,打造绿色经济。在国家、省、市各级财政给予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县财政于2009—2011年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对油茶种植或加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奖励5万元,并优先办理林业项目贴息贷款申请手续;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奖励2万元等。为延长油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该县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升油茶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县共有油茶林17.1万亩,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63.8%。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被列为油茶丰产林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及国家油茶丰产林栽培示范试点县。
(本刊通讯员)
重庆石柱:规范家电下乡补贴管理
重庆市石柱县采取五项措施推动开展家电下乡工作。一是坚持“1+1”模式,加快补贴进度。实行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在1个工作日内申报、在1个工作日内补贴的“1+1”工作模式,由各备案销售网点兑付补贴资金。二是把好两道关,严格资料审核。各备案销售网点严格审核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农户的受补贴资格,购买人必须在其身份证、户口本、领款单及销售发票复印件上签字备查。各乡镇财政所接到家电下乡补贴申请后,仔细审核备案销售网点提供的进销存台账和购买人签字的备查材料,对提供资料不全、失实的购买人,不予兑付补贴资金,并追究涉嫌骗补的备案销售网点的责任。三是强化重点抽查,严防骗补行为。各乡镇每月抽查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农户比例不得低于10%,对购买两台及以上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要实现100%抽查,并登记抽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补贴透明度。各乡镇督促备案销售网点按规定公示补贴信息,设立骗补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五是建立健全制度,促进家电下乡规范化。建立家电下乡工作抽查、家电下乡产品进销存台账和标识卡管理制度以及违法违规备案销售网点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完善备案销售网点补贴信息公示制度,从制度和机制上防止骗补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黎基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