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后,山东各级财政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2008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5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财政支出达到270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8%,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财政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将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在“三保、三促、三抓”上狠下功夫,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运转,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在保增长方面,省级财政将安排9.57亿元落实中央国债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山东省地方铁路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建设,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市县设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支持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城市建设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增加投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在保民生方面,将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现有学生人数分别提高155元和105元;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

2008年,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后,山东各级财政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2008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5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财政支出达到270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8%,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财政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将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在“三保、三促、三抓”上狠下功夫,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运转,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在保增长方面,省级财政将安排9.57亿元落实中央国债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山东省地方铁路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建设,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市县设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支持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城市建设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增加投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在保民生方面,将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现有学生人数分别提高155元和105元;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人均1000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人均72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80元以上,并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年内完成2万户新增廉租住房、5万套经济适用房的任务;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并落实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公益岗位开发等扶持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在保运转方面,将增加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资金,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层运转需要;增加基层政权建设专项补助,扎实推进“平安山东”建设。同时,针对今年山东取消和停征收费项目较多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有关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
“三促”,即促经济结构调整、促农村改革发展、促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后劲。在促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一是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加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列入国家和省发展规划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国家级创新能力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应用技术研发和专利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继续支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资助欠发达地区引进急需人才等。二是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加大对旅游产业、农业现代化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信息产业及电子政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支持节能减排。在南水北调黄河以南段、省辖淮河段以及小清河等重点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支持污水处理厂达标升级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支持节能高新技术产业化、节能公共管理、建筑节能改造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在促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泄洪河道治理,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实施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加大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促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重点是巩固完善财政收入质量改善奖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奖励、均衡县级财力差异奖励、农村义务教育化债奖励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五个机制”,促进县乡科学发展;采取贴息、奖励等方式,建立产业转移引导机制,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三抓”,即抓改革、抓管理、抓落实,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抓改革方面,积极实施增值税转型和燃油税费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房产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征管政策;继续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试点,扎实开展社会保障预算编制工作,逐步将所有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在抓管理方面,重点是细编、实编部门预算,提高年初批复预算的到位率;完成“金财工程”省级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任务,加快市、县两级平台建设,强化财政基础管理;健全财政监管机制,强化财政监督、投资评审和绩效考核,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依法科学理财水平。在抓落实方面,强化落实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执行能力,确保将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好。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