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黑龙江省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财政收入增幅下降。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坚持“引、支、救、保、压、管”六字方针,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引,就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扩内需、保增长。一方面,积极筹集配套资金,重点支持全省公路、农村公路、铁路、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等工程建设;支持“两棚一草”(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非煤城市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廉租房以及“三供两治”(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民生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涉农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落实“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农民扩大消费;落实国家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契税等优惠政策,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支,就是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支持关键环节和重点...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黑龙江省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财政收入增幅下降。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坚持“引、支、救、保、压、管”六字方针,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引,就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扩内需、保增长。一方面,积极筹集配套资金,重点支持全省公路、农村公路、铁路、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等工程建设;支持“两棚一草”(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非煤城市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廉租房以及“三供两治”(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民生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涉农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落实“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农民扩大消费;落实国家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契税等优惠政策,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支,就是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支持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通过增加预算支出和调整存量专项资金办法,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围绕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度假区建设,使旅游产业成为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化建设,以良种化应用和模式化栽培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黑土区治理、测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支持以牧畜服务体系和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加大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麦豆轮作示范区建设;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启动第二批新农村“百乡千村”试点建设、贫困村发展生产互助资金试点,支持农村沼气和秸秆汽化、固化等清洁能源建设,继续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
救,就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点调控”作用扶持重点企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整合相关财政专项资金,采取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手段,助其渡过难关。认真落实国家新出台的边贸专项转移支付政策,大力支持口岸码头、出口加工园区和基地建设,支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发展,落实对俄出口的产品奖励政策。采取预算安排、调整支出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办法筹集资金,彻底解决省属重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
保,就是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保证重点支出需求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实施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继续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在全省全面实施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标准。继续抓好财源大项目推进工作,支持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财源产业集群和规模化发展。落实财政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沿边开放带、县域经济等方面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财源建设激励机制。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
压,就是大力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勤俭节约过紧日子。对购置公务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等支出实行零增长,出国(境)经费压缩20%,探索试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办法;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项目。
管,就是以开展“财政监督管理年”活动为载体,着力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抓管理,重点抓好再就业资金、矿业权价款、政府债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方面的监管。抓改革,重点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化和参与式预算试点,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大力支持森工管理体制改革。抓监督,在推进财政系统内部同步监督的同时,建立“共同监督”机制,形成内外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相配套的监督格局。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