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或自然人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目前,对个人所得税制实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除了应在起征点、税率等方面作合理调整外,更要在征收单位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其中征收单位应该由现在的个人逐步转向家庭,即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将夫妻的所得结合起来联合申报纳税,以家庭所得为税基,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再区别纳税人的家庭人口、赡养、抚养、就业、教育、是否残疾等不同情况确定其他单项扣除,根据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调节收入分配,实现按综合能力纳税。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有效可支配收入,而家庭申报制可有效实现纳税人负担的横向公平,充分体现税收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虽然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申报模式的难度还很大,但家庭课税制特有的优势代表着个税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当采取渐进方式,分步实施,可选择适当的时机推动分类所得税向综合所得税的改革,为以家庭为单位申报课税制的实施创造基础条件,待时机成熟后,再向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的综合税制发展。
(一)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混...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或自然人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目前,对个人所得税制实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除了应在起征点、税率等方面作合理调整外,更要在征收单位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其中征收单位应该由现在的个人逐步转向家庭,即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将夫妻的所得结合起来联合申报纳税,以家庭所得为税基,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再区别纳税人的家庭人口、赡养、抚养、就业、教育、是否残疾等不同情况确定其他单项扣除,根据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调节收入分配,实现按综合能力纳税。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有效可支配收入,而家庭申报制可有效实现纳税人负担的横向公平,充分体现税收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虽然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申报模式的难度还很大,但家庭课税制特有的优势代表着个税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当采取渐进方式,分步实施,可选择适当的时机推动分类所得税向综合所得税的改革,为以家庭为单位申报课税制的实施创造基础条件,待时机成熟后,再向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的综合税制发展。
(一)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混合型税制结构模式,为向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的综合税制模式创造基础条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与综合所得税制可对维持基本生计的收入,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户生产经营、承包承租、稿酬收入合并按统一的累进税率征税,采用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对非劳动收入,如财产转让、财产租赁、偶然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采用比例税率征收。另外,为鼓励科技发明,可对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采用优惠的税率征收。在征收模式上,对劳动所得和经营所得等综合征税项目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算,按月预缴,年终汇算多退少补,对非劳动所得等非经常性收入项目,仍然采取分类征收的方法。在申报方式上,仍实行支付收入单位按月源泉扣缴、纳税人按年自行申报办法,鼓励年所得一定额度以上的纳税人夫妻联合申报。这种综合征收方式可以保持原来的个人所得税税金入库流式,保持源泉扣缴的优点,并获得相对充分的个人所得信息,为年终的综合征收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可以减轻年底集中缴纳给纳税人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可以减轻税务部门年底集中征收时的工作压力。
(二)在成功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税制的基础上,适时推行以家庭申报为主的综合税制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申报课税模式可作如下设计:一是界定家庭概念。由于我国的家庭概念非常复杂,为了便于操作,引入小家庭的概念,即以夫妻为家庭主体,上包括赡养的夫妻双方的父母,下包括抚养的子女。二是设定费用扣除项目。扣除项目一般可包括子女抚养费用;子女进入高中和大学支付的学费;如果子女参加工作尚未结婚离开家庭,则取得的收入计入家庭总收入享受基本免征额扣除,不再享受抚养子女费用扣除;赡养老人的费用,如果老人领取退休金或养老保险的,要抵减扣除限额;家庭成员因疾病住院的,扣除医疗保险后支付的差额部分凭医院出具的发票可以另计扣除;以家庭为单位向慈善机构年捐款一定额度以内的,可以税前扣除。三是申报课税方式。纳税人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各项收入,由支付单位依法代扣代缴(纳税人缴纳的养老、医疗等“五险一金”直接作为免征额扣除),代扣代缴单位要依法将一个纳税年度内支付给纳税人的各项收入汇总后出具具有法定效力的收入证明,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纳税人以家庭为单位将各项收入合并后自行申报,税务机关通过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系统,结合税银联网等取得的共享信息,与纳税人提供的家庭认定以及收入和费用支出等证明进行比对,开展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应补缴或退还的税款。
(三)对个人收入实施有效的源泉控制,完善个税征收管理。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公民实行统一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与纳税身份证号码制度,达到法定年龄的公民必须凭身份证到政府机关领取纳税身份号码,两证的号码是一致的,并终身不变。个人收入和支出均需登记此号码,并通过银行账号在全国范围内银税联网存储,同时要求每个单位必须按规定在银行开户,每笔收入和支出都要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使纳税人每一笔收入都处于税务部门直接监控之下。建立个人财产实名登记制度,在存款实名制基础上,实现对个人金融资产、房地产及汽车等高额消费品的实名登记,将纳税人的财产收入显性化。建立全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对个人的重要收入如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以及从其他渠道取得的收入进行计算机网络监控和稽核,与银行的账号系统一道形成有效的个人收入控管体系,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税务监控机制。
责任编辑 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