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什么是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呢?工业企业又为什么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呢?这是学习财务管理必须首先加以理解的问题。
一、什么是工业企业财务管理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地进行商品生产,其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活动:在供应过程,企业必须用资金去购置生产资料和支付劳动报酬;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在耗费了一定数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同时,从价值上也耗费了相应数量的资金;在销售过程,企业必须收回相等于产品价格的资金;在分配过程,企业又必须通过对资金的分配来完成生产耗费的补偿和剩余产品的分配。总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支付、耗费、收回和分配活动是伴随着再生产过程反复而有规律进行的,这种有规律的资金运动形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相对独立方面——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是各种资金活动的总称,它体现着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如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资金缴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资金结算关系等,这些由企业财务活动体现的经济关系称为财务关系。
综上所述,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都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经济现象,两者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的一个特定的对象——企业财务。
国家为了有效地利用企业财务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经制度、法令和计划,来协调各个企业的财务活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则要求企业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应用专门的工作方法,按照国家的财经制度、法令和计划的要求,对本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地组织、指挥和监督,正确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所进行的这些活动就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它管理形式相比,它具有明显的特点。
第一,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是由企业财务指标的特殊作用决定的。企业财务指标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从而为企业控制、监督生产经营活动和正确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例如,企业的资金指标,能够综合地反映出各种财产物资的储存和动态;企业的生产费用和成本指标,可以综合地反映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企业的销售收入指标,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企业的盈利指标,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财务指标所提供的经济信息,掌握经济活动的动态,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得失和利弊,从而做出最佳的生产经营决策。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了解财务管理的这一特点,注意发挥财务管理的这一优势,促进企业,挖掘增产节约的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前已讲到,财务管理要按照国家的财经制度、法令和计划的要求,去组织、指挥和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如果离开了国家的财经制度、法令和计划,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就失去了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的依据,就可能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制度、法令和计划,坚持不懈地同一切违犯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二、工业企业为什么必须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产生过程表明,只要存在商品经济,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于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之中,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也必然会随之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的任务必然会越来越繁重。所以,企业必须相应完善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也反复说明,凡是我们在经济工作中重视了价值规律和财务活动的作用,加强了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时候,企业的生产就发展的比较顺利,经济效益就比较高,国家的财政状况也较好;反之,企业的生产就受到损害,经济效益就比较差,国家财政也每每受到影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企业的商品生产必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也会显得更加重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财务?什么是企业财务管理?
2.企业财务管理有哪些主要特点?它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