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实行计划管理,只是实行一定程度的经济计划,不能把经济计划同计划经济划等号。资本主义经济的计划管理不能改变其整个经济的市场经济性质,更不能改变其资本主义的性质,它只是国民经济管理中用以补充市场调节不足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由此而实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对社会主义制度来说,不只是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它首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的重要方面。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经济自始至终要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应是计划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最终将转向共产主义的高级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阶段,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市场调节,但决不能由此而排挤、否定计划经济和计划调节,不能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那样会使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歧途。计划经济或计划调节(包括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调节)应始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既不能使国民经济完全受市场调节,也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市场、市场机制、市场调节、市场经济,这是既相联系而又不同的经济范畴,不应将它们等同起来.有市场就有市场机制,但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其功能的强弱也就不同。功能较强的市场机制才能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因此,不是有市场的地方就有市场调节。另外,有市场调节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指导性计划经济中,虽然存在市场调节,但依然是计划调节起主导作用,因而就经济的性质来看,依然属于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只有完全受市场调节的计划外经济部分,才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但它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不起主导作用。
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按西方经济文献的解释,典型的、全社会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市场经济。但发展商品经济,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功能。这不应该有什么疑虑。社会主义经济只要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以计划调节为主导,则无论怎样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无论怎样利用和扩大市场调节,都不会向资本主义靠拢。
(摘自1986年6月14日《光明日报》卫兴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