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乡镇预算包括乡镇范围内的国家预算收支、乡镇预算收支和乡镇自筹收支三部分,它反映着整个乡镇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得如何,关系到乡镇财政是否能贯彻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是否能有利于乡镇经济事业有计划的发展。因此,乡镇财政要做到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就必须编制好乡镇财政预算。
一、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
乡镇财政预算的编制,不是一个单纯计算收支的问题,乡镇预算中的各项收支都同我国国民经济、乡镇经济事业以及农民群众的利益有关,涉及到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问题,都必须通过乡镇财政预算来正确处理。为此,在编制乡镇财政预算时,必须遵守以下三项原则。
(一)必须以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为依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适应我国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形势而制定的,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它是编制乡镇财政预算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首先,在编制乡镇财政预算时,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切实按照农轻重的顺序安排预算资金,把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作为资金分配的重点,以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其次,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充分挖掘增产增收和节约支出的潜力,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开辟财源,增加积累。根据乡镇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可能,积极合理地安排预算支出,精打细算,既保证乡镇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又保持乡镇财政预算收支的平衡。
(二)必须以乡镇经济计划为基础。乡镇经济计划是乡镇政府有计划地领导和管理乡镇经济的重要工具,它规定着乡镇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乡镇预算收入主要来自乡镇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预算支出主要用于乡镇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因此,在编制财政预算的时候,必须以乡镇经济计划为基础,充分考虑到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既不能只想发展经济而编制没有财力的预算,又不能单纯地用财政预算来框经济,限制经济的发展。要科学预测乡镇经济计划实现的可能性,使乡镇财政预算建立在既积极又可靠,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保证乡镇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必须保持预算收支平衡。在编制乡镇财政预算中,必须保持预算收支平衡,如果预算收支不平衡,就会打乱乡镇经济计划,使乡镇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失去保证。预算的收支平衡,是指当年乡镇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平衡。不能搞“寅吃卯粮”,不能打“赤字预算”。保持预算收支平衡,要注意不能随意动用上年结余搞平衡。对结余要瞻前顾后,以备临时的紧急需要。坚持预算收支平衡,还必须考虑到预算内收支与预算外收支的综合平衡,预算内外的收支都要纳入乡镇综合财政计划,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二、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的做法
为了正确编制乡镇财政预算,使其科学实际、稳妥可靠,便于组织执行,必须掌握编制乡镇财政预算的做法。
(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编制预算的规定。乡镇财政部门要在编制预算之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预算规定,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认清国家和乡镇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财经方针政策和财政收支任务,掌握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了解预算编制和报送的程序和日期。
(二)要深入查证和核实编制预算的依据。乡镇财政预算是乡镇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乡镇财政预算收支稳妥可靠,切实可行,必须深入查证和核实乡镇经济计划是否真实可靠,经济计划需要的资金,是否同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财力相符,如果超越了财力的可能,就要及时提出修改的建议,使乡镇经济计划做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综合平衡。
(三)要预计和分析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本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在编制乡镇财政预算以前,要预计和分析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匡算全年度各项收支数额,总结本年度预算收支发展变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预算管理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下年度预算。
(四)要拟定年度预算收支平衡指标.在编制乡镇财政预算时,要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先收后支,留有后备。只有这样,才能搞好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平衡关系,处理好乡镇范围内生产同分配的平衡关系。乡镇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是指乡镇财政预算编制时要坚持当年预算收支的平衡,以当年的预算收入来保当年的预算支出,既不要出现赤字,也不要结余过多。坚持先收后支,不留缺口。要做到预算收支平衡,首先在安排乡镇财政预算指标时,必须保留一定数额的预备费,以便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意外情况而临时增加的支出。其次在安排乡镇财政预算指标的同时,必须将地方预算外收支、乡镇自筹收支以及乡镇企事业财务收支等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拟定乡镇财政的综合平衡收支指标。第三在安排乡镇财政各项预算收支指标时,必须在上年度预算执行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级下达的财政收支指标和乡镇经济计划指标,广泛听取和征求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拟定分配方案。
(五)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表格编制。乡镇财政预算科目和预算表格,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工具。乡镇财政预算在编制和审批过程中,都必须运用预算科目和预算表格,以便完整、准确地反映乡镇财政预算收支的内容。在编制预算时,要严格按照上级财政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表格如实编制。
预算科目,是各项预算收支的科学分类。它包括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两大类。乡镇财政预算收支科目,一般应由国家财政作统一原则规定,各地区再结合实际情况作细则规定。
预算表格,是预算指标体系的表现形式。把大量的预算数字、核算资料和基础数据等系统地填列在表格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乡镇财政预算的全部内容。预算表格主要有三种:一是收支总表,它是预算的最基本表格,用以说明预算收支规模、收入来源和支出方向。二是收支明细表,它是用以具体说明预算收支内容、核算过程和基本依据的,可以使预算管理进一步精确化。三是基本数字表,它是用以说明经费预算单位的事业及业务活动等各项指标的表格。通过它可以制定和修订定额和标准,检查预算支出是否与事业计划相一致。
三、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的程序
乡镇财政年度预算,应由乡镇财政部门根据国家财政规定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程序进行编制。首先,乡镇行政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的人员编制和有关开支标准,编制行政经费预算。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和乡镇规定的事业发展计划、开支标准、定员定额和事业收入情况,编制事业经费预算。企业单位应根据乡镇经济发展计划,编制企业财务收支计划。其次,乡镇财政部门一方面根据县财政和有关部门规定的财政收支任务指标,结合乡镇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报送的单位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以及乡镇经济发展计划,编制预算草案。在编制预算草案时,还要编写文字说明,主要说明预算编制的依据,预算收支增减变化原因,组织完成预算收支任务需要采取的措施。第三,乡镇财政部门将编制的预算草案,提交乡镇专门会议讨论研究,送给有关部门反复协商,经过适当调整后,编制正式预算,报乡镇政府和上级审查,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乡镇财政部门组织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