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吉林省四平市财政部门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支农工作指导思想,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扶持畜牧业生产,推动了粮食的就地转化,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4年,全市财政部门用于扶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共314.5万元,占支农资金总数的40.3%,比1983年增加2.57倍;就地转化粮食7,146万斤,创造产值2,464万元。
在支持畜牧业发展、促进粮食转化上,四平市财政部门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应农村经济新形势,确立支农工作重点。四平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农业生产长期以粮食为主。财政部门也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扶持的重点,每年都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投放于粮食生产。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四平市粮食生产迅猛发展,产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粮食消化不掉,农民的辛勤劳动成果迟迟不能转化为经济收入。这使四平市财政部门的同志很受触动,他们认识到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财政支农工作也不能墨守陈规,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改变工作方法。1984年初,他们在广泛进行...

吉林省四平市财政部门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支农工作指导思想,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扶持畜牧业生产,推动了粮食的就地转化,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4年,全市财政部门用于扶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共314.5万元,占支农资金总数的40.3%,比1983年增加2.57倍;就地转化粮食7,146万斤,创造产值2,464万元。
在支持畜牧业发展、促进粮食转化上,四平市财政部门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应农村经济新形势,确立支农工作重点。四平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农业生产长期以粮食为主。财政部门也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扶持的重点,每年都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投放于粮食生产。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四平市粮食生产迅猛发展,产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粮食消化不掉,农民的辛勤劳动成果迟迟不能转化为经济收入。这使四平市财政部门的同志很受触动,他们认识到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财政支农工作也不能墨守陈规,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改变工作方法。1984年初,他们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农牧并举,综合发展”的支农工作指导方针,一手抓粮食生产决不放松,一手抓粮食转化。并决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促进粮食转化的主要措施来抓,把扶持的重点转向畜牧业生产。根据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查情况,他们适当调整了支农资金的投放比例,扩大了畜牧业的投资比重;同时,对资金的审批权限、投放办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做到专人负责,专款专用,为畜牧业发展和粮食的就地转化创造了条件。
二、从长远着眼打好基础,重点使用资金。四平市财政部门立足长远规划,从基础建设入手,本着“三优先”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在生产投资上,他们优先帮助专业户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畜牧专业户都有一定的饲养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资金上扶持一把,就会使其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4年,他们投放209.6万元资金,扶持专业户2,565户,建立专业村屯6个,共养牛4,743头,养猪7,647头,养羊9,385只,养禽73万只,养鱼1.119万尾。不但消化了大批粮食,还向市场提供肉类47.6万斤,鲜鱼92.6万斤,鲜蛋721.7万斤,牛奶32.4万斤。
在事业费投资上,他们优先保证畜牧业建设用款。先后拨出资金69.4万元,加强了市种畜场和怀德十屋农场等7个畜禽基地的建设;重点帮助6个基层畜牧兽医站新建了办公室、门诊室;购进了一批良种牛、猪和细毛羊,添置了一批人工授精设备和医疗防疫器材。市液氮供应站过去因设备不足,影响了牲畜、家畜的改良数量,1984年靠财政投资增添了25只液氮贮存罐,马、牛、猪的改良任务比年初计划超额30%以上。
在乡镇企业投资上,他们优先支持为畜牧业服务的生产项目。1984年主要扶持发展了饲料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共投资35.5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投资的20%。在全市已发展了一批饲料加工专业户,并在梨树、怀德等县建起10座饲料加工厂,全年生产各种饲料3,430吨。怀德县和双辽县还利用财政资金办起2座年产能力分别为500吨和150吨的奶粉厂,解决了本地的鲜奶加工问题。
三、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为畜牧业发展服务。在扶持畜牧业发展,促进粮食转化的过程中,他们注意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为畜牧业生产服务,为广大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
第一,处理好与地方党委的关系。在工作中,他们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及时反映情况,提出扶持畜牧业生产的意见、办法和建议,使本职工作和各级党委的中心任务统一起来,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热情支持。一些党委的主要领导和财政干部一起走访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解除群众发展畜牧业的思想顾虑。有的还帮助乡财政所制定扶持方案,亲自处理这方面的关键问题。
第二,处理好与畜牧部门的关系,紧密配合协调工作。他们和畜牧主管部门一起,在全市重点帮助9个基层畜牧单位搞了综合办站试点,投资18万元为其增添了必要的设备。使基层畜牧单位由过去的单一性,阶段性服务,变为综合性、全过程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业务收入。他们还拿出10.5万元专款,支持主管部门对畜牧兽医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
第三,处理好与扶持对象的关系。他们改变过去支农工作中只管资金发放、回收,忽视帮助扶持对象加强经营管理的做法,注意把资金投放和搞好服务结合起来。资金投到哪里,服务工作就做到哪里。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千方百计为农民群众发展畜牧生产排忧解难,做了大量具体工作。有的出资组织专业户到科研部门参观,学习饲养技术;有的派出人员,帮助专业户引进良种畜禽;有的建立信息联络网,为群众解决饲料来源、产品销路;有的帮助农民改建畜舍,调整饲料配方。怀德县新兴乡农民徐云季,去年在乡财政所的帮助下,靠养鸡致富,人均增加收入9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