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4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6.1%,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76.1%,亏损户由63户减为28户,下降55.6%,受到省政府的表扬。
一、抓政策落实,调动企业和职工扭亏增盈的积极性
抓“放权”政策的落实。按照市委关于放宽政策、下放权利、搞活企业的规定,对固定资产在300万元以下、年利润在30万元以下的163户小型国营企业先行放开经营,对较大的企业,成熟一户,放开一户。这些企业放开经营后,改革了领导体制、用人制度和按劳分配形式,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如多年亏损的佳木斯经编厂,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改变了“资金不足、质量不佳、品种不多、销路不畅”的困难处境,扭亏为盈,全年共盈利32万元。县办预算内企业去年放开经营后,亏损户减少54.2%,亏损额下降60.5%,全市12个县,有10个县扭亏增盈。
抓“承包”政策的落实。在第二步利改税的基础上,采取了市政府(行署)对各县,县对各局、公司,局、公司对各企业,企业对各车间、班组的财政、财务逐级包干办法,并分别签定了有关实现利润、上缴利税、归还贷款等内容的包干合同。经济责任制的建立,调动了...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4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6.1%,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76.1%,亏损户由63户减为28户,下降55.6%,受到省政府的表扬。
一、抓政策落实,调动企业和职工扭亏增盈的积极性
抓“放权”政策的落实。按照市委关于放宽政策、下放权利、搞活企业的规定,对固定资产在300万元以下、年利润在30万元以下的163户小型国营企业先行放开经营,对较大的企业,成熟一户,放开一户。这些企业放开经营后,改革了领导体制、用人制度和按劳分配形式,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如多年亏损的佳木斯经编厂,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改变了“资金不足、质量不佳、品种不多、销路不畅”的困难处境,扭亏为盈,全年共盈利32万元。县办预算内企业去年放开经营后,亏损户减少54.2%,亏损额下降60.5%,全市12个县,有10个县扭亏增盈。
抓“承包”政策的落实。在第二步利改税的基础上,采取了市政府(行署)对各县,县对各局、公司,局、公司对各企业,企业对各车间、班组的财政、财务逐级包干办法,并分别签定了有关实现利润、上缴利税、归还贷款等内容的包干合同。经济责任制的建立,调动了干部职工扭亏增盈的积极性。市塑料一厂去年上半年由于销售问题影响了利润计划的完成,厂领导从改革入手,抽调8个能人充实销售队伍,实行销售承包责任制,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他们邀请东北三省52个重点用户,举办20多次展销会,在全国14个省建立300多个销售点,尽管下半年是淡季,实现销售还高达833万元,全年盈利超过百万元。
抓“关停”政策的落实。对亏损企业经过严格的分类排队,果断地关停并转了那些确实难以救活的经营性亏损企业。如对多年亏损、越干亏损越多的佳木斯晶体管厂、二砖厂、依兰造纸厂、集贤木器厂等13户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只给少量的关停维护费,去年减亏113.7万元;让产品没有销路的台板厂转产家具和包装木箱,转产后比1983年减亏20.8万元。
二、抓企业管理,挖掘企业增收节支潜力
实行目标管理。主管工业的市长带领经委、计委和各局、公司的领导及有关同志到本省比较先进的牡丹江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先进、找差距、对指标活动。然后,针对找到的六条差距,根据学到的八条经验,制订了赶超目标和措施,并建立了定期检查、考核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挖掘企业增收节支潜力的工作。
实行现代化管理。佳木斯市在学先进、找差距、加强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上,狠抓了现代化管理工作。北方机械厂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对全部产品分期分批地进行功能分析、改进,仅五个品种的节约价值,全年就达25万元。佳木斯化学制药厂,运用“正交试验法”找出了影响非那西丁收率指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碱量,从而确定了最佳参数,使总收率稳定在95%以上,比上年提高10.1%,增加利润30万元。此外,佳木斯电视机厂等10户企业,采用ABC分析法进行物资储备管理;加速了资金周转,节约利息支出45万元。
三、抓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佳木斯市在推行技术进步中,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1.广泛开展质量提档升级活动。全市从市经委到县,从主管局、公司到企业,层层制订产品质量升级创优规划,普遍落实创优承包责任制。1984年,全市主要产品的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84.21%,比上年提高2.16%;创优质品58种,其中国优、部优8种,省优50种,使全市的优质品率由上年的11.2%提高到24%,废品损失也大大减少。
2.努力提高优质品产量。电视机厂在努力增产市场畅销的17吋黑白电视机的同时,又增添了彩色电视机的新品种;年产量与1983年比翻了一番,实现利润增长10.5倍。锻压机床厂扩大国优、省优产品联合冲剪机、冲型剪切机、折边机等的生产,与1983年比,冲型剪切机的产量增长了一倍,联合冲剪机增长了33%,年实现利润翻了一番。
3.大力开发新产品。1984年,全市开发新产品120种,推广新技术36项,其中荣获国家优秀技术开发奖的一项,达到国际水平的3项,填补国家空白的15项,填补省内空白的28项。这些新产品的投产,使当年的产值增加7,420万元,实现利润增加649万元。
4.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首先,进行以拳头产品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佳木斯化学制药厂的优质产品非那西丁,长期供不应求。去年5月进行扩建改造后,产量增长50%,年增利润88万元。其次,对重点企业进行改造。据统计,1984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的市重点企业,当年新增产值8,121万元,新增利税957万元。
四、抓作风转变,切实解决扭亏增盈中的实际问题
1984年,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带领银行、财政、物资、税务等部门,先后深入到23户重点企业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了原材料、资金、运输等实际问题,促进了扭亏增盈工作。
他们每月召开一次各局、公司和重点企业财务科长参加的经济活动分析会,定期分析利润升降的原因,检查扭亏增盈措施落实情况,对盈利大户和亏损企业进行深入的解剖分析,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责成专人,限期解决。在去年5月份的分析会上,发现资金占用大的现象比较普遍,便建议市政府成立了资金管理办公室,狠抓积压超储物资的处理和催收货款工作,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市区的资金周转天数与上年比减少了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