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地处鄂西北山区的湖北省谷城县盛镇,镇办企业的产值、利润好比云雀钻云直线飞,一年更比一年高。1983年全镇上交财政收入59.2万元,比1979年翻了一番多,1984年的收入更加喜人。谈起这一大好形势,镇委领导和企业干部禁不住要夸奖镇财政所,说他们生财有道,抓好一个厂,带活了一个镇。要知他们咋法抓、咋法带,还得从头说起。
举贤荐能当“伯乐”
工厂要办好,离不开能人。盛镇财政所扶持镇办企业,就是从举贤荐能开始的。
镇上有个210化工厂,前身是窗纱厂。这个厂当年由于窗纱滞销,于1978年被迫转产家俱涂料。可是由于涂料成本记,质量低,没人要,工厂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出。1979年,正当210化工厂濒于垮台时,镇财政所帮助在厂里找到了一个能人——何达中。可是,由于他有海外关系,工厂不敢用他。财政所长魏礼义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感到不应该歧视他。老魏找他谈心,搞清了他的身世。何达中的父亲在美国搞涂料工业,弟妹及其他亲属在国外的有120多人。“文化大革命”中,他因此被视为特嫌分了,全家下放到农村。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被重新安排进厂。他进厂后见到工厂不景气,就为工厂的命运担忧,立志要为振兴工厂做点贡献。他的父亲得知他想干一番事业,就用8,900美元为他购买了高档涂料专利资料。他得到资料后刻苦钻研起来。
魏所长将上述情况向镇委汇报,同厂里商量,竭力推荐他负责厂里的产品研究和技术开发,盛镇委和210化工厂领导采纳了镇财政所的建议,让何达中当了技术员
主动支持当“参谋”
何达中当上技术员后,镇财政所从多方面支持他从事涂料生产的研究工作。210化工厂缺房子,没有研究室,财政所就同电石厂协商,借用两间闲屋,又搭了一个棚子,作为研究试验室。没有仪器,财政所主动借给周转金3,000元,让他到上海、广州等地购实所需的仪器在财政所的全力支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何达中终于在1979年7月拿出了第一批合格产品。这批产品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到当年年底,210化工厂在六个月内就创造产值8.2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首次向国家缴纳税款8000元。一个即将人散厂垮的厂子,在财政所的支持下,终于焕发出新的活力。

210化工厂的回生,使干部职工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在财政所的再次建议下,何达中当上了副厂,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1982年,在财政所的支持下,何达中参照国外资料,通过反复试验,生产出“美达”牌军用高级防护涂料。经某炮兵部队试用证明,这种涂料的质量超过了国内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具有耐高温,防脱落,防生锈等优点,受到了军工单位的好评。对方与210化工厂签定了每年购买价值200万元的产品合同。随后经有关部门检验“美达”牌化工涂料达到部颁标准,国家工商总局同意在全国销售。现在,这种产品年产量已达1000吨。
1983年,何达中又研制成功高级防锈防腐涂料,成功地解决了从日本进口的船舶钢板防锈问题。在全国评比试用中,很多老厂研制的同类产品刷上钢板,经化学溶剂浸泡后,不是脱落,就是起泡、打皱,而他研制的涂料刷上后,浸泡24小时仍原封不变,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赞扬,被评为最佳产品。1984年春天,宜昌三三〇工程局找上门来,一次签定船舶涂料100吨,价值30多万元。现在这种产品也已投入批量生产。与此同时、他还研制成功了楼顶、油墨、教板等项目的涂料。
五年来,在镇财政所支持下,经过何达中的努力钻研,210化工厂的产品由原来的8种增加到90多种,年产各类精细涂料1.500吨,畅销全国八省二十一市。1984年上半年该厂又生产各种涂料502吨,完成产值183万元,比1983年同期增长2.24倍,实现税利14.8万元,其中已上交财政收入13.6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入库数的41.6%。
穿针引线当“红娘”
210化工厂办活以后,盛2422镇财政所又千方百计牵针引线,发挥这个骨干企业的作用,带活了不少企业
原来生产电机,米面加工机械的机修厂,由于产品滞销积压,多年来一直亏损,工人出76人减到22人。1981年秋,财政所根据210化工厂的需要,给机修厂发放周转金5,000元,让它生产210化工厂所需的铁桶。1983年该厂生产铁桶的产值5万多元,实现利润7,000元,扭转了多年的亏损局面;1977年开办的造纸厂,原来以生产白纸为主,质次价高,累计亏损12万多元,被迫于1982年停产,财政所根据210化工厂的需要和用户意见,建议造纸厂转产黄板纸,包装纸、瓦楞原纸,兴办制箱厂,与210化工厂配套。1983年下半年,该厂已投入生产,1984年产值达11.5万元,也开始盈利。财政所还建议没有定型产品的印刷厂为210化工厂印制商标和包装箱的装璜。1984年印刷厂实现产值27万元,利润1.5万元。
随着210化工厂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桐油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为了不与大厂争原料,财政所又建议该厂从企业积累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农民发展油桐生产。该厂近两年已投资2.3万元,扶持乡村新办和扩建油桐基地25个。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的原料不足问题,又带动了全镇油桐生产的发展。全镇油桐面积已由1981年的9,000亩发展到现在的28,100亩,预计三至五年内桐油产量可达100万斤左右。仅此一项,可使农民增加收入200万元。经过财政所等有关部门共同作工作,210化工厂还与当地78户专业户签定了加工木制外包装箱合同。使这些专业户增加收入8万元左右
近几年,盛2422镇在210化工厂的带动下,已初步形成了以化工、轻纺、建筑、矿山开发为重点的镇办工业体系。镇办企业已由1979年的10个发展到1983年的24个,生产的产品已达300多种,行销11个省市,产值达到618万元,盈利超过34万元。1984年,镇办企业产值突破1.000万元。镇办工业的发展,使街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娱乐事业蓬勃发展;服务行业应运而生,整个集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