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营农场职工的口粮供应,一向是由农场的场部或分场购买原粮加工成成品粮,然后按平价卖给职工,或者是由农场向国营粮站直接购买成品粮转售给职工。由于原粮收购价加上加工、运输等费用,一般都高于成品粮售价,这就出现了粮油价格倒挂的情况。为此,除了农场要增加一笔开支外,财政上每年也需开支一大笔粮油倒挂补贴,1983年全国农垦系统支出粮油倒挂补贴1.9亿多元;而职工由于吃不到新鲜粮食还不满意。真是“国家贴了钱,群众有意见”。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苏独仑农场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苏独仑农场1981年前的种子粮、饲料粮和口粮都是由总场根据统一指标由分场统一储存保管。其中职工口粮,由总场统一收购原粮加工成成品粮后供应给职工。这样不算加工费,一年要开支费用30,000元,其中运输费17,500元,仓库保管费10,100元,保管损耗2,400元。
1982年,该场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改变了部分职工的口粮供应办法。首先对各农业分场,实行了全部留粮到户,让职工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国家不再给予粮食补贴。具体做法是:年初根据各承包户承包的土地面积,总场通过分场对承包户核定种子粮、饲料粮和口粮等三项用粮的消耗...
国营农场职工的口粮供应,一向是由农场的场部或分场购买原粮加工成成品粮,然后按平价卖给职工,或者是由农场向国营粮站直接购买成品粮转售给职工。由于原粮收购价加上加工、运输等费用,一般都高于成品粮售价,这就出现了粮油价格倒挂的情况。为此,除了农场要增加一笔开支外,财政上每年也需开支一大笔粮油倒挂补贴,1983年全国农垦系统支出粮油倒挂补贴1.9亿多元;而职工由于吃不到新鲜粮食还不满意。真是“国家贴了钱,群众有意见”。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苏独仑农场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苏独仑农场1981年前的种子粮、饲料粮和口粮都是由总场根据统一指标由分场统一储存保管。其中职工口粮,由总场统一收购原粮加工成成品粮后供应给职工。这样不算加工费,一年要开支费用30,000元,其中运输费17,500元,仓库保管费10,100元,保管损耗2,400元。
1982年,该场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改变了部分职工的口粮供应办法。首先对各农业分场,实行了全部留粮到户,让职工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国家不再给予粮食补贴。具体做法是:年初根据各承包户承包的土地面积,总场通过分场对承包户核定种子粮、饲料粮和口粮等三项用粮的消耗数量,确定各户应上交国家和场部的粮油任务。秋收后,承包户按规定上交完场部和分场的各项任务后,余下的粮食都由职工自己保管使用。这样,职工吃的是自己当年生产的新鲜粮食;农场可节约粮食的加工、运输和保管费用;国家也可节省粮油倒挂补贴的开支。三全其美,各有所得。
1984年,苏独仑农场又把留粮到户的做法扩大到整个农场,对场部直属的工、副业单位和场直机关人员都实行了留粮到户,并取消粮油倒挂补贴。该场共有职工和家属3,997人,一年需吃粮193万斤。以当地吃粮最多的品种——二等小麦计算:这种小麦收购价每斤0.169元,如加工成平价面粉出售,则每斤小麦只能按0.137元计价,一斤小麦价格倒挂0.032元。全场吃粮193万斤,倒挂61,800元,此外还有吃油补贴10,670元,粮油倒挂合计72,470元。实行留粮到户后,该农场不仅可以节约粮油倒挂补贴7万多元,还可节约运输、保管等费用3万元,如果再加上节省的加工费用和减少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浪费,其数额还要多。同时,还可节约场部为购买职工口粮占用的流动资金30多万元。全国现有2,500多个农场,如果有条件的农场都能试行留粮到户,每年将可以为国家节约近二亿元的粮油倒挂补贴,还可以为农场节省开支,增加盈利。
农场实行留粮到户,的确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建议有关部门研究推广。